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组数据看进一步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瓶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8 19:52:40
来源:新华网

从多组数据看进一步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瓶颈”

字体: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从多组数据看进一步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瓶颈”

  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2062家县医院参加县医院能力评估,覆盖全国98.6%的县域,其中1894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1163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一组组数据,划出群众“家门口”看病健康获得感提升的轨迹。国家卫生健康委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

  85%对口帮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基层为重点,统筹各类资源为基层服务,通过“以市担责、以院包院”方式,采取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方式,帮助受帮扶医院培养综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持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全国1173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940个县的1496家县级医院,帮助县医院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专业骨干、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

  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85%的对口帮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其中44%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较2020年分别增长6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李大川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人才、技术、服务可持续下沉和共享,根据受援地区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巡回医疗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拓宽帮扶形式,提高支援效率。

  超70%卫生院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关系

  信息技术应用是赋能基层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在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70%以上的卫生院已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县域医学影像中心已覆盖50%的乡镇卫生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通过智慧门诊、移动查房等形式,在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新疆伊宁市等多个帮扶县域,开展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皮肤病等远程医疗支持;四川省针对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5G+专网”远程医疗网和基层卫生信息网……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介绍,当地推动技术下沉,提升资源效能,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23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向村卫生室派驻医师超20万人次

  依托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部分地方打造出“病人不跑、专家跑”的模式,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看来,这一模式不仅节省了群众时间、精力和花费,也有效缓解了目前医疗资源分配相对不均、看病难的问题。

  傅卫介绍,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向村卫生室派驻医师超过2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守护了农村居民健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被支援的医疗机构来说,将大医院的支援转化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郜炎辉介绍,对口支援医院累计派驻76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驻扎式帮扶,通过教学查房、手术指导等方式,帮助该院三、四级手术比例提升到57%。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