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篇
-
万里长城:正织就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
不久前,参加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比赛的外国运动员登上八达岭长城。运动员们沿蜿蜒曲折的城垣前行,穿越烽火台,俯瞰岭上风光,感受长城雄伟气势。
-
马来西亚华人的“长城情缘”
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华人林国玄的爷爷奶奶到中国探亲时,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拍摄了一张合影。这张老照片也成为林国玄儿时对于长城的最初印象,而照片中的北一楼至北四楼如今成为了他的科研基地。“我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那时长城对我来说很遥远,只知道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林国玄回忆道,“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述在中国的见闻,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古老的长城和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很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来到中国,登上长城。”
-
长城要塞紫荆关 持续“美颜”促振兴
进入深冬,站在河北省易县紫荆关长城上,远眺太行山白雪皑皑,近观紫荆枝条“冰花盛开”,俯视拒马河潺潺流水,景色让人心旷神怡。紫荆关长城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扼守蒙古高原经大同通往北京的要道。如今紫荆关长城主要以明代遗存为主,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内三关”。
-
嘿!长城丨连通世界的“十米长城”
“这是新中国送给联合国总部的第一份礼物之一,我们地毯二厂做的!”95岁的郭庆林曾任天津市地毯二厂厂长,看着手里那张珍贵的长城图案壁毯照片,老人的思绪回到了近半个世纪前。
-
乡村振兴中的“长城印迹”
长城,纵横万里,跨越千年。它们或包砖、或土筑、或石砌,一层层砌筑而成的长城像一本书,见证着历史也在守望着历史。如今,长城依然矗立,但早已换了人间,长城脚下正在绘就景色美、产业兴、文化浓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
长城脚下的宁夏农民吃上“旅游饭”
盐池县还举办了中国长城徒步赛、宁夏烽火长城徒步赛等全国性赛事节会,为盐池县这个西北小县城聚集人气,带动了长城旅游的发展,长城脚下涌现出一批以孙玉贵为代表的农家乐老板。
-
河北秦皇岛:在山海关看交通新景
山海关是明长城东部起点,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火车站,一列列客运、货运列车飞驰而来,呼啸而去,长笛声、轰鸣声此起彼伏。今年10月铁路调图以来,山海关站图定旅客列车增至234列,货物列车图定166列。
-
手绘长卷:长城内外是故乡
中华大地上,长城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
当长城遇到长征:“古色+红色”激活西北古村落
隆冬时分,站在长城村塬上的制高点远眺,一侧是黄土高原上蜿蜒的战国秦长城,断垣残基仍显威武雄浑,一侧是长征革命旧址,猎猎红旗静静诉说军民鱼水情深。
-
土门而今成“热门”
“吉时已到,掌灯!”伴随着掌灯仪式上的吆喝声和非遗传承人薛保祥的阵阵锣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土门关驿道小镇上万盏花灯一一点亮,整个景区瞬间灯光璀璨。
-
长城水景折射时代新变
冷口关位于唐山迁安市,为明初所建,是长城的重要关隘。据史料记载,冷口关原名“清水明月关”,因流经关口的沙河以清水驰名,在清代更名“冷口关”。
-
走马龙泉看振兴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五言律诗《龙泉关》,将长城关隘龙泉关的重要地位展现了出来。
-
河北滦平:长城脚下“摄影村”的新生活
金山岭长城位于滦平与北京密云的交界处,这里烽火台相望,是明代长城中精华汇集的一段,花楼沟村就坐落在长城脚下。
-
山东青岛:整合长城遗址文旅资源 探索历史遗产融合新路径
步入徐山文化公园,道路干净整洁,路灯古韵十足。沿山路而上,“管子论势”“春秋首霸”“大兴长城”“齐吴海战”“称雄诸侯”等系列历史故事以塑石浮雕的形式呈现,展现出千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河北唐山:长城脚下经济转型动力足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其中迁西、迁安等地更是以矿产、钢铁等产业知名。近年来,唐山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从“卖资源”向“卖风景”转变。迁安沿着长城走势打造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长城风景道,串起了沿线26个村庄,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万人徒步大会、山地越野马拉松赛、观花节……近年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举办活动百余场次,每年吸引京津冀辽等地区游客50余万人次,带动沿线及相关村镇产业收入累计超3.8亿元。
-
山东淄川:长城脚下,文旅融合绽新容
位于齐长城脚下的土峪村,明代建村,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乡土气息浓郁,古村保存完好,村内由石头垒砌的民居有600多幢,又有“石头村”的美誉。土峪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发展生态旅游和精品民宿,有力带动集体经济发展。齐长城的“文化味”提升了沿线村落乡村旅游热度。“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既能感受齐长城文化的厚重感,又能放松身心。”在淄川区东东峪村的民宿叮咚小院,济南游客李先生对记者说。
-
从“大境门”看万里长城的文化内涵
在塞外山城张家口,东、西太平山遥相对望,一道雄关横亘塞野,沿着斑驳的城墙拾级而上,巍峨群山一览无余。闭上眼,三千里张库大道上的驼铃仿佛声声入耳。这里,就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大境门。大境门的门楣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传统认知里,长城是一道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事实上,它还是一条促进民族交融、维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而大境门就是典型代表。大境门的开通,不仅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实现互通有无,也促成了张家口及周边地域经济的空前发展。
-
甘肃:传承长城文化 打造旅游“热线”
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永昌县境内汉、明长城总长约300公里,呈现出壕堑、劈山长城、垒石长城、悬臂长城等多种长城风貌。其中金川西长城段至毛卜喇长城段是特色最为突出的一段,烽燧突起,并筑有内外双城,气势磅礴。
-
长城脚下看冬奥之城的坚守与改变
地处北京市西北的张家口市长城资源丰富,从燕山山脉到阴山余脉,壮美长城绵延张家口全境。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崇礼境内的长城与冬奥场馆交相辉映,成为冬奥盛会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冬奥会的举办,让张家口举世瞩目。从塞外山城到冬奥之城,“长城”和“冬奥会”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见证着这里的“坚守”与“改变”。
-
古老长城带火河北文旅新产业
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的大境门,是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地标。它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长城“四大关”,连接着曾经车水马龙的万里茶道。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长城保护工作,修复了大境门城楼、小境门等,并在长城游览观光的基础上,探索“长城文化+精品旅游”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
河北长城沿线崛起创新产业带
近年来,从万里长城入海的秦皇岛市到坐拥雄关的张家口市,冀北地区的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星罗棋布。在曾经无法逾越的天堑之地,创新产业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科技新优势,助推地方经济实现新发展。
-
文旅融合赋能长城焕发新活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后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宛若银龙,蜿蜒于山峦之上,挺立于天地之间。跨越两千年,纵横四万里,长城是中国人珍贵的精神家园。随着近年来长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古老长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河北蔚县:汉陶上的“人生一串”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历史上曾是边塞鏖战之地,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化交融的地带。风雨的侵蚀,让蔚县境内的古长城遗址尽显岁月沧桑。
-
从长城历史文化中寻精神印记
古北口是长城上著名关口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长城抗战爆发。古北口战役中,数万名官兵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毙敌伤敌数千人,捍卫了民族尊严。
-
“单于和亲”铭文瓦当讲述民族交往交融故事
文物不会说话,却是历史真实的见证,历经千年,温暖至今。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的敕勒川博物馆内有这样一件瓦当,瓦当上有清晰可见浮雕字样“单于和亲”。这件瓦当诉说着怎样的故事呢?
-
“让2600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山东以文旅深度融合推动齐长城保护利用观察
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途经济南、泰安、淄博、临沂、青岛等地市,全长641公里。1987年,中国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是重要组成部分。斗转星移,齐长城跨越千年历史长河,成为齐鲁大地上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
严氏父子“解剖”长城
78岁的严欣强和45岁的严共明是一对“长城父子”。1984年起,父子二人自费一同考察、拍摄、记录各地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长城。1996年,父子二人根据长城形态、山影轮廓等线索,在河北省涞源县浮图峪长城找到了革命摄影家沙飞作品《战斗在古长城》的拍摄地。结合此前考察心得,二人逐渐将研究长城的视角聚焦至长城的形态。
-
长城沿线出土文物见证民族融合佳话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说,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千百年来,在长城地带“遗落”的大量精美文物,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民族交流、文化互鉴、贸易往来的印记,长城沿线出土文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见证。
-
续写400多年前的亲情故事——河北秦皇岛长城沿线采访记
四百多年前,一支由义乌将士组成的军队远离家乡,在名将戚继光的带领下修筑蓟镇长城,长期坚守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西的敌台。他们以敌台为家,繁衍生息,后在长城脚下发展出许多义乌兵后裔聚居的村落,仅秦皇岛域内现存的义乌兵后裔村落就达150多个。近年来,两地以长城为媒,续写400多年前的亲情故事。
-
宁夏:多样的长城遗址文化
连日来,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的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器吸引了众多游客。青铜器上,胡人和汉人围着熊熊篝火翩翩起舞,其乐融融。这件文物名叫舞人与兽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是春秋战国时期文物,出土于长城沿线的内蒙古凉城县。
-
黑龙江:在传承中保护金长城遗址
距离金长城遗址碾子山段约1公里处,坐落着丰荣古城,它是金长城军事防卫体系的组成部分。古城临河而建,由四方城墙围拢而成,拥有瓮城、角楼、护城壕等。
-
在中国北疆守望历史
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处,几排高耸的樟子松旁,两米多高的一道缓坡被栅栏围挡,绵延至密林深处,仿佛一条“塞外巨龙”诉说着九百多年前金朝的雄壮与辉煌。
-
我来说长城丨不爱长城非好汉——一个老外眼中的长城
威廉·林赛,一名英国人。因为从小就对长城充满向往,长大以后,他从英国来到中国,就是为了看一看他心中向往已久的长城。后来,威廉·林赛选择留在中国,并在这里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生子,开始了他与长城的不解之缘。
-
吉林:山海关外领略长城风采 黑土地上保护重要遗址
在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广袤的黑土地上亦留存有长城遗产。在吉林省境内,有三处长城遗产,其年代跨度从西汉早期至唐代,分别是位于通化市通化县境内的“汉烽燧线”,分布于德惠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县、四平市铁西区等5个县(市、区)的“唐代老边岗土墙”,分布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延边边墙”。
-
长城情:三代延续护长城
20世纪70年代,高旺徒步自费考察长城,20年间,足迹遍布9个省区市,走过8万余里的古长城。高旺过世后,女儿高晓梅接过了接力棒。
-
科技手段“呵护”天下第一雄关
近几年,结合嘉峪关长城的保护情况,文物保护机构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长城保护方式从“看守保护”不断向“科技保护”转变。文物保护工作者通过文物本体监测及环境监测等措施,借助科技设备采集的各项数据,分析研判病害成因、发展趋势等,以便及时进行有效保护和修缮,从而确保嘉峪关长城持续绽放光彩。
-
科技助力长城焕发生机
2022年,甘肃启动长城数字化工程,用数字科技赋能长城保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峡口古城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当地已经完成数字化保护项目,并搭建了峡口古城三维数字化平台。登录界面,即可全方位查看古城及其周边约25公里范围内的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如果拖动鼠标进行局部放大,长城本体的肌理及古城雕刻纹饰皆清晰可见。
-
课堂开在城墙边 让长城精神薪火相传
日前,在天下第一关景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多个社区联合组织30余名小学生参加长城研学活动,山海关区长城学会会长郭颖带领学生们游览。
-
“数字档案”让古老长城重现本来面貌
1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游客浏览量,得益于金山岭长城“数字长城”建设:游客点击打开“云长城·河北”数字云平台,金山岭长城游览入口映入眼帘,不出家门就能欣赏长城的壮美雄浑。
-
长城缘:万里际会爱长城
威廉·林赛,一名英国人。因为从小就对长城充满向往,长大以后,他从英国来到中国,就是为了看一看他心中向往已久的长城。后来,威廉·林赛选择留在中国,并在这里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生子,开始了他与长城的不解之缘。
-
嘉峪关关城脚下“守关人”
光头络腮胡的李森身披甲胄,在景区内扮演明朝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为游客签发“关照”(通关文牒),被游客称为“关长”。自2001年起,他在嘉峪关“守关”20多年,亲眼见证了嘉峪关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
用镜头“讲述”古老长城新故事
在秦皇岛,有一批像郎晓光一样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关注长城、游览长城、拍摄长城,用镜头展现“多彩”长城、传播长城文化。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不同的视角拍摄、展现眼里和心中的长城。
-
马背文物(长城)保护队:策马扬鞭守护长城
连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下了几场大雪,银装素裹,寒气逼人。“95后”马背文物(长城)保护队队员宝力嘎戴上一顶毡帽,穿着厚实大衣,走出家门。今天他要到金代长城——金界壕沿线巡查。宝力嘎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牧民,2018年加入了正蓝旗马背文物(长城)保护队。多年来,宝力嘎和160多名在锡林郭勒盟各地的队友一起,骑马飞驰在长城边,守护着长城。
-
修旧如故黄崖关
如何在保护修复长城的同时保留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一直是长城守护人的课题。在“蓟北雄关”天津黄崖关长城,修旧如故一直是这里守护者的修复宗旨。
-
这段长城修建在水上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修建在九江河上的九门口长城,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绝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九门口长城位于绥中县李家堡乡境内,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初。明代以前,是重要的军事关口。
-
新时代的“长城守护者”
六公里,是张鹤珊单程徒步巡护长城的长度。日复一日,只身巡护,手中的那把镰刀是他最忠诚的伙伴。冬去春来,四季更迭,张鹤珊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长城活地图”。
-
山东淄博:公益“小岗位”发挥齐长城保护“大作为”
每天早上,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的齐长城巡护员孙启彬都会拿起水壶、背上干粮,赶往齐长城遗址。两个小时的巡查,十几公里的山路,55岁的他多年风雨无阻,守护这段遗址。
-
为古长城“画像”的摄影爱好者
吹过春天长城凛冽的风,闻过夏天长城脚下野草的清香,迎面被秋天长城的风沙拍打过,也在冬天白雪皑皑的长城脚下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在地处中国西北部的宁夏,有一群摄影爱好者奔走在长城沿线,用镜头记录着古城墙的四季风光。
-
汇聚中外人气 彰显历史文化
长城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在众多的长城景区中,北京八达岭长城20世纪50年代对外开放至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亿人次,人气十足。八达岭长城地处北京市西北部的延庆区,自古以来就是北京通往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延庆辖区内现存长城以明代修筑为主,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气势磅礴,四季风光秀丽。
-
保遗产、护生态、谋发展——山西谋划长城保护开发大文章
山西是长城文化的核心区和集大成之地,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资源规模大,与黄河、太行山有机结合形成完美景观展现。近年来,山西加大长城保护利用力度,使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
-
长城保护的民间力量——陕西动员各方力量保护长城
绵延千余公里的长城,蜿蜒伫立于陕西北部的榆林市。这里是我国长城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目前保存下来的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总长度1500多公里,还留存有敌台、烽火台等单体建筑1700多座、营堡40余座。目前,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已经有近百名热爱长城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其中,成为当地一支保护长城、宣传长城的重要力量。协会还与当地高校共同成立“青春长城”志愿者小分队,培养青年学生成为长城义务讲解员。
-
海拔最高的明长城在青海
青海省明长城蜿蜒于世界屋脊东北缘的崇山川谷之中,是全国海拔最高的长城。2008年,青海省开始明长城资源调查,世界屋脊上的明长城自此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明长城全长约363千米,东与甘肃省明长城相接,全线穿山越岭蜿蜒分布在青海省12个县(区)。
-
宁夏多举措守护“长城博物馆”
宁夏因境内分布有众多战国、宋、明等朝代长城,而被称为“长城博物馆”。近年来,宁夏对重点长城段落进行修缮,聘请长城保护员定期巡查看护,让饱经沧桑的长城得到了好的保护。
-
“给长城文物找个好人家”——记长城文物捐赠者
南望大海,北靠长城,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山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已展露全貌。随着场馆建设加速推进,有一群人在期盼着博物馆尽快开放,他们迫切地想见见“老朋友”。
-
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哪里?
冬日里,登上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闯王寨山举目四望,起起伏伏的山峦间,一条“土龙”时隐时现,沿着山脊向远处绵延,伴着呼啸的山风,仍显出莽莽雄姿。
-
我来说长城|海拔最高的明长城,是谁在守护?
青海明长城(大通段)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经有451年历史,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也是青海省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现存主线44009米,海拔最高处达4200米。它巧妙地与巍峨险峻的自然山体结为一体,也被誉为青海“八达岭”。
-
万里长城有多长?长度为何难测量?
长城历经两千多年持续营造,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
我来说长城|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哪里?
提起长城,人们通常会想到位于北京、河北以及西部广袤大地上延绵万里的明长城。然而,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却是在中原腹地。地处中原内陆的河南省南阳市、平顶山市、驻马店市等地的山脊上也蜿蜒着一段长城,因其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故称“楚长城”。
-
在这里,“瞰”见长城
神州俯瞰,华夏大地之上,群山万壑之间,一条巨龙蜿蜒游走。她,就是长城。
-
爱上中国文化|美国建筑师:我的家在长城脚下
是什么机缘,让一位美国人把家搬到长城脚下?是什么魅力,吸引他在长城边一住就是近20年?是什么力量,支撑他把理想和事业深深扎根中国?他说,虽然自己是美国人,但家在中国,事业也在中国。他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热爱长城、感受长城脚下建筑的美。
-
巍巍巨龙展雄姿 共绘文明新画卷——新时代长城保护观察
进入新时代,长城保护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共同守护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开辟长城保护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