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件南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首次亮相-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9/27 19:21:18
来源:新华网

400余件南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字体:

  这是9月27日在特展上拍摄的展品——珐华孔雀绿釉莲池纹瓶梅。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新华社海口9月27日电(记者 周慧敏)“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9月27日下午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408件(套)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的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

  9月27日,观众在特展上参观、拍照。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这次展览设在南海博物馆南区三层6号展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内容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部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共计展出442件(套)。

  9月27日,观众在参观特展中的展品——白釉双耳描金麒麟纹鼎式三足炉。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展品是珐华彩瓷器,总共有13件(套)精品展出。考古发现的珐华彩瓷器十分罕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珐华彩瓷器,是首次在沉船中发现。这些考古新发现,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彩瓷器外销,为寻找窑址、厘清来源提供了实物资料。此外,还有“丙寅年造”款红绿彩碗,证实一号沉船属明代正德时期,对研究南海贸易航线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贡献。

  9月27日,观众参观特展展品——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据了解,两处沉船遗址后续还有挖掘、调查、文物修复等工作,此次展览采取动态更新模式,将根据深海考古新成果,不定期更新内容与上展文物。展览还专设出水文物保护现场,用多媒体呈现文保工作,包括准备、实施、设备与方法等,让观众了解其流程与意义。

  9月27日,观众参观特展展品。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2023年至2024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00余件(套)。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特展展品——素三彩象形壶。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主办。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特展展品——缠枝莲纹铜盘。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