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创造绿色增长奇迹-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14:55:17
来源:新华网

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创造绿色增长奇迹

字体:

  新华社合肥6月15日电(记者马欣然、骆飞、胡锐)仲夏时节,群山环抱间,安徽省六安市国家电网金寨抽蓄电站上下水库碧水轻漾,这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超级“充电宝”正在山水之间保障动能澎湃。

  “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方式,抽蓄电站对满足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利用意义非凡。自2022年底投产以来,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该电站副总经理马静说。

  在六安市金寨县山区,工人在500千伏输电导线上进行检修作业(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郑贤列 摄)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近期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是在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领域采取有意义行动的少数国家之一,是“电力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稳步增长的唯一国家”。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同时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60%以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了令世界惊叹的平衡之道。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张永生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加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将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绿色发展巨大潜力,继续创造绿色增长奇迹。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的是新发展理念,绿色可持续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之策。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关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和产业链全球布局。中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建立中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6月11日拍摄的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国绿发尼勒克400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根据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绿色发展目标任务要求,明确了绿色低碳转型需要重点支持和加快发展的产业,强化了产业绿色发展导向,形成各方政策合力。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以低碳或零碳技术管控好高耗能行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发展绿色制造的制胜法宝。

  包装车间里空无一人,上下翻飞的机械手臂将一袋袋沉重的化肥码放整齐——这是记者在位于“中国古铜都”铜陵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

  “之前包装车间需要工人24小时倒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运用工业互联网打造自动化产品包装线后,可做到人歇机器不歇。”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管吴昊说,这个工业互联网应用于生产控制的案例,可以让公司磷酸萃取率平均提升0.79%,每年可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余吨,减少磷石膏固废约1万吨。

  绿色发展是一种低耗高效的现代化制造模式,涉及各行各业,既要在钢铁、有色、轻工等传统行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也要深度布局信息通信、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动生产现代化和产业智能化。

  “作为入驻中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的‘无废工厂’,我们在设计、生产、运输等各环节都在与减污降碳较劲儿。”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近5年来,公司在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年均投资超7000万元,全速推动传统产品向高效节能转变。

  有测算显示,相较于一些中东部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阳市、贵安新区,每10万台服务器每天可节约45万元电费,一年可以节约1.65亿元。

  这是位于贵安新区的一处大数据处理中心(无人机照片,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绑扎钢筋、修砌墙砖、车来车往……贵安新区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现场一派繁忙,预计今年底投运首批500个10千瓦机柜。“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绿色节能、共享开放、国际领先的超级能源数据中心。”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军皓说,数字经济增长极将带动贵州实现新赛道先导产业崛起。

  从基建、能源到交通、生活,中国正在诸多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绿色发展增量。“中国已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制造与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张永生说。

  当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也来自中国。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10.5亿千瓦,占全球新能源总装机量的四成;新能源汽车销售接近950万辆,连续9年居全球第一位。2023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一半以上在中国安装,风力发电中国占据份额超过60%。

  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从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到节能建筑,绿色消费正在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既改变着传统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已培育建设3657家绿色工厂、270家绿色工业园区、408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广近3万个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95%。

  今年1-5月,中国绿色电力交易量达到1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7%。分行业看,绿色电力消费重点用户涵盖能源、电信、石化、钢铁、互联网科技等多领域,各类经营主体绿色电力消费意识逐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绝对是一个‘中国故事’”。

  2024年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世界银行日前表示,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4.8%,较去年12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

  “中国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力量,具有成本、规模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