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丨 英雄天空·走进空军战斗起飞地-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0/25 19:00:00
来源:新华社

“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丨 英雄天空·走进空军战斗起飞地

字体:

  在第74个抗美援朝纪念日到来之际,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最后一站来到 “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在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地下指挥所旧址纪念广场,驻守在此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官兵整齐肃立,宣读军人誓词,与抗美援朝英雄后代、老兵代表一起开展巡礼活动,重温志愿军空军胜战荣光。

  丹东浪头机场是人民空军首次战斗起飞、首战告捷的机场。1950年12月28日,人民空军从这里战斗起飞,凭借“空中拼刺刀”精神,在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战斗中,年轻的人民空军搏击长空,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创造了“一年成军、三年成名”的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

  走进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励志园,一架“米格-15”战机陈列于此。机翼下,飞行员们整齐列队,开展“坐进老座舱 话说新使命”活动。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飞行经历、3000多小时飞行时间的飞行员,范峰第一次坐进“米格-15”战机座舱。触摸着锈迹斑驳的操纵杆,坐在早已褪色的陈旧椅垫上,他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空战战场。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官兵在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地下指挥所旧址前重温军人誓词。李玺成 摄

  “如今,我手中握着的不仅是操纵杆,更是‘传承杆’,必须发扬胜战传统,苦练战斗本领,守好祖国空天!”走下座舱,范峰语气坚定。

  “作为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传人,我们身上流淌着英雄的血脉,如今装备先进了,更要把自己练成‘尖刀利刃’,不断锤炼‘拼刺刀’的胆气!”该旅特级飞行员聂礼微说。

  该旅励志园功勋广场中央,一座高19.5米的雕塑静静矗立。以红、蓝色调勾勒形成的空军军旗造型醒目,上面镶嵌的10架“米格-15”飞机模型呈现盘旋上升姿态,气势夺人。广场东侧的英雄墙上,镌刻着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获得的荣誉称号、特等功、一等功的个人及集体。

  依山而建的战绩长廊上,陈列着战斗英雄的肖像和格言。画里,他们面庞年轻、朝气勃发;画外,该旅飞行员们目光灼灼、英气逼人。

  “今年我31岁,比他牺牲时还年长7岁。”站在孙生禄的肖像前,飞行员洪亚尘说:“如果祖国需要,我会像老前辈一样,升空作战、起飞迎敌!”

  飞行员代表发言。谭振 摄

  每次执行任务前,年轻飞行员叶永发都会来到这里驻足思考,从先辈战例中汲取力量。

  10年前,刚毕业的叶永发来到该旅。那天,他第一次驾驶战机从丹东浪头机场起飞,俯瞰下方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守护这里的自豪感从心头油然而生,这片英雄前辈战斗起飞的天空,也是他和战友奋斗拼搏的疆域。

  今年7月,叶永发随队赴外地执行任务,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机,他和战友闻令起飞。升空后,叶永发率先发现目标,迅即占据有利位置,将其驱离。

  “天空还是那片天空,机场还是那个机场,74年前鸭绿江畔燃起战火,74年后这里变成美丽的城市。”叶永发和战友们身后,“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八个大字在山壁之上巍然矗立。

  如今,虽然空战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作为空军战斗起飞地的传人,他们随时准备起飞,“空中拼刺刀”精神从未改变。(刘济美、蔡琳琳、李健)

  统筹:刘济美、杨怀远、王学峰、李鹏

  记者:刘济美、蔡琳琳、李健

  摄像:李健、刘子昂、史家兴、张少龙、谭振、李玺成、田野、祝麒皓

  剪辑:李健

  设计:蔡琳琳、孙丰晓

  协调:刘子昂、虞传薪、吴晗廷、翟彬吾、陈伟华

  配音:王浩丞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出品

  鸣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93050部队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