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首页
· 新华时政
· 新华两会
代表委员“会诊”医患矛盾:为何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
“一个星期通宵达旦地排队挂号,专家5分钟就打发了。”患者的不满溢于言表。“一上午要坐5个小时,看50名患者,连水都不敢喝。”医生的窘状也让人同情。医患矛盾突出,不仅损害双方的信任,而且影响医学的发展,最终受害的是全社会和所有人。
一半医学生不愿从事临床 医患矛盾加剧“没有赢家”
卫生部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医疗暴力事件陡增70%,仅去年就有数名医护人员被砍伤。一些医生因此自认是“弱势群体”。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执业环境差,一些医生、医学生开始放弃医学事业。调查显示,近八成医生“不让子女从医”;北京市医学院校本科生中,愿意从事临床医学的只有一半。
七成纠纷“症结”在沟通 “视病犹亲”赢得理解尊重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中央投入600多亿元支持了1万多所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这几年社区医院能力有所加强,但人才队伍还是欠缺,难以留住患者。”卫生部部长陈竺说。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且过于集中,任务随之加重,这让许多医生身心疲惫,对患者的提问和疑虑难免敷衍。而医患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恰是沟通不够。
以病人为中心 逐利就会“走上邪路”
医院和医生的工作量则随之增加。我们的工资从何而来?常年超时超负荷工作能保持好态度吗?谁来保护我们的权益?……一篇《医生含泪十问部长》的帖子,引发许多医疗工作者的共鸣。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认为,“医疗卫生行业不能去争取‘利益最大化’,‘以病人为中心’是医卫行业的工作准则,如果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个行业就会走上‘邪路’。”
背景链接
陈竺谈医患关系:医生收入不能靠赚最弱势群体的钱
如果说群众为了看一个大病花费很高,但由于医学的不确定性又治不好,最后人财两空,心里肯定会不平衡。一定要改革掉以药补医的弊端。如果一个医院生存、医生收入是依靠从最弱势的群体身上赚钱,医患关系能好吗?
视点微评
医患信任为何如此脆弱
为什么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患之间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医生得到的评价却越来越差?这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在经济社会剧烈变革的今天,医患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而要破解医患信任危机,必须高扬医学人文精神,重建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只有医学变得越来越温暖,医患关系的坚冰才会日渐消融。
延伸阅读
医患矛盾源于不信任 解决矛盾先化“疑”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么一句俗语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几乎已成为一段时间内解决医患纠纷的潜规则。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这恰恰凸显了某种维权的困境。除了呼唤公民理性的回归,我们有责任反思,是什么让这一怪圈一再循环下去?
医患矛盾不是暴力伤害的理由
暴力就是暴力,无需过多地牵扯医患关系,更没必要拿“医患纠纷”为暴力事件开脱责任。太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去反思暴力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而没有意识到这种反思,有时候其实是文不对题。反思社会背景,还原行凶者的立体化人生,这算是一种进步,但必须警惕到当对社会背景的反思超越了对暴力本身的反思时,暴力就有可能被美化,甚至有可能“合理化”。
网友评论
媒体引导患者合理预期也是减少医患矛盾的方法。不是所有的病都能看好,有些比刚进医院时加重了都正常。病是发展的不进医院也可能加重。
----
——甘肃刘维忠
为什么我的同行们没有一个再让自己的子女学医?他们为什么如此憎恶自己的职业?我从88年毕业至今,从医二十多年,眼看着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患双方都在叫苦连连,这是为什么?医疗体制不从根本上解决,医生和患者都没有好日子过,我最担心的是,长此以往走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
——深圳胖胖熊
推进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提高医生待遇、鼓励年轻人从医,成本最低、效果最快。一旦每一个城镇里都有设施齐备的医院,有高水平的医生,必定会吸引人们去安居、乐业,大城市的种种“刚性需求”才会得到缓解。
----
——盛大集团董事长陈天桥
微博互动
往期回顾
大城市病是否"不治之症"?
2013改革关键词
民意的分量有多重?
代表委员期待新一轮机构改革
代表委员批“公共管理靠收费”
谁是"带毒GDP"背后推手?
代表委员热议“国五条”
2013年两会热点前瞻
母亲坚守和数万网民爱心接力
“90后”农民工群像
新华视点:公车能否挂“公牌”?
专家聚焦"以人查房"严控之争
网友留言
Copyright © 2000 - 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