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专题摘要: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波及我国西藏地区。截至26日零时,中国西藏日喀则境内发生3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震级达到7级。

聚焦

  • 西藏地震重灾区吉隆震后一月记

    震后一月,记者再次踏上这片被摧残的土地。灾难过后的吉隆群众,日子正在走上正轨。悲伤的阴霾渐渐淡去,忙碌的田野里,人们正播撒着希望。娇艳而顽强的杜鹃,一如不屈的吉隆人民,追逐着步步升高的雪线,在暴风雪后尽情绽放。

    2015-05-26
  • 西藏地震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英谱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个身处险境的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以勇于担当的气魄,以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对人民庄严的承诺,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

    2015-05-23
  • 决策,架起平安吉祥的彩虹

    有关专家判定,这次强烈地震仍然是尼泊尔“4·25”大地震的余震。这两次地震的位置分别是北纬27.8度、东经86.1度和北纬27.5度、东经86.1度,震源深度10千米。

    2015-05-16
  • 为了受灾群众的绝对安全——西藏再次整村转移地震灾区群众侧记

    这个距离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只有大约10公里的村落叫江村。尼泊尔“4·25”强震发生后,江村房屋大量损毁倒塌,后方山体出现裂缝。5月12日,尼泊尔发生7.5级强余震后,江村后方山体裂缝变大,滚石不断,水源地损毁。

    2015-05-15
  • 受尼强烈余震影响 国道318聂拉木县城至樟木镇道路再次阻断

    新华网快讯: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消息,受尼强烈余震影响,国道318聂拉木县城至樟木镇道路再次阻断。

    新华网 2015-05-12

滚动播报

  • 始终奔波在抗震一线

    “4·25”地震突如其来,山东省烟台市对口援建的聂拉木县及樟木镇受灾严重,9名援藏干部舍生忘死,始终奔波在抗震救灾一线。当时,援藏干部、聂拉木县委副书记李冬,县住建局副局长张世鹏和援藏医生高强、黄逢雨等正在樟木镇勘查援藏项目并开展义诊。

    人民日报 2015-05-29
  • 力量:众擎易举拼出生命路——西藏众志成城抗击“4·25”大地震灾害综述之五

    地震发生前后、转移撤离前后、准备安置点工作前后,整个抢险救灾过程没有一项工作不是迫在眉睫。灾情发生后,驻定日县各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班子第一时间组织24097名受灾群众转移至空旷地带进行安置。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26
  • “4·25”地震灾后一月见闻:希望在这里升腾

    虽然灾区还是一片废墟,但勃勃生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升起,经历过地震灾害后的各族群众,日子正在走上正轨,田野里播撒着希望。悲伤的阴霾渐渐淡去,帐篷里的人们已在谈论着未来的生活。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26
  • 西藏地震重灾区吉隆震后一月记

    震后一月,记者再次踏上这片被摧残的土地。灾难过后的吉隆群众,日子正在走上正轨。悲伤的阴霾渐渐淡去,忙碌的田野里,人们正播撒着希望。娇艳而顽强的杜鹃,一如不屈的吉隆人民,追逐着步步升高的雪线,在暴风雪后尽情绽放。

    2015-05-26
  • 大灾大难彰显担当——国有企业参与西藏抗震救灾纪实

    大灾大难面前,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及时有效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灾区人员伤亡。驻藏及西藏本土国企也一马当先,在通信、电力、金融等方面,尽力保障政府与群众需求。国企的担当贯穿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惠及灾区的每个角落。

    新华网 2015-05-24
  • 杰布:穿梭在死亡线上的铁骨硬汉

    尼泊尔8.1级地震,使昔日繁华的中尼边境口岸樟木镇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岛”。这时,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同樟木架起一条“人工通道”。4月25日14点多,杰布接到挺进樟木的命令。

    2015-05-24
  • 灾难中勇当群众的主心骨——记抗震救灾中的西藏吉隆县萨勒乡党委

    5月的萨勒,漫山遍野盛开着杜鹃花,田地里刚长出的青稞苗青翠欲滴,牦牛在草地上悠闲吃草,中国尼泊尔界河曲松多河从山谷间奔流汇入东林河。

    2015-05-23
  • 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西藏地震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英谱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以勇于担当的气魄,以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对人民庄严的承诺,凝聚起战胜灾害的“中国力量”。

    2015-05-23
  • “帐篷村”升起新希望 ——桑珠孜区安置点见闻

    5月15日,樟木镇725名受灾群众告别生活了半个月的拉孜县临时安置点,分批乘车来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安置点。

    2015-05-21
  • 吉隆镇热玛村村委会主任次旦明久—— 危难面前,一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突然之间地动山摇,四处尘土飞扬,山上巨石不断滚下,牛羊惊慌逃散,乡亲们扔下锄头惊叫哭喊。次旦明久大声喊道:“地震了,大家不要慌,山底下的乡亲们赶紧离开!”

    2015-05-19
  • 血脉:情至深处是为家国 ——西藏自治区众志成城抗击“4·25”大地震灾害综述之四

    大多数人无法理解那种睁开眼睛景物全非的茫然,那种闭上眼睛无所凭依的忐忑。在这个5月,一场地震却让这种疼痛,在整个西藏乃至整个中国引起了一次精神上的巨大共鸣。这个时间,所有的国人都在怀念未曾谋面的故人,都在祝福那片从来没有去过的家园。

    2015-05-19
  • 铁骨铮铮为群众

    “4·25”地震当天,惦记着给28户村民发放今年的虫草采挖证,西藏聂拉木县雪布岗居委会主任西热坚参刚走出家门,大地震便突如其来……

    2015-05-19
  • 西藏开辟灾区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了解到,连日来,西藏金融部门开辟灾区金融“绿色通道”,全面恢复灾区金融服务,尽一切可能满足救灾资金划拨、受灾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基本需求。目前,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也正在研究制定。

    新华网 2015-05-18
  • 西藏聂拉木县委副书记李冬地震时在樟木镇:孤岛中他站出来

    见到李冬,是在“4·25”大地震的十余天后,他因严重的胃溃疡来拉萨看病。“刚做了胃镜检查,医生说有点严重。”李冬说。

    2015-05-18
  • 吉隆镇人大主席次仁的四天四夜: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他临危受命,在镇党委书记、镇长不在的情况下,勇挑重担,团结带领大家撑起了“孤岛”的危局。他处乱不惊,沉着冷静,指挥有方:在他的指挥下,一次次险情迎刃而解,一批批群众成功转移,一户户群众成功脱险……

    2015-05-16
  • 西藏众志成城抗击“4·25”大地震灾害综述之三

    这次余震后,从樟木镇至友谊桥口岸道路出现数个塌方点,现已中断。余震发生时,周围山体滚石不断,樟木镇一些房屋再次被损毁,很多损毁的房屋轰然倒塌。

    2015-05-16
  • 我们对未来生活有信心!——西藏樟木镇一千三百多名受灾群众再转移

    住在隔壁的南杰达瓦在妻子尼玛曲吉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取下帐篷内的一幅领袖像收进了行李中。“党和政府让我们有信心,我们相信生活会很快恢复原样甚至更好。”尼玛曲吉一边跟老伴交谈一边拨动手中的念珠。

    2015-05-16
  • 西藏地震灾区两天内通信全部恢复

    经过两天的紧张抢通,截至14日21时,中国西藏地震灾区内通信基站已全部恢复手机信号。

    新华网 2015-05-15
  • 西藏救灾 那些难忘的对白

    记者从“4·25”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获悉:受地震影响,截至5月14日,西藏边境震区民房受损总户数达41677户,民房经济损失66751万元。目前,在各方努力下,6.4万余名撤离转移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2015-05-15
  • 为了受灾群众的绝对安全——西藏再次整村转移地震灾区群众侧记

    这个距离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只有大约10公里的村落叫江村。尼泊尔“4·25”强震发生后,江村房屋大量损毁倒塌,后方山体出现裂缝。5月12日,尼泊尔发生7.5级强余震后,江村后方山体裂缝变大,滚石不断,水源地损毁。

    2015-05-15
  • 西藏地震灾区两天内通信全部恢复

    受尼泊尔12日强烈余震影响,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定日县、定结县、吉隆县等共18个通信基站中断服务。

    2015-05-15
  • 震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4月25日14时11分许,一场8.1级强震重创尼泊尔,也严重波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10余个边境县。地震造成西藏数十人遇难、数百人受伤、近30万人受灾,数万户房屋倒塌受损。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5-05-14
  • 红旗,凝聚火热中国力量

    人们的思绪再次回到那些争分夺秒的日日夜夜。这场发生于邻国境内的大地震,使喜马拉雅山中段一带房屋倒塌、人民受灾、山体滑坡、道路中断、通信不畅……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14
  • 危难时刻,一名老党员的选择与担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强忍彻骨的悲痛,果断担当,组织带领200多名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让更多的村民免于余震威胁。

    2015-05-13
  • 大爱谱写爱民壮歌——西藏军区某团抗震救灾记事

    尼泊尔地震波及西藏聂拉木、吉隆、定日、定结等县,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2015-05-13
  • 地震夜,我们困守国门

    四围的高山,直插云霄,像水桶似的,将吉隆口岸紧紧地箍在桶底。透过“桶口”,明亮的北斗七星,像宝石般串在黛青色的天幕上。

    新华网 2015-05-13
  • 尼泊尔强震致中尼公路再次中断

    记者13日从武警交通部队一总队获悉,12日下午尼泊尔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至樟木口岸中尼友谊桥段13公里道路上9处大塌方,5月1日抢通的中尼公路即国道318线再次中断。

    新华网 2015-05-13
  • 抗震救灾见证国家价值

    七年来,从汶川到玉树,从芦山到鲁甸,再到今天的西藏边境,每一次灾难都是新的动员,更意味着新的出发。一次又一次突然的不幸,只会让我们唤起心的联结,超越空间阻隔紧紧站在一起,不断铸就生命的坚强、不断汇聚民族的力量。

    人民日报 2015-05-13
  • 综述:希望与春天同行——西藏地震灾区见闻

    村民在拉布吉边境检查站官兵们的帮助下,住进了帐篷,还从危房中抢出他们视若生命的种子,没有耽误传统的耕种仪式。

    央广网 2015-05-13
  • 尼泊尔发生地震已致西藏吉隆1人死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日15时05分在尼泊尔(北纬27.8度,东经86.1度)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导致西藏吉隆镇通往吉隆口岸路段再次塌方,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

    2015-05-12
  • 西藏地震重灾区公路全部打通

    经过武警交通部队和西藏公路养护部门的艰苦奋战,中断13天的西藏吉隆镇至吉隆口岸路段8日初通后,10日晚实现保通。11日,各种救灾物资、大型机械陆续进入口岸。

    2015-05-11
  • 46名滞留尼泊尔西藏边民返藏

    11日9时20分,国航一架飞机平稳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机场的跑道上,43名滞留尼泊尔的中国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樟木镇边民平安返藏。

    2015-05-11
  • 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记奋战在地震灾区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在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害的危难时刻,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快速反应、立即行动,组织精兵强将全面投入抗震救灾中。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11
  • 聂拉木县干部才登— 肩膀上的伤与爱

    地震来袭时,聂拉木女孩才登受了两次伤:一次是在逃生时,用手挡住从天而降的飞石;另一次是从废墟里救人时,右肩被石头砸成“锁骨骨折”。刚一落地,飞石就如雨点般砸了下来,才登一边用手尽量挡住石头,一边赶紧向大街方向跑去。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11
  • 中组部向西藏地震灾区下拨500万抗震救灾党费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给我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吉隆、定日等县造成重大损失。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动员和保障作用,注意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注意发现、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11
  • 西藏抗震救灾:中尼界河边的村庄撤离

    新华网 2015-05-10
  • 记者手记:亲历中尼界河边的村庄撤离

    新华网 2015-05-10
  • 西藏地震重灾区:“玩命县长”六走悬崖解救群众

    新华网 2015-05-10
  • 西藏着手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截至9日,西藏灾区被困群众全部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震区社会秩序井然,西藏着手灾后重建工作,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5-05-10
  • 央视新闻工作者深入抗震救灾一线:用镜头凝聚力量

    山还在摇,地还在动,但向灾区集结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央电视台一批热血儿女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

    2015-05-10
  • 高震级下的较少伤亡是如何实现的——西藏抗震救灾两周调查

    8.1级的强烈地震,在山高谷深、地质复杂的西藏,为何造成的伤亡相对较少?新华社记者深入震区一线,历时两周进行了调查。

    新华网 2015-05-09
  • 短评:以制度优越性科学应对地震灾害

    新华网西藏日喀则5月9日电(记者张晓华、令伟家、张宸)两周前,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让毗邻震中的我国西藏地区经受严重考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制度优越性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力量在雪域高原彰显。

    新华网 2015-05-09
  • 西藏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转移群众6万多人

    截至5月8日,西藏已投入各种力量6万多人次,各类车辆2700台,设立19个医疗求助点,累计诊治伤病群众1.76万人次。目前,抗震救灾工作从应急救援转向进一步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着手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新阶段。

    新华网 2015-05-09
  • 特写:尼玛仓决一家的震后生活

     尼玛仓决是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乃村人,那里距尼泊尔仅约30公里,分为乃东村和乃西村两个自然村,藏语意思是“大山顶上的圣地”。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后,她家的房子全部垮塌,所幸家里人都平安无事。

    新华网 2015-05-09
  • 特写:地震棚里的村民大会

    初夏的日喀则早晨,蓝天上镶嵌着朵朵白云,明媚的阳光有点儿刺眼,却透亮而温暖。距离日喀则市区北边2公里处的桑珠孜区受灾群众安置点,蓝色的帐篷围起的一块平地上,几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提着水桶的妇女来来往往,聂拉木县和樟木镇的办公帐篷里,人们进进出出。

    新华网 2015-05-08
  • 通往吉隆口岸道路全线抢通

    8日16时许,经过武警交通二总队四支队100余名官兵连续8昼夜奋战,因尼泊尔强震波及而中断13天的国道216线吉隆镇至吉隆口岸路段全线抢通。

    新华网 2015-05-08
  • 西藏地震救人受伤边防战士张高勇手术成功

    记者从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检站获悉,在地震中因救助藏族儿童而受伤的边防战士张高勇7日在四川成都接受手术救治后效果良好,已转入后期康复治疗。

    新华网 2015-05-08
  • 记西藏抗震救灾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灾情就是命令

    17时和18时,中国新闻社西藏分社4位记者分两批连夜赶赴吉隆县吉隆镇和聂拉木县,全面展开报道工作。即使灾区远在天边,即使灾区在祖国的边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记者在总社、总部的集结号下,陆续赶赴西藏,驰援地震报道。

    西藏日报 2015-05-08
  • 西藏抗震救灾已转入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就尼泊尔8.1级强震西藏灾区抗震救灾情况举行发布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格桑次仁表示,目前,西藏的抗震救灾工作已开始转入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

    2015-05-07
  • 震后10天聂拉木见闻:震不垮的精气神!

    记者震后第10天前往聂拉木,去之前便被告知:得做好吃苦的准备,没有电、没有水、睡帐篷。入夜,在黑暗的遮掩下寒风更是肆无忌惮地横掠县城的每个角落,寒气开始透过衣领、袖口狠命地往背心里钻。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07
  • 抗震英雄谱:记聂拉木县公安局民警奋战在抗震一线的感人故事

    图为为了守好群众财产,突击小分队的民警们在“空城”正常巡逻。普琼、杰布和他们带领的16名突击队员、樟木口岸分局的60位民警选择“留守”,开展群众搬迁后的善后处理和失踪人员搜救等工作。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07
  • 小棉袄飞向西藏震区

    立新村村民转移到日喀则拉孜县临时救助安置站后紧缺衣服。得知这一消息后,西藏自治区党委外宣办立即组织各方、各界人士募集捐助衣物。高山的阻隔和路途的遥远并不能阻挡大家将温暖传递给海拔4000多米寒冷的拉孜县城,上演着一幕幕爱心涌动的故事。

    微信号噶雪KARSNOW 2015-05-07
  • 阳光照在曲松多河上——中尼边境震后蹲点笔记

    地震以来,新华社记者蹲点中尼边境,发现崇山峻岭难挡人间关爱,天灾无情难摧人心坚强。生活在曲松多河两岸的受灾群众,在守望与互助中走过悲伤,带着新希望重建家园。

    新华网 2015-05-06
  • 期盼未来生活更美好——西藏绒辖灾区群众的心声

    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被集中安置在陈塘、邦色、达仓三个临时安置点上。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常态,灾区群众开始逐步恢复生产,并考虑重建家园的问题。 趁着阳光灿烂的好天气,邦色安置点的达娃次仁开始晾晒从屋子里抢救出来的青稞。 ”陈左布德村党支部书记达娃扎西告诉记者:“相信党和政府会帮助我们重建更好的新村。

    新华网 2015-05-06
  • 震后西藏灾区:缺氧高原不缺爱

    这里,海拔数千米,氧气含量低;这里,一顶顶帐篷拔地而起,一个个保障分队频繁穿梭,一群群救援官兵来回奔波。震后的西藏灾区,虽然是缺氧的高原并不缺少爱。

    新华网 2015-05-05
  • 西藏地震重灾区吉隆县所有学校复课

    新华网西藏吉隆5月5日电(记者王守宝)走进西藏吉隆县吉隆镇小学,旗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学生在一顶顶帐篷内专注聆听老师教诲。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志愿者或者心理专家对复课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正常学习和生活中来。

    新华网 2015-05-05
  • 西藏定日县人武部“珠峰应急民兵连”:他们把红旗插进“生命孤岛”

    5月7日是民兵达瓦桑布妻子的预产期。 刚刚挺进绒辖乡,民兵们就组织群众撤离。 4月29日凌晨,民兵连中年龄最大的贵多,搭乘运送物资的车辆星夜挺进绒辖乡。 民兵们抬着救灾物资向着海拔3688米的山顶挺进。 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把“珠峰应急民兵连”的旗帜插在了左不德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上。 这是记者从他们救灾日志上摘抄的一组数据——。

    新华网 2015-05-05
  • 西藏抗震救灾:缺氧高原不缺爱

    ”西藏军区总医院肝胆科医生朱贝贝一边为白马仁增量体温,一边向记者介绍他们刚被转移到安置点的情况。 这样的感动不只在救援现场、医疗救助站,更在救灾路上。 “决不能让灾区群众再次受到伤害! 记者从王方的战友口中得知,就在执行转移受灾群众任务的那天,王方5岁的儿子高烧到了40多摄氏度。 这几天晚上,藏族阿妈阿旺接连走进吉隆边防连,指名要见在这里指挥救灾的“好心司令”。

    新华网 2015-05-05
  • 民政部向西藏灾区增调中央救灾储备物资

    至此,民政部已先后4批次共向西藏自治区调拨3万顶帐篷、6.5万床棉被、6.5万件棉大衣、2.5万张折叠床、1.5万条睡袋、1万台帐篷应急灯、100套场地照明设备和1000个简易厕所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帮助灾区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新华网 2015-05-05
  • 绒辖灾区小学生:在帐篷学校里放飞梦想

    据介绍,学校有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有一个班。 目前只有仓木坚村和左布德自然村的31名学生已恢复上课,一日三餐均在学校吃,其中六年级学生还要住在学校。 谈起在帐篷学校里的感受,三年级学生益西拉珍终于放心了:“我们在帐篷里很安全,再也不用担心地震了。 地震无情人有情。 有梦想就有希望和益西拉珍一样,六年级学生土登格桑也有一个到内地学习的梦想。 “虽然地震给学校和师生造成了伤害,但是老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的追求没有丝毫改变。

    新华网 2015-05-05
  • 在灾区重建最前线的青年们:大爱,让青春更闪亮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人们来不及反应,抢通生命通道、抢运物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抗震救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桑珠孜区安置点樟木镇帮居委会临时工作点,普布次仁刚给索朗桑姆老人送完药回来。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5-05
  • 吉隆特大滑塌体已具备车辆临时通行条件

    随着吉隆镇通往口岸方向滑坡体口岸一侧80多吨的巨石4日被成功清理,武警交通二总队四支队打通陆路通往吉隆口岸“生命通道”的进度进一步加快,该路段具备了车辆临时通行条件。

    2015-05-05
  • 挺起不屈的脊梁——西藏吉隆边防检查站抗震救灾纪实

    因为边境,因为国门,他们常年驻守喜马拉雅山脚下。他们就是西藏吉隆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们。“4·25”尼泊尔强震发生后,这些喜马拉雅卫士火速驰援灾区,挺起了不屈脊梁。

    新华网 2015-05-05
  • “基层组织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谈抗震救灾

    5月1日、2日,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前往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陈左布德村、仓木坚村和达仓村查看受灾情况。

    2015-05-04
  • 老阿妈的18个“兵儿子”

    地震发生时,老阿妈正斜靠在自家墙角晒太阳。“我去给你拿毛毯。”丈夫边说边往屋里走去。岂料,山摇地动,丈夫被垮塌的房屋掩埋,而她的双腿也被土石压在了下面。对于无儿无女的达瓦卓玛来说,丈夫和这个家就是她的一切,一瞬间,她什么都没有了。

    2015-05-05
  • 为了群众安全转移——西藏军区某团救灾车队撤运樟木受灾群众记事

    刚带领官兵完成废墟清理,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团政委李亚军接到电话:“你部迅速集结,出动17台运输车,前往樟木镇转移受灾群众!”

    新华网 2015-05-03
  • 通往西藏地震灾区绒辖乡的道路再次被大雪阻断

    3日12时,通往西藏地震重灾区定日县绒辖乡的道路普士拉山段再次被大雪阻断。

    新华网 2015-05-03
  • 中国驻尼使馆为藏胞发放救灾物资

    5月2日20点,中国西藏网记者连线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获悉: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为在尼藏胞购置的110万卢比救灾物资,已全部发放到藏胞手中。

    2015-05-03
  • 通往西藏地震灾区绒辖乡的道路再次被大雪阻断

    3日12时,通往西藏地震重灾区定日县绒辖乡的道路普士拉山段再次被大雪阻断。2日夜绒辖乡天气骤变,海拔5400米的普士拉山降大雪。到12时,大雪暂时停住,但是风仍旧很大,风吹雪严重影响交通通行。

    2015-05-03
  • 灾区驻村干部抗震救灾发挥重要作用

    在积极做好受灾群众思想安抚和情绪稳定的同时,帮助搭建帐篷,运送救援救助物资,开展灾区卫生防疫等工作,全力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2015-05-03
  • 西藏地震灾区安置点生活服务周全暖心

    在该安置点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绿色帐篷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帐篷外,工人们正在铺设通往每顶帐篷门前的红色彩砖路面。

    2015-05-03
  • 徒步走进“孤岛”陈塘村——绒辖震区采访手记

    在绒辖地震灾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塘自然村是一座“孤岛”:不通公路,不通手机信号,救灾物资也难以大量运进……5月2日,记者首次徒步进入陈塘,了解“孤岛”群众的真实生活。

    2015-05-03
  • 为了群众安全转移——西藏军区某团救灾车队撤运樟木受灾群众记事

    4月29日下午,正在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西藏军区某团救灾车队接到任务——将樟木镇525名受灾群众转移至拉孜县安置点。

    2015-05-03
  • 世界屋脊上,挺起不屈的脊梁——西藏抗震救灾七日记

      灾情就是让人们奋起抗争的集结号,一场抗震救灾的硬仗随即在雪域高原上打响……地震发生七天来,西藏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世界屋脊上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守望与互助中带着希望继续前行。

    新华网 2015-05-03
  • 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对中国对尼援助表示感谢

      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2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他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尼泊尔“4·25”强震后给予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

    新华网 2015-05-03
  • “孤岛”不孤 国门有我——西藏震区孤岛吉隆口岸灾后七日纪实

      这里是西藏地震灾区最后一个“孤岛”,山崩地裂中奋力自救赢得时间,尽管还有10余公里路在抢修,但“空中铁骑”已成功撤离所有被困群众。

    新华网 2015-05-02
  • 李冬:“孤岛”传奇

    这位36岁的西藏聂拉木县委副书记,只是众多援藏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从没想过自己会经历一场惊震世界的大灾难,并当上“孤岛”前线最高指挥官。

    新华网 2015-05-02
  • “你是平安的,我就是快乐的”——西藏军区某团官兵与受灾群众和衷共济度“五一”

    一天之内,300多顶帐篷拔地而起。回望灯火通明的帐篷安置区,李政委和官兵脸上洋溢出劳动的幸福。

    新华网 2015-05-02
  • “凤凰浴火”访乃村——一个西藏边境千年古村的震后样本

    乃村——这个距离拉萨近900公里、中尼边境线一侧的吉隆县千年古村,是此次西藏地震受灾最重的村庄之一。

    新华网 2015-05-01
  • 新华调查:“凤凰浴火”访乃村——一个西藏千年古村的震后样本

    吉隆县乃村——这个中尼边境线上的千年古村,是此次西藏地震受灾最重的村庄之一。西藏灾区目前有26人遇难,仅乃村就有4个,村里90%以上的房屋倒塌。村里90多岁的老人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地震。”

    新华网 2015-05-01
  • 国门历险记——尼泊尔大地震中的樟木口岸

    陈洪拖着砸伤的双脚,朝中尼友谊桥这头一瘸一拐地跑来。山崩地裂的浓烟中,两个边防战士冲到桥中央,一把将这位几乎瘫倒的中国商人架过国界线,飞奔而回。

    新华网 2015-05-01
  • 中尼公路全线抢通

    5月1日中午,武警交通二支队将最后一方铲土推到山下,最后一个塌方点清理完毕,中尼公路全线抢通。为了清理中尼公路塌方点,机械操作手几天内全天操作,困了就在驾驶室里眯一会,后续人员陆续到位后,才分两班倒保证机器24小时运转,力争第一时间疏通中尼公路。

    2015-05-01
  • 记者亲历:解放军直升机地震救援的一波三折

    作为唯一一名登上直升机采访空中救援的新华社女记者,在连续4天的直升机救援中经历了起飞、返回,再起飞、再返回,一波三折的空中救援,真切感受到了直升机高海拔飞行的艰难险阻,也见证了飞行员们为营救生命的无畏与执着。

    新华网 2015-05-01
  • 特写:震后乃村

    一面是断崖裂谷,一面是壁立千仞。越野车紧贴着山,在震后刚抢通的泥路上不知转了多少圈,终于把我们带到这个藏语意为“大山顶上圣地”的小村庄。

    新华网 2015-05-01
  • 震区吉隆镇:劳动升腾希望

    天刚蒙蒙亮,咋暖还寒,冷风嗖嗖吹起,28岁的吉隆镇卫生院医生拉巴卓嘎在闹铃的催促下,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开始打扫“帐篷诊所”的卫生,整理当天安置点急需的药物,开始接诊前的准备。

    新华网 2015-05-01
  • 通往吉隆口岸的公路28处塌方 预计至少半月通车

    受强震影响,我国西藏吉隆镇通往吉隆口岸的公路严重受损,目前仍有28处塌方。记者从吉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目前各方力量正积极抢通公路,但抢通难度较大,预计半月才能通车。

    2015-05-01
  • 因地震受困尼泊尔254名中国工人离藏返乡

    1日8时整,因尼泊尔大地震影响撤离至西藏吉隆县吉隆镇的254名中方员工安全离开吉隆镇,乘包车返回日喀则市,并将于2日乘包机飞回家乡。

    新华网 2015-05-01
  • 震不垮的“幸福沟”,生生不息“帐篷村”——西藏吉隆震区临时安置点生活见闻

    4月30日上午9时许,阳光铺撒在中尼边境的吉隆沟里,不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28岁的丹增掀开帐篷门帘,从水桶里舀水洗脸,然后打开电动酥油茶机打好飘香的酥油茶。

    新华网 2015-05-01
  • 西藏灾区雨夜话温情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军营是咱温暖的家。”29日夜晚十点,军歌从边防战士临时食堂的帐篷里飘来。

    新华网 2015-04-30
  • 西藏吉隆震区逐渐恢复往常秩序

    30日一大早,天朗气清,伴随着雪山露出熠熠光辉,吉隆镇变得熙熙攘攘,在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旁,成都人刘顺琼经营的川菜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顾客,她忙前忙后,煮面、舀汤……

    新华网 2015-04-30
  • 出樟木记——西藏转移樟木镇四千余名受灾人员

    29日13时15分,游客丁诚驾驶甘AH0735车辆缓缓驶离樟木,西藏樟木镇受灾人员转移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新华网 2015-04-30
  • 西藏抗震救灾特写:灾区安置点里的雨夜温情

    虽然已经夜晚,30多名消防战士在安置点集合,衣服已半湿,雨点从脸庞滴下。他们已经在每一个帐篷外安装了一个灭火器,还要挨家挨户给灾民宣传防火防电知识。其实,白天,他们已经走村入户,帮助受灾群众把房屋倒塌埋在家里的生活物品挖出。

    新华网 2015-04-30
  • 西藏震区已抢通保通公路416公里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获悉,截至4月30日18时,西藏自治区公路部门和武警交通部队共投入882名抢险人员和234套机械设备,累计清理山体塌方10.3万余立方米、清雪除冰2.94万立方米,已抢通保通公路416公里。

    新华网 2015-04-30
  • 雪域高原“小香港”:樟木口岸贸易完全中断

    尼泊尔强烈地震导致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上的樟木、吉隆两个口岸贸易中断,方兴未艾的中尼边境贸易遭受重创。

    新华网 2015-04-30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军队和武警部队地震救灾救援情况

    耿雁生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救灾工作及时作出部署。总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与国家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组织军队和武警部队立即展开国内救灾行动,积极支援尼泊尔抗震救灾。

    新华网 2015-04-30
  • 西藏樟木镇大转移群众入住拉孜县安置点:“这下踏实了”

    对于经历了“4·25”强震和连续余震冲击而心惊胆战的许多樟木镇人而言,踏实的新生活开始于300公里外雅鲁藏布江畔的西藏拉孜县安置点。

    新华网 2015-04-30
  • “群众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西藏日喀则受灾群众救助安置站见闻

    连日来的雨雪天气,对西藏地震灾区群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在日喀则受灾群众救助安置站里,记者看到,被救助的群众都穿上了厚厚棉衣,盖着厚厚的被子,每人手里都有一个保温杯。

    新华网 2015-04-30
  • “孤岛”樟木:一连官兵在行动

    4月29日一大早,西藏军区抗震救灾聂拉木县指挥组接到县救灾指挥部通知,通往樟木镇的318国道707大桥和友谊隧道抢通,但道路通行能力有限,请指挥组派一辆勇士车运送部分药品和食品赶往镇上。

    新华网 2015-04-30
  • 支援尼泊尔地震救援 川藏百余家客栈自发提供免费住宿

    为支援尼泊尔地震救援,成都一家企业组织发起“客栈青旅尼泊尔救援行动”,联合拉萨、成都、丽江等地100余家客栈和青年旅舍,为从尼泊尔回国的游客以及前往尼泊尔的救援队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新华网 2015-04-30
  • 文物局:西藏日喀则市85处文物保护单位在地震中受损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波及西藏自治区喀则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对文化遗产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9个县8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文物局网站 2015-04-30
显示更多

小知识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