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地负责人说,今后我会时不时地过来走一走,看看你们阶段性工作的情况。
4年间,总书记多次踏访京畿大地。最近几天,他赴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总书记这次实地看了哪些情况,在座谈会上作了哪些重要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习近平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5月12日考察点示意图
01
看研究院: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
5月12日,继前一天赴沧州考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家庄考察,走进研究院和生物医药园,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
在开座谈会部署工作之前,先作实地调研,这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惯例。
△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总书记首先来到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考察。
这个研究院从1956年开始从事半导体研究,是我国半导体、传感器与微系统、集成电路原创技术策源地,先后创造60多项国内第一,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月球火星探测、北斗组网等各类装备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芯片技术研究所。(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在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总书记重点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等情况,走进生产车间察看芯片生产流程。
△中国电科基础研究院芯片技术研究所。(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科技自立自强,一直是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多次谈到科技自立自强。他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上个月,在广东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总台记者介海申拍摄)
在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总书记再谈科技自立自强。
总书记指出,必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他勉励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攻克前沿技术,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
02
看生物医药园: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
习近平总书记当天考察的第二站,是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在这里,他重点了解当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
△俯瞰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总台记者李文超拍摄)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素有“华北药都”之称的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是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涵盖生物药、化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业态。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总书记曾经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在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总书记将科技创新发展“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拓展为“四个面向”,新增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效果图。(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他还重点强调,要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内展示企业研发生产的药品。(总台央视记者蒋硕拍摄)
03
时隔四年,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河北之行的重要目的。
2014年2月,党中央作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9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是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打造的北京“新两翼”。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总书记多次赴京津冀实地考察并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
△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化雄安总部001大厦项目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2019年1月,总书记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考察,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从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总书记提出了6个方面的明确要求。
△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居民在社区食堂内用餐。(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今年这次实地考察,总书记先后来到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并在三天时间里接连主持召开两场高规格的座谈会:
5月10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在关键时刻为“千年之城”进一步指明方向。
5月12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9周年之际谋划“深入推进”的大文章。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04
如何深入推进?习近平作出这些重要部署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作出了6个方面的部署。
摆在第一的,仍然是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主要办法是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
总书记重点指出,要着力抓好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要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要进一步从源头上严控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
其次,是要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5月10日的座谈会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作出部署,12日的座谈会侧重谋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总书记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处理好同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关系。他在座谈会上明确,要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副中心。
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这次赴河北考察,总书记重点关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京津冀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俯瞰黄骅港。(总台记者郭永良拍摄)
在雄安新区的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5月12日的座谈会,也强调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重点工作。从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到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从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共享,到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这些措施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居民。(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还对深入推进区域内部协同、切实抓好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
△近年来,白洋淀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大,“华北之肾”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在4年前的座谈会上,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在今年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高瞻远瞩、指明目标: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京畿大地,征途如虹。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时冉
记者丨范凯 李晋 彭汉明 许永松 石伟明 杨新禹 范一鸣 李辉 蒋硕 卢心雨 介海申 李文超 郭永良
责编丨李洁 侯艳 刘会民 马喆 郁振一 刘瑞琳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尊
责任编辑:赵羽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