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23:45:57
来源:新华社

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字体:

  加强荒漠化防治,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6月15日表示,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草局15日在京主办了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

  记者在纪念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据监测,近10年来,北方地区春季年均发生9.2次沙尘天气过程,与近30年同期年均12.5次相比,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

  据了解,沙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年总产值可达1200亿元。在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依托农田防护林网,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在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现场,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与关心荒漠化防治的青少年、社会人士交流互动。新华社记者胡璐 摄

  在当天的纪念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走近荒漠”大讲堂、“走近荒漠”科普讲座,以及“荒漠的真、善、美”生态影像展、荒漠化知识互动答题、荒漠化自然教育青少年体验等一系列宣教活动,以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全方位增进公众对荒漠、荒漠化防治、沙尘天气的科学认识。(记者胡璐)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