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历史经典照片,不少珍贵资料为首次披露。展览包含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等多个篇章,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从9月26日开始,我们把“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这个展览中的“硬核实力”(上篇),共25张照片。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正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时间,冲洗出历史的底片。新华社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与影像对话,与历史相遇。驻足凝望一幅幅照片,我们清晰可见——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与梦想,
中国人民最真挚深切的向往与追求。
这是国人心中最“燃”的记忆——
“两弹一星”的声声巨响,我们有了自立自信的底气;“天眼”远望、高铁飞驰、北斗组网……大国重器“上天入地”,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一路攻坚克难、一路披荆斩棘,中国制造挺起大国脊梁,中国科技展示大国豪气。
20世纪50年代初,鞍山钢铁公司工人在修建高炉。鞍山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新华社发
点评 专注工作的人物与充满动感的背景形成共振,气势恢宏,展现鞍钢工人的豪迈大气与努力奋进。
1953年,鞍钢大规模基本建设工程中技术员在工地定中心线,以保证施工的正确度。新华社记者 王纯德 摄
点评 人物表情专注,动作传神,与虚化背景形成对比,营造强烈的现场气氛。
中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鞍钢无缝钢管厂1952年7月14日正式动工建设,1953年10月31日提前完工。新华社记者 李基禄 摄
点评 新中国工业摄影的经典之作。射入车间高窗的光线形成丁达尔现象,给现场增添浪漫气息,主人公挥手的动作成为展现新中国钢铁工人英雄气概的经典瞬间。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位于吉林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配线上开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袁苓 摄
点评 场面极其热烈,人群高度聚拢,生动表现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
1967年春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人们在参观展出的新产品“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新华社记者 张家昌 摄
点评 主体突出,画面充实,人物肢体语言透露观者对红旗轿车的好奇与喜爱。
2018年4月18日,中国一汽解放第七代卡车产品J7在长春下线。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点评 高角度俯拍宏大场景,画面大气磅礴,感染力强。
2023年4月18日,中国一汽红旗品牌“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亮相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新华社发
点评 画面端正大方,明亮的室内光线和平稳的摄影构图使被摄主体鲜明而突出。
20世纪50年代初期沈阳农具厂生产的播种机。(1954年2月27日发)新华社记者 胡伟 摄
点评 农业机具整齐摆放形成有规律的画面节奏,劳动中的工人让照片更显活力。
1958年,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 摄
点评 景物的倒三角形空间关系与现场烟尘强化不稳定结构带来的动感。中央指挥者为照片点睛,画面带给人热火朝天的忙碌感受。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庆油田工人在艰苦创业之初破冰取水。新华社发
点评 劳动者队伍通向远处的钻井架,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凸显创业的艰辛。
1961年9月拍摄的上海电机厂。新华社发(左家忠 摄)
点评 高光下的电机位于画面核心,鲜明突出。现场烟雾既烘托出劳动气氛,又衬托出操作工的专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发
点评 历史性经典画面,场面壮观,震撼人心。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上图: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下图:人们争相眺望通过北京上空的“东方红一号”。新华社发
点评 人物情绪捕捉准确,体现鲜明时代特征。
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摄
点评 照片信息简明,构图平稳中和,人物视线集中度高,指向清晰。
点评 烟雾在层次丰富的现场营造强烈动感,渲染劳动气氛。
1974年12月大庆油田至秦皇岛输油管道胜利建成。新华社记者 龚长安 摄
点评 冰天雪地中的工人身姿各异,专注而忙碌,照片清晰展现艰苦创业的时代印记。
1975年2月,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图为施工人员在紧张地施工。新华社发(李介范 摄)
点评 仰角显示向上动势,巨大水涡轮与现场劳动者形成对比,背景中飞扬的烟尘与奔腾的水雾烘托画面氛围,宏大气势,令人震撼。
1973年至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图为科考队员测量雅鲁藏布江上的加查瀑布。新华社通讯员 宋恺如 摄
点评 奔涌的波浪与群山白云充满动感,映衬人物生动的身姿。
“南海三号”钻井船在海上作业。(1981年6月3日发)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点评 海上落日与铁塔交叠,绚丽明亮的光线为钻井船着色,场景更加壮美。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功研制的东风牌五吨载重节油车,可使汽车综合降低油耗10%以上。(1982年12月14日发)新华社记者 李一方 摄
点评 东风节油车如“飞龙在天”,填补画面上方空白区的同时,增加了照片的气势。
1984年12月27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登上南极洲乔治岛。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点评 画面视觉元素丰富和谐,生动有趣。人类与动物、机械力量与自然环境汇聚,共同演奏中国极地科考的初始篇章。
2019年11月19日,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前)和“雪龙”号在南极圈内浮冰区航行。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点评 低角度阳光照耀色彩瑰丽的“雪龙2”号科考船破冰前行,远处“雪龙”号微小的形象与前景船只遥相呼应,尽显极地的广阔与壮观。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图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大型探测系统——北京谱仪。新华社发
点评 均匀用光使仪器复杂的机件与质感得以清晰展现,谱仪的别致造型引人注目。
1991年12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图为秦山核电站反应堆安全穹顶正在吊装。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
点评 画面饱满且有动感,视觉元素多而不乱,主体线条横平竖直,自带节奏,满足观者强烈的好奇心。
1992年8月14日7时,中国“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图为陕西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喆锋 摄
点评 人物身姿与表情高度统一,周边较暗的环境使主体人群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