离家三千里,刈麦忙且暖-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8 22:04:23
来源:新华网

离家三千里,刈麦忙且暖

字体:

  新华社济南6月8日电 题:离家三千里,刈麦忙且暖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1688公里,这是导航软件显示的山东德州市到甘肃张掖市的距离,也是“铁麦客”魏财德与家的距离。

  29岁的魏财德,是甘肃张掖人。5月31日起,他与10来位同乡自河南省转场到山东德州陵城区,继续开展跨区小麦机收作业。“这边麦子长得好,一亩地能打1200来斤小麦。我们早晨5点起床、6点就能下地割麦,午饭就在地头吃。紧着干,一天能收100多亩地。”魏财德说。

  在山东德州陵城区,收割机正在麦地里作业。(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魏财德第一次从事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也是第一次来到山东。跨区作业,一台收割机一般搭配两人,一人驾驶收割机下地作业,一人驾驶转运收割机的小货车。小伙子出远门,找了一位有19年跨区作业经历的老把式当搭档,一路上好有个照应。

  即便是“老麦客”,这次也遇见了新鲜事。

  “出来割麦子,能住进带屋顶的房子,这是我们俩没想到的。屋子里有空调,还能洗热水澡。”7日中午,趁着短暂午休,记者与魏财德和他的搭档聊了起来。三个人一间屋、每人一张大床、床铺被褥都挺新、水电与三餐可免费……这样的条件,对时常要在车里过夜的农机手们来说,的确难得一见。

  记者了解到,魏财德所住的是陵城区于集乡田庄村的村级“幸福院”。在田庄村“幸福院”,有10多张床铺,餐厅、厨房一应俱全。

  不只是于集乡,如今陵城区10余个乡镇都设立了相似的服务驿站。在前孙镇,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轮流到“机手服务站”值班;在宋家镇,村委会大院等190处公共晒粮场所对外开放,便于转运、晒粮;在郑家寨镇,9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摸排麦收困难户,联系农机手上门割麦。

  陵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鹏说,当地自5月底启动“初心·陵航——在你身边”活动,助力“三夏”生产。截至6月7日,已动员引导党员干部、志愿者8000余人参与,设置940个农机手服务站,提供住宿、就餐、洗澡、充电、衣物换洗等后勤服务;协调解决设备维修等服务保障工作;帮助农机手协调作业线路,传递农田作业动态。

  “有这些好政策,咱招揽农机手时底气更足了。”36岁的张德帅,在德州本地当农机手经纪人已有10来年。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开车给分散作业的机手们送午饭。

  “麦收就怕老天爷变脸。这两天我手机都快要被大户们‘打爆’了,都想着早点收完安心。大家也不惜力,只要条件允许,哪怕加班到晚上9点多,也要给人家收完。”张德帅说,今年由于夏粮主产区麦收节点相近,跨区机收力量供求一时紧张,“得亏来了这些外地机手,要不然麦收还真赶不上趟”。

  在山东德州陵城区一家村级“幸福院”,工作了一天的农机手们正在吃晚饭。(受访者供图)

  白天再热、再累,晚上魏财德都要给家人打个视频电话,一打就是半个来小时。“不怕费流量,住的地方有WiFi,网速还挺快,不卡。”魏财德说,大儿子6岁、小儿子4岁,每天好像都有问不完的问题。妻子和父母在老家开一家小吃店,晚上的视频电话,是一家人难得的相聚时光。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截至6月7日,山东已收小麦3071.9万亩,约占应收面积的50.7%,其中机收3026.4万亩,当日上阵联合收割机7.8万台。记者从陵城区了解到,今年陵城区小麦面积100.98万亩,截至6月7日,已完成夏收约24万亩。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