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8/15 10:00: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

字体: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这片辽阔的疆土上,无数支治沙队伍顶着烈日、扛着铁锹、背着树苗,在大漠深处筑起道道“绿色长城”。

  在这些队伍里,有三位农民模样的“老司令”。在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这三位“老司令”连续23年带领植树大军,汗流浃背地在茫茫沙海中埋头植树。

  6月16日,在阿拉善盟青年世纪林,这是治沙司令组织筹建的种苗基地。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他们是内蒙古军区阿拉善军分区原司令员李旦生、张新华、李德海,年龄最大的已有74岁,最小的也已64岁。23年来,从在职到退休,“治沙司令”在阿拉善军分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东奔西走,一直坚持义务绿化治沙,还积极发掘带动各类社会资源加入治沙事业,始终不渝。

  6月16日,在种苗基地,李旦生(右)在拔除苗圃内的杂草。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沙子缠腿,我拔不出来呀”

  每到4月,李旦生都会感受到来自北疆的召唤——阿拉善种树的季节又要到了。年过七旬的他,又将开始北京与阿拉善之间的“迁徙”。

  从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岗位上退休后,李旦生每到植树季都会从北京的家中回到三大沙漠“牵手处”的阿拉善,和其他退伍战友一同参加治沙造林活动。

  从现役到退休,李旦生和战友们20多年来坚持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而故事的缘起,在2001年那个风沙肆虐的春天。

  21世纪初,内蒙古军区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内蒙古实施治沙绿化“115工程”,即师级部队绿化一万亩、团级绿化一千亩、营连绿化五百亩。2001年春天,到阿拉善军分区工作不久的李旦生,就带领官兵打响“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的生态战役,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种下30亩耐旱灌木。

  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芽,带给官兵无限动力。第二年春天,阿拉善军分区的官兵继续植绿治沙,在沙漠边缘寻找可以大面积造林的地块成为首要任务。

  “沙漠表面看上去干旱缺水,但沙子下面是蓄水盆,我们需要找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李旦生同官兵们说。经过广泛寻找,在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向西50多公里的通古勒格淖尔嘎查,找到一片沙丘,“向下挖40厘米就能出湿沙子,这样种树能少浇水,成活率也更高”。

  沙漠里造林,浇水是最大的问题。李旦生带领官兵们在沙地里挖出20平方米大、1.5米深的大坑,坑底铺上塑料布,用水罐车向坑内注水,建成一个简易蓄水池,浇树时再用小桶从坑里打水。

  有了水,小树苗在沙漠中扎下了根,但是一场风吹过,刚种下的树苗又被风沙掩埋。为了固定流动沙丘,李旦生又带领官兵们打沙障固沙。沙障一般用麦秸制成,但是周边少有种小麦的群众,从远处买成本较高。沙障的原料怎么解决?李旦生发现当地有很多老乡种葵花,便发动战士帮着群众收葵花,并用割下来的葵花秸秆制作沙障。

  在阿拉善工作多年,李旦生看到了太多风沙带来的灾害。有一次,李旦生去看望帮扶的贫困牧民,发现在连刮3天沙尘暴后,这户牧民家里死了27只羊和6峰骆驼,还刮丢了40多只羊和5峰骆驼。看到被黄沙掩埋的牲畜尸体,李旦生治沙的决心更足了,“治不住沙,就刨不掉贫困的穷根”。

  30亩、400亩、2000亩……随着治沙经验的丰富,阿拉善军分区官兵治沙造林的面积逐年增加。戈壁滩上涌动的绿色身影,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生态防线。

  2004年,李旦生退休了,但治沙的计划没完成,“沙子缠腿,我拔不出来呀”。解甲又上马,李旦生结束军旅生涯后,成为“治沙志愿者”,继续留在沙漠深处,参加阿拉善军民的治沙大会战。

  4月27日,在种苗基地,张新华给胡杨树剪枝。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李旦生不仅自己在沙海中植绿,还带动更多退役战友参加绿化沙漠的生态战。李旦生退休四年后,继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张新华也退休了。工作时曾和李旦生一起造林治沙的张新华,脱下军装又穿上迷彩服、解放鞋,追随李旦生成为“治沙志愿者”,“李司令退休治沙,我这个张司令也不能当逃兵”。

  “绿化治沙也算我一个”。2016年,又一位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李德海退休后,同样毫不犹豫地接过绿化治沙接力棒。三位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接力治沙,都把根扎在了沙漠上。

  点燃每个人心中植绿的“火种”

  74岁的李旦生扛着树苗,三步并作两步就翻过一个小沙丘,走到坡底背阴处,种下一棵花棒。抬眼望去,一片花棒沿着沙梁起伏,沙枣树迎风摇曳,沙丘从下到上已披上了绿装。

  这片位于通古勒格淖尔嘎查附近的沙梁,一共有八道,被当地人称为“八道梁”。经过三位司令员带领军民20余年的治理,八道曾经每年向城市逼近的沙梁周围已种满了锁边林,“八道梁”被牢牢钉在大地上。

  退休后,如何继续完成大面积造林任务?三位司令员想到了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治沙。

  李旦生在阿拉善军分区任职期间,从2003年开始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了“军民共建治沙育人”军地合作,深圳证券交易所投入植树资金和人力,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共同打造了“青年世纪林”。

  2011年2月,在阿拉善军分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建“青年世纪林”的基础上,公益性慈善组织阿拉善生态基金会成立了,李旦生担任第一任会长,基金会主体由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及志愿者组成,继续以军民共建的形式进行造林绿化。

  2012年4月10日,李德海(左)在阿拉善左旗植树。新华社发 马德荣摄

  “生态基金会的成立,解决了造林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李德海介绍说,基金会有20余家理事成员单位,阿拉善军民融合绿化治沙基地被打造成为各单位的新员工培训基地,共建生态安全屏障。

  “治沙司令”的行动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人,先后有100多名退休军官、自主择业军官以及2000多名退役战士加入治沙。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副秘书长布和,是一名自主择业军官,2020年转业后就加入了基金会。“我从2003年调入阿拉善军分区后,就一直跟着几位司令员种树治沙,转业后也舍不得放下,想将这份事业继续下去。”布和说,“司令们70多岁了还奋斗在治沙一线,我才51岁,更要加油干。”

  布和目前负责策划组织面向社会的沙漠绿化与国情教育活动,“不少人希望能亲手种下一棵梭梭,在沙漠上播下一片绿,基金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造林治沙的平台”。

  同时,基金会还与阿拉善当地群众合作,由群众承接基金会的蚂蚁森林等生态造林项目,在实施荒漠绿化的过程中增收致富。

  家住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的梁存新,是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合作牧民,2018年起,他承担了基金会花棒造林项目4个,面积达3万余亩。通过花棒种植,梁存新脱了贫,还组织农牧民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农牧民种植花棒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花棒不仅能绿化环境,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计划发展林下经济,采摘花棒种,养蜜蜂,生产天然花棒蜜。”梁存新说,“种树不但能养小家,还能造福大家。”

  李旦生说:“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从一棵梭梭开始种起,一棵一棵地种,一片一片地绿化,一个沙丘一个沙丘地治理。”积小绿成大绿,阿拉善生态基金会探索出“军民融合、军企联合、资源整合、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绿化模式,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一条宽4公里、长30公里的绿色长廊。

  从部队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许许多多人都在为沙漠播绿的梦想默默奉献。李旦生说,与面积庞大的沙化土地相比,我们绿化的面积显得很渺小,但只要点燃每个人心中治沙植绿的“火种”,再大的荒漠也会“止步”。

  2013年12月14日,参加冬季治沙的人们将草方格材料运上沙丘。新华社发 马德荣摄

  多植一片绿献给祖国

  俗话说,“人过五十不学艺”。三位“治沙司令”为了攻克造林治沙的一系列难题,年过六旬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在沙漠中反复试验,总结出“容器植树法”“滴灌催生法”“方格固沙法”“前挡后拉法”等沙漠植树绝招,“八道梁”等地的造林成活率从最初的56%提升到现在的70%。

  “这些办法看上去土,但很管用。”李旦生说,很多绝招都来自于对沙漠的长期观察和实践。如何降低风沙对树苗的影响,李旦生等人发明了筑多层篱笆防风沙的办法,这个方法的灵感就来自于治沙中的“人工树”。

  李旦生还在阿拉善军分区工作时,有一次在一个连队驻地的院墙外看到一排排铁丝网,网上绑着一串串树枝。“这是做什么?是架的葡萄藤吗?”形似葡萄架的铁丝网,引起了李旦生的好奇。

  经询问得知,这片地区一年四季刮大风,风沙曾经压倒了100多米长的院墙。“真树种不活,‘种’些不需要浇水的‘人工树’呢?”官兵们集思广益,在院墙外拉起五排铁丝网,网上绑上树枝增大迎风面积。有了这五道防风的篱笆,沙子再也吹不到院墙上,这个“土办法”也逐渐演变成多层篱笆防风沙法。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沙漠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治沙司令”们满脑子装的都是跟种树有关的事,从一丝一毫中优化种树方法,像呵护婴儿般照顾每一棵树苗。之前种树采用大水漫灌,种活一棵树大约需要15升水,“治沙司令”们觉得太浪费水了,便摸索出高压喷水打孔一体植树的办法,将特制的水枪插进栽着树苗的沙坑,把水注入树苗根部,只需注入8升水就能保证树苗的存活。他们精打细算,将每滴水都用到极致。

  6月16日,在阿拉善盟青年世纪林,在治沙司令常年努力下,如今已是一片绿色。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治沙司令”们的带领下,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不仅植树造绿,还对生态屏障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希望能够探索出更多科学造绿的方法。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志愿者高传捷是一名退休干部,近年来一直研究乌兰布和沙漠、贺兰山与狼山连接地带、鄂尔多斯高原这一片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高传捷说,志愿者们多次到乌贺原地区调研,呼吁建设人工生态屏障,弥补天然生态屏障体系的不足,“志愿者中有退休的老专家,也有基层林业工作者,都希望为生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多种一棵树、多植一片绿,就是我们有生之年献给祖国和部队最好的礼物。”张新华说。(记者魏婧宇 刘懿德 连振)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