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丨乡村振兴(上篇)-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0/06 10:16:38
来源:新华社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丨乡村振兴(上篇)

字体:

  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历史经典照片,不少珍贵资料为首次披露。展览包含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等多个篇章,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从9月26日开始,我们把“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这个展览中的“乡村振兴”(上篇),共22张照片。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正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时间,冲洗出历史的底片。新华社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与影像对话,与历史相遇。驻足凝望一幅幅照片,我们清晰可见——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与梦想,

  中国人民最真挚深切的向往与追求。

  希望的田野,耕耘的沃土,升腾着向上的力量。

  75年来,农业科技不断发展,中国人端稳饭碗的信心底气更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满载着乡愁的乡村更宜居宜业;亿万农民摆脱贫困,意气风发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1950年,北京市郊土地改革时农民在丈量土地。当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华社记者 王纯德 摄

  点评 土改队员质朴谦和,主体姿态生动,阳光投射的长长人影填补画面中央空白,让照片结构更为饱满。

1952年,湖南醴陵县农民在车水。新华社记者 盛继润 摄

  点评 画面层次丰富有序,主体布局和谐平衡,薄雾渲染氛围,照片富于诗意的美感,尽显农民分得土地后的劳动热情与欢快。

  1953年秋,北京市小红门乡大白菜获得丰收,刘长龄生产合作社的贮藏窖里堆满刚刚收获的新菜。新华社记者 毛松友 摄

  点评 大白菜堆叠的阵列很有气势,形成指向画面深处的视觉引导线,人物的喜悦表情形象传达丰收农民的满足感。

  青海门沅县苏吉滩公社第一牧业队牧民正在剪羊毛。(1959年6月29日发)新华社记者 李景瑞 摄

  点评 视觉信息饱满,层次丰富,人物分布自然协调,劳动状态认真投入。

祁连山下的青稞喜获丰收。(1961年11月24日发)新华社记者 班智远 摄

  点评 远山与近处收割后的青稞走向趋同,画面中部景物在侧光照射下清晰展现,照片影调丰富细腻,形象表达丰收的美好。

  广东开平县沙岗公社新东大队各生产队社员把收获的上等蒜头卖给国家。(1962年3月31日发)新华社记者 罗清 摄

  点评 画面充实饱满,人物表情轻松,良好互动传递喜悦情绪。照片环境信息丰富,细致耐看。

  1965年,新疆阿勒泰县克木齐人民公社第一生产队社员们在照料羊羔。新华社记者 徐邦 摄

  点评 远近羊群层次丰富,侧逆光勾画被摄体质感。牧羊人成为改变视觉节奏的音符,与羊群共同奏响阿勒泰的美好乐章。

  1966年4月20日,河南林县举行盛大集会,庆祝红旗渠竣工通水。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 摄

  点评 奔腾的水流激荡,热烈有力,与现场群众激动喜悦的情绪形成呼应。

  焦裕禄带领河南兰考干部群众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改变兰考面貌。图为兰考人民在运淤泥封住沙丘。(1966年7月29日发)新华社发

  点评 大漠扬沙显示自然环境的恶劣,人物奋力向前的身姿则表现其战天斗地、坚韧不屈的奋斗精神。相互平行的动线制造强烈节奏感,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震撼人心。

1971年8月28日,云南西双版纳农民收割香蕉。新华社发

  点评 人物的笑脸和丰收的香蕉相互呼应,颇具情绪感染力。

  江苏连云港朝阳公社66岁的张汝栋在打麦场上手捧丰收的麦粒。(1973年7月16日发)新华社发

  点评 捧起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的生活,人物淳厚朴实的表情让观者感动。

辽宁台安县一个公社的粮库。(1974年12月19日发)新华社发

  点评 成片的粮囤、忙碌的车马,超宽画幅营造宏阔视觉效果。

  1975年1月25日,湖北潜江县莲市、周矶等公社社员在装运向国家交售的粮食。新华社发

  点评 水中帆船与岸边粮包形成规整的纵横主线,画面富于诗意和韵律感,照片结构平衡和谐,复杂而不凌乱,令人赏心悦目。

1977年2月28日,辽宁旅大市各行各业人员送肥下乡,支援春耕。新华社发

  点评 现场的烟尘使背景饱和度降低,制造画面氛围感的同时,有效烘托前景人物的劳动状态,将主体从繁杂环境中突出出来。

  2016年8月18日,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工人们抬着抗旱饮水工程的水管在河水中前行。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点评 前景中抬管工人勉力前行,背景中的远山和云雾充满浪漫气息,二者形成对比,共同烘托画面气氛。

  2017年6月30日,宁夏固原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民在蔬菜基地收获圆白菜。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点评 画面朴素有趣,充满动感。飞起的圆白菜看起来既是收获成果,也是劳动者心中的音符。蓝天白云下的粉色头巾成为满田翠绿华彩的点缀,传递劳动者的自豪与欢乐。

  2017年9月21日,河北滦州小马庄镇农民在一处蔬菜基地内将采摘的西红柿装箱。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点评 俯拍的大片明亮色彩鲜艳夺目,三位劳动者动作相似,给画面带来韵律感,具有视觉表现力的呈现非常吸引人。

  2018年9月23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西藏拉萨林周县松盘乡松盘村农民在田间聊天时开怀大笑。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点评 人物生动鲜活,红色衣服与白色头巾的对比明艳通透,空中奔跑的白云让照片更加灵动,人物与景物共同提升了画面表现力。

  2018年10月24日,在福建霞浦县北岐滩涂紫菜养殖基地,渔民在维护紫菜护架。新华社发(潘正光 摄)

  点评 阳光把水面打成金黄,水面林立的细杆形成纵向动线,风过水面形成的波纹制造横向的乐感,劳作中的渔民怡然自得,画面呈现诗意浪漫。

  2020年11月8日,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民在蓼皋街道一家油茶加工厂分选油茶籽。新华社发(龙元彬 摄)

  点评 人物围合成画面的核心趣味点,塑形的侧光使主体与环境景物分开,色彩呈现令人愉悦。

  2021年10月20日,在辽宁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西三家子村,人们把机械化收割下来的水稻装车。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点评 画面统一的背景色彩与景物的一致动作富于节奏感,脱粒后汩汩流入拖车的稻粒动感十足,烘托热烈的生产劳作气氛。

  2022年4月10日,在甘肃酒泉肃州区金佛寺镇,农民驾驶农机翻耕土地。新华社发(侯崇慧 摄)

  点评 风景如画的乡间,满树繁花,明亮温暖的色彩与温柔和煦的环境相互衬托,呈现春日里浪漫的环境氛围与农机手愉快的劳作。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