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刘瑾:发出棉花真相“最强音”-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5 17:10:21
来源:中国记协

经济日报社刘瑾:发出棉花真相“最强音”

字体:

经济日报社刘瑾

  真相,是新闻的生命!

  创刊41年的《经济日报》有着真实反映客观存在的优良传统。从2008年进入报社,成为记者的那一天起,我也和同事们一样,沿着前辈老师们的脚步,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多次参与产业调研后,对寻找真相的意义感受更为深刻。

  今天,非常荣幸,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在参与《棉花产业调查》中,对用心挖掘真相、坚持辩证思维、创新传播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棉花故事一些体会。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以“强迫劳动,侵犯人权”为名,对占中国总产量九成以上的新疆棉花进行恶意打压。“强迫劳动”的污蔑,严重影响中国棉花声誉,扰乱了全球产业链稳定,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

  为给新疆棉花正名,助力棉花产业发展,2023年初,我们启动了棉花产业调研,向棉花的主管部门、龙头企业、专家了解情况后,团队立即前往新疆,采访当地棉花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我们要用实地走访戳破西方媒体的“强迫劳动想象”。

  一路走一路采,我们看到,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新疆棉花领域的应用处处可见。

  从一粒棉种开始,就有“数字身份证”,种植时,有智能播种机,采收时,采棉机自动打包,交售时配上根据棉农身份证生成的二维码,完成加工、检验到物流、纺织的数字之旅。

  2023年,新疆棉花种植机械化率达到100%。棉花是我国唯一一个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农产品。

  一路走一路采,我们听到,很多种棉致富的故事。

  在新疆棉花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哪有种棉花,哪有沙湾人。”

  沙湾种棉大户王永文,种了1000多亩棉花。他告诉我们。“种棉花有国家兜底,只要是自己的地,每亩赚1000元以上没问题。”

  沙湾双泉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带领3000多户社员种植棉花4万多亩,他说,“我们种棉花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强迫劳动’纯属无稽之谈”。

  很多棉农对“强迫劳动”的说法难以理解。他们说,“我们种自己的地,收自己的棉花,挣自己的钱,这叫强迫吗?”

  是啊,新疆3800多万亩棉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承载的是数

  千万人全家的生计和希望。事实胜于雄辩!年产量500多万吨的新疆棉花,不仅所有环节都不存在强迫劳动迹象,而且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真相摆在眼前。我们开始思考,万字篇幅的调研稿件,该从怎样的角度切入?要以怎样的方式展开论述?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和相信?

  我们选择坚持辩证思维,把握好时空意识、问题意识和分寸意识。将棉业的发展故事娓娓道来;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把成就讲透,又把握好分寸。最后的成稿中,没有先入为主的给出结论,而是以事实陈述现状,以理性统筹论述,力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凝聚更广泛的认同。

  2023年7月1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一周年之际,《棉花产业调查》在经济日报刊发,并推出一系列新媒体作品。

  这些新媒体作品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融合到一起,提高内容质量,丰富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有效强化了传播力。

  据统计,棉花产业调查的话题及文章阅读量累计达到1.1亿。在海外社交平台,阅读量达到1280.5万,互动3.6万余次。更让人欣喜的是,调查刊发后,国际上质疑新疆棉花的声量明显降低……

  年复一年,经历着戈壁滩干旱、风霜、酷暑的洗礼,新疆棉花依然绽放出生命的力量,以洁白的纤维馈赠人间。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富足的新疆棉花,不应该被玷污。然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何止棉花产业,新能源汽车、大飞机、高铁、光伏,等等很多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

  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一线采访,做好产业报道,向世界发出产业真相“最强音”。

  同志们,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注:以上素材均由中国记协提供)

2019年,记者在河北赤城县斌赋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车间采访残疾员工

2024年7月25日,记者到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采访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


2024年两会期间,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采访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