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丨应对极端天气要打预防组合拳-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2 15:43: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时评丨应对极端天气要打预防组合拳

字体: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应对极端天气要打预防组合拳

  新华社记者周圆、黄垚

  11日傍晚,高温下的北京遭遇一场强对流天气,降雨伴着大风、冰雹齐至。近期北方高温持续发展,南方暴雨密集。极端天气频发,发生灾害风险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打好预防组合拳至关重要。

  今年全球多地自然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尤其严重。我国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气象灾害具有分布广、灾种多、灾损大等特征。据预测,今年我国极端天气偏多,干旱洪涝多发。对此需要各方不断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预防为主,筑起防范极端天气的坚实防线。

  打好预防组合拳,要增强底线思维。极端天气通常带来反常的表现、巨大的破坏力、防范的高难度,尤其近年来气象灾害愈发“不按常理出牌”,如降水量一般偏少的京津冀地区,去年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牢固的底线意识是预防气象灾害的关键。各方要走出“南涝北旱”等思维定式,以极限思维应对极端天气,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往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把极端天气的影响考虑得更细致一些、更周全一些。

  打好预防组合拳,需“预”字当头、“防”字为要。极端天气变幻莫测,各方更应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将功夫下在日常,牢牢掌握防灾减灾的主动。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设备,提高气象精准预报能力,严守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同时科学制订应急预案,健全各级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预置力量物资,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全力把灾害苗头化解在成灾前。

  打好预防组合拳,要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基层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的前线。各方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范知识科普,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筑牢防范灾害的铜墙铁壁。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更加复杂。各方要把各项预防工作做得细一点、实一点,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