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千百年来,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温暖期盼,但总有一些人无法与家人团聚,依然奋斗在岗位上。
中秋,是千里万里,仰望同一轮明月,把无尽的相思,送给最亲爱的人、最眷恋的家、最古老的国。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相隔多么遥远,家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温暖的港湾。天涯共此时,月圆人更圆。回家陪陪父母,亲友聊聊家常,团圆,是最好的中秋礼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八月十五,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
各地博物馆精心策划了各种活动,请大家在小长假期间品一品中秋古韵,唤醒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每每看到中秋圆月,我们会想到家人,想到故乡,想到亲友……
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浓浓人伦情义,沉淀在中国人意识里的中秋团圆意涵,成为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嫦娥到了月宫后,异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见到妻子。一天,一位仙人向后羿指点了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用面粉作丸,团成如圆月的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嫦娥的名字,三更时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团聚。
韩国人也过中秋节。这个被称为“秋夕”的日子,与当地的农历新年、端午节并列为韩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秋夕之日,韩国人除了回家团聚外,还会在这天举行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清早,家家户户要举行非常庄重的中秋“茶礼”。
在越南,中秋节之前父母们处于农忙之中,缺少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而中秋节就是农忙之后为补偿孩子们所设立的节日。按照当地习俗,家长们会送给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和零食,其中灯笼必不可少。
“月见小偷”是日本很有特色的中秋赏月习俗之一,即在中秋这一天,允许小孩子偷窃祭月的供品。现在一些地方的孩子依然会边喊着“请大家赏月”“我是月见小偷”,边到各家去收集糖果,因此也被称为日本版万圣节。
每年中秋节是朝鲜法定假日,全国放假一天。朝鲜民众都以家庭为单位,带着各种饭菜、食品到祖坟扫墓祭祀。有的家庭祖上没有坟墓,就把寄存在遗骸保管所里的祖先骨灰盒暂借出来,带到山间田野或河边,一家人围着祖先的骨灰盒野餐。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伐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由于群山的阻隔,明月未能出现,但发出耀眼的光芒。」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桂花从天而降,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洁白、新鲜。」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月光洒到庭院,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在花间摆了一壶酒, 只是独饮而没有朋友与我共醉。」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
节日期间,北京市场上月饼品类繁多,价格亲民。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近日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活动。
全国道路交通出行以城市周边中短途旅游为主,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公路流量总体平稳有序。
主题为“2018年中秋节在东京”的第六届中日旅游交流活动25日在东京拉开帷幕。百余名中日两国各界人士出席了当天举行的活动开幕式和欢迎宴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家人共赏圆月、品尝月饼是中国人欢度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
正如在法希尔奋战的中国官兵一样,分散驻扎在不同任务点的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们都不畏艰辛、舍弃团圆,中秋佳节仍在为维护当地和平执着坚守。
傍晚时分,周围的青山刚刚被夜色笼罩,68岁的张莲芝“家”中,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里,炉火烧得正旺,锅里的酸木瓜炖猪脚早已香气逼人。几公里外,代存凤为庆中秋而专门制作的“糕粑粑”已是热气腾腾,寓意日子一年更比一年高。
在广场中央,LED“祝福柱”上记录着参观者们的节日祝福。拿起手机扫码,便可“放飞”属于自己的月兔,为亲人、友人祈福。
华灯初上,马来西亚巴生福建会馆外的大红灯笼亮起,映照着天边落日余晖。会馆内外,马来西亚华人家庭扶老携幼,参加福建会馆23日晚举行的迎中秋活动。
此外,一些网店,也通过自己制作的月饼造型和食材创新吸引着客户。
作为海外华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纽约中秋节的喜庆气氛一点儿不亚于春节。
秋日的栾川县层峦叠嶂,驱车山间,沿途如水墨画般徐徐展开,仿佛人在画中走。路两侧的农家乐,也成了一道别样风景。中秋节假期,这里的农家乐成为不少游客中秋赏月的好去处。
确认过中秋节排班表,南航吉林分公司机长战荣波心中难掩喜悦。今年中秋节不用飞航班,身为乘务长的妻子刘颖辉也恰巧休息,一家人终于可以在地面上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这样“完美”的中秋节,战荣波、刘颖辉夫妇等了20多年。
截至9月24日下午5点,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涉旅事件处置及时,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
中秋是团圆的时刻。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家国情怀让在新时代大潮中搏击的中华游子平添了一份深切的乡愁,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让亲情、友情有了更酣畅的表达,也让中秋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延续。
昨天(24日)是中秋节,各大超市卖场里的月饼价格疯狂“跳水”,黄牛也开始着急甩卖手中的月饼券,在西城一处哈根达斯月饼提货点,驻扎的黄牛按票面价格五折进行报价销售。
新加坡晚晴园22日晚推出直径1.8米的巨型月饼庆中秋,吸引数百人到场品尝。
中秋节假期,北京各大公园内丹桂飘香、花团锦簇,迎来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园林秋景。22日,北京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5.7万人次,不少公园游客量同比去年增幅明显。
近日,《我们的节日——小学生读本》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学期,南京市小学三到五年级学生将人手一册。
近年来,通过舆论引导和对公款购买、送礼风的狠刹,“过度包装”和“天价月饼”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能看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手工制作、质量保证的“亲民月饼”。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吃月饼成为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必备项目”。专家提醒,月饼虽然是传统美食,但是食用还需要适度适量。
随着中秋佳节到来,航空出行迅速迎来高峰,而能够与满月近距离“接触”的“赏月航班”也十分畅销。
刘女士的儿子在澳大利亚悉尼北部华人区车士活的公立小学上三年级。每年的中秋节庆祝活动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传统,从1997年以来从未间断。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秋假期首日共接待游客市民35.7万人次。其中,颐和园7.3万人次、天坛6.5万人次、北海6万人次,位列前三。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发布的今年中秋全国公路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中秋三天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正常收费。所以选择公路出行,主要是以短途为主。
以往为填饱肚子的“烧饼”,现在已是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当地人走亲访友和外来游客青睐的“伴手礼”,蕴含其中的文化味道直追月饼的香甜。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为吸引更多疆内外游客走进“丝路重镇”,9月23日至10月7日期间,新疆奇台县将推出包括赏月晚会、马戏表演、搏击赛等12项特色文体活动。
24日迎中秋佳节,又是一年赏月时。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5日10时52分。有意思的是,从今年起连续3年的中秋月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圆”。
哪些礼不能碰,哪些饭不该吃,哪些事不能做,必须心中有数、令行禁止,才能远离“四风”侵袭。绷紧纪律之弦,加强各方监督,坚决向“节日腐败”亮剑,自有清风明月相伴,让节日的味道更纯更真。
歌声中,91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与志愿者们一起亲手制作了和平鸽图样的月饼。中秋节到来之际,老人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度过了一段特别的团圆时光。
气象专家提醒,中秋假期北京天气以晴为主,利于出行出游,不过今明天中午前后北风明显,公众出行注意防风;此外昼夜温差大,早晚体感偏凉,注意适当添衣,谨防感冒。
预计,中秋假日期间(9月22日-24日),北方总体晴朗,但早晚凉意明显,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为舒适,22日至23日重庆、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有较强降雨,难见圆月。
在这个自古以来寄托着中华儿女阖家共聚、幸福团圆等美好愿望的佳节里,各地博物馆精心策划了各种活动,请大家在小长假期间品一品中秋古韵,唤醒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日前,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为服务旅客中秋小长假便捷出行,9月21日至24日,该公司将增开直通临客列车13对,增开管内临客列车22对。
家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是人们心灵最温暖的港湾。回家,让陪伴与团圆成为节日最好的礼物
20日晚,巴黎市十三区区政府节庆大厅内座无虚席,一场品茗音乐会《听茶》拉开了巴黎十三区中秋庆典系列活动的序幕,400余名当地华人和法国民众在清幽茶香和悠扬乐曲中庆祝中秋佳节。
受冷空气影响,今天(21日)北京大部地区有4~5级大风,阵风可达7级,大风预警生效中。
台盟中央、全国台联20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2018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
中秋也好,电影也罢,都能勾起人们的遐思,在情感的表达中引起共鸣。李白曾“举杯邀明月”,今年的中秋,我们不妨“约电影”,去感受大银幕带来的执着与疯狂、痛快与潇洒、温暖与浪漫。
今天(20日)气温回升,同时天空云量减少,阳光上线。预计,明天起,一股冷空气将影响北京,北风加大,气温逐渐下降,中秋假期气温在22℃左右,昼夜温差大,出行出游需关注临近预报,及时增减衣物。
“爸,我没事,就是中秋节恐怕吃不到家里的月饼了……”安顿好住处后,我给家里报了个平安。次远离家人,节日当天我想通过视频与家人拉拉家常,把我最近的工作、生活以及在安哥拉遇到的一些趣事和他们说说。
以“花开并蒂·灯映两岸”为主题的2018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19日点亮绽放。上千位两岸宾朋畅游灯海,品鉴两岸文化精粹,共叙两岸血脉深情。
公告说,游客应选择信誉高、服务好的旅行社组团来斯旅游,不建议自由行。
公安部19日发布节日交通安全预警,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首尾将出现出行高峰,潮汐式交通流特点明显。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今年中秋,各公园将通过布置花坛、花境、花钵的形式,展现北京历史名园深厚的园林文化。
记者19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要求强化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
“我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并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作品,因为我认为它们值得任何一个对中国和中国梦感兴趣的人去认识和了解。
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性,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倡导文明节俭、突出面向大众、确保安全有序、营造祥和氛围,扎扎实实把节日文化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2018年中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18日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安全出行、文明旅游。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就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团圆之日更显家国情怀。
中秋光景好,况复月团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979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5亿元。
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让亲情、友情有了更酣畅的表达,也让中秋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延续。
每年中秋,两岸及港澳地区民众共望同一轮明月。今年,新举措新变化让中秋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也让同胞骨肉情更加深厚。
从曾经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到近年来成为北京中秋节的形象大使,兔儿爷见证了老北京传统文化的复苏。
24日中秋佳节,各部门坚守假期岗位,创新服务形式,加强设备设施检修,全力保障中秋小长假安全有序出行。
今年中秋月是“十五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在25日10时52分。有意思的是,从今年起连续3年中秋月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圆”。
中央气象台预计,中秋节当天最宜赏月的地方是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可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
公安部发布节日交通安全预警,预计今年中秋假期出行高峰为9月21日下午至午夜及9月22日上午,返程高峰为9月24日。
中秋佳节临近,中秋年年有,今年怎么过?随着多项民生新“福利”的推出,你可以拥有一个全新的过节体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天文专家表示,在经过连续两年“十五月亮十七圆”后,今年中秋月将迎来“十五月亮十六圆”。
14日,今年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花坛正式开始布置,将于中秋节前竣工,与市民共庆佳节。长安街沿线还将布置花坛10处。
记者从多家旅游预订机构获悉,目前国庆期间的长线出境游报名已经基本结束,中短线仍有部分余位可以接受预订。
针对中秋、国庆即将来临,各类节庆活动频繁,火灾风险和致灾因素增多,应急管理部消防局近日发布消防安全提示。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14日发布公告,提醒在柬中国公民和拟来柬中国游客注意中秋、国庆佳节期间出行安全。
16日,在位于首都惠灵顿的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音乐厅,当来自不同合唱团、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100多人用中文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歌声中,91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与志愿者们一起亲手制作了和平鸽图样的月饼。
对于军人来说,中秋节不仅是平安与团圆,更是忠诚与坚守。日前,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在大漠戈壁组织反坦克分队实弹射击训练,锤炼部队反装甲作战能力。
每当节假日来临之时,总有一道“‘大家’还是‘小家’”的选择题伴随着他们。是选择坚守上海地铁千万乘客出行安全的“大家”还是回到“小家”吃一顿热腾腾的团圆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领导看出我的心思,从包里拿出一盒“部队牌”月饼,递给我时还安慰我:“你还年轻,再过几年你就会明白这种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刚过而立之年,我突然间对“亲情”与“团聚”有了别样的依赖。尤其在中秋前后,儿时的情景常常在梦中涌现。在建筑工地,我曾独自过了3个中秋。今年,终于有父亲的陪伴。
作为一名翻译,今年我将第一次在海外过中秋节。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心里会有点儿失落,但想想能和一直照顾我的同事一起过节,也许也不会那么想家了。
我想,中秋之夜,我会像往常一样,驾着飞机飞翔在深蓝夜色中。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拍摄一组美丽的月色照片,着陆后发到朋友圈,遥祝亲朋好友中秋快乐。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澳大利亚各地华侨华人以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连接起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纽带,也寄托着海外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9月中旬至9月底,当地华社活动扎堆呈现,华埠漫游、文艺演出、游轮赏月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体现这个重要节日喜庆团圆的内涵,更彰显中华文化包容共享的魅力。
在马来西亚,中秋节可谓是除春节以外的第二大华人节日。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马来西亚的中秋习俗同中国已有很多不同。人们除了吃月饼外,最重要的活动是提灯笼游行。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节庆活动,相传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中秋思乡之苦、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一种投掷骰子的游戏。
中国月饼、澳大利亚烧烤、日本寿司、保加利亚奶酪派和苹果派、埃及兵豆汤、泰国春卷、印度薄饼等各国美食琳琅满目,在一盏盏红灯笼的映衬下,节日气氛格外浓厚。
中秋,是千百年来,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温暖期盼,但总有一些人无法与家人团聚,依然奋斗在岗位上。
中秋,是千里万里,仰望同一轮明月,把无尽的相思,送给最亲爱的人、最眷恋的家、最古老的国。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就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团圆之日更显家国情怀。
中秋光景好,况复月团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979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5亿元。
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让亲情、友情有了更酣畅的表达,也让中秋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延续。
每年中秋,两岸及港澳地区民众共望同一轮明月。今年,新举措新变化让中秋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也让同胞骨肉情更加深厚。
从曾经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到近年来成为北京中秋节的形象大使,兔儿爷见证了老北京传统文化的复苏。
24日中秋佳节,各部门坚守假期岗位,创新服务形式,加强设备设施检修,全力保障中秋小长假安全有序出行。
对于军人来说,中秋节不仅是平安与团圆,更是忠诚与坚守。日前,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在大漠戈壁组织反坦克分队实弹射击训练,锤炼部队反装甲作战能力。
每当节假日来临之时,总有一道“‘大家’还是‘小家’”的选择题伴随着他们。是选择坚守上海地铁千万乘客出行安全的“大家”还是回到“小家”吃一顿热腾腾的团圆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领导看出我的心思,从包里拿出一盒“部队牌”月饼,递给我时还安慰我:“你还年轻,再过几年你就会明白这种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刚过而立之年,我突然间对“亲情”与“团聚”有了别样的依赖。尤其在中秋前后,儿时的情景常常在梦中涌现。在建筑工地,我曾独自过了3个中秋。今年,终于有父亲的陪伴。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由于群山的阻隔,明月未能出现,但发出耀眼的光芒。」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桂花从天而降,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洁白、新鲜。」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月光洒到庭院,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澳大利亚各地华侨华人以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连接起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纽带,也寄托着海外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9月中旬至9月底,当地华社活动扎堆呈现,华埠漫游、文艺演出、游轮赏月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体现这个重要节日喜庆团圆的内涵,更彰显中华文化包容共享的魅力。
在马来西亚,中秋节可谓是除春节以外的第二大华人节日。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马来西亚的中秋习俗同中国已有很多不同。人们除了吃月饼外,最重要的活动是提灯笼游行。
韩国人也过中秋节。这个被称为“秋夕”的日子,与当地的农历新年、端午节并列为韩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秋夕之日,韩国人除了回家团聚外,还会在这天举行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清早,家家户户要举行非常庄重的中秋“茶礼”。
在越南,中秋节之前父母们处于农忙之中,缺少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而中秋节就是农忙之后为补偿孩子们所设立的节日。按照当地习俗,家长们会送给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和零食,其中灯笼必不可少。
“月见小偷”是日本很有特色的中秋赏月习俗之一,即在中秋这一天,允许小孩子偷窃祭月的供品。现在一些地方的孩子依然会边喊着“请大家赏月”“我是月见小偷”,边到各家去收集糖果,因此也被称为日本版万圣节。
节日期间,北京市场上月饼品类繁多,价格亲民。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近日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活动。
全国道路交通出行以城市周边中短途旅游为主,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公路流量总体平稳有序。
主题为“2018年中秋节在东京”的第六届中日旅游交流活动25日在东京拉开帷幕。百余名中日两国各界人士出席了当天举行的活动开幕式和欢迎宴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家人共赏圆月、品尝月饼是中国人欢度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
正如在法希尔奋战的中国官兵一样,分散驻扎在不同任务点的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们都不畏艰辛、舍弃团圆,中秋佳节仍在为维护当地和平执着坚守。
傍晚时分,周围的青山刚刚被夜色笼罩,68岁的张莲芝“家”中,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里,炉火烧得正旺,锅里的酸木瓜炖猪脚早已香气逼人。几公里外,代存凤为庆中秋而专门制作的“糕粑粑”已是热气腾腾,寓意日子一年更比一年高。
在广场中央,LED“祝福柱”上记录着参观者们的节日祝福。拿起手机扫码,便可“放飞”属于自己的月兔,为亲人、友人祈福。
华灯初上,马来西亚巴生福建会馆外的大红灯笼亮起,映照着天边落日余晖。会馆内外,马来西亚华人家庭扶老携幼,参加福建会馆23日晚举行的迎中秋活动。
此外,一些网店,也通过自己制作的月饼造型和食材创新吸引着客户。
作为海外华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纽约中秋节的喜庆气氛一点儿不亚于春节。
秋日的栾川县层峦叠嶂,驱车山间,沿途如水墨画般徐徐展开,仿佛人在画中走。路两侧的农家乐,也成了一道别样风景。中秋节假期,这里的农家乐成为不少游客中秋赏月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