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现任上海华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是商务部等“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上海电商课题项目总负责人。作为国内发电行业首个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华能智链”平台建设牵头人之一,他带领上海电商开拓市场、打造品牌、践行责任,公司迈入能源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行列。
供应链也是条责任链
说到电商,大家的第一反应是网购,想到的是淘宝、京东,他们都是消费电商。而我们是产业电商,把煤炭、风机、光伏面板等能源大宗商品“搬”到网上交易。不仅如此,我们还打造了华能智慧供应链。
在“华能智链”科技展厅,大屏上跳动的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成果:“能运”车辆数突破50万,“能信”数字信用开立金额超过400亿元,供应链生态收入总计超过1000亿元……随着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上海电商迈入了能源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的行列,有效破解传统能源供应链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助力行业整体供应链效率提升超过10%。我也从而立走向不惑,对“华能智链”的未来更加笃定。
拥抱市场,链接客户
2005年,我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华能。“贸易事业部营销员”,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职位。那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和电商结缘。
2013年,南京华能南方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为改革转型蓄力。我作为煤炭事业部的总经理助理,全程参与筹划、构建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赋能、创新驱动的“C3战略”体系(物流为基石,电商为引擎,供应链金融为抓手)。
当时,“互联网+”的概念尚未提出,大家对借鉴消费电商发展模式来搞活产业电商还心存疑虑。我和团队成员决定从客户那里寻找答案。白天,我经常开着自己的车,在长三角地区拜访客户、实地调研;晚上,一有时间就整理材料或翻看书籍,琢磨产品和研究市场。家人开玩笑地说我“拿的工资都补贴给公司了”。
“采购中间环节多、流程长、成本高”“买一吨煤炭,物流费用就占40%”……我们奔着解决这些难题而去。在做足市场调研和客户洞察的“功课”后,2014年底电商平台正式“破土动工”,2015年平台建设完毕,2016年上海电商公司正式成立。
从担任总经理助理到成为总经理,我助力、带领公司不断提升客户感知度,优化业务环节,系统性地构建了“能购”(电力物资采购平台)、“能仓”(智慧仓储服务平台)、“能运”(智慧物流平台)、“能融”(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及“能云”(供应链大数据云平台)等“能”系列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上海电商进入成长快车道,实现了从“传统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到“供应链集成服务企业”、“现代智慧供应链企业”再到“清洁能源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们已汇聚全国20万个认证服务商,为6千余家上下游企业提供涵盖风电、火电、水电、光伏等物资的采购、销售、运输、仓储、供应链金融和技术服务。
灵活用人,激活创新
上海电商员工的平均年龄仅33岁。我们坚持以“契约化”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以“专业化”为标准引进和培养人才,打造“职业化”的管理体系,建立“货币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正是这“四化”为代表的市场化机制,激发了这支年轻队伍的创新活力。
时间回到2017年初,“区块链”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名词。而我和团队已经开始思考这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新技术如何与供应链融合,从而真正解决客户痛点。回顾那段岁月,可以说是整个团队用“纤夫的精神”,一步步拉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落地。
我和团队小伙伴都是“007”(工作“白加黑”“工作日加周末”),我这种不着家的状态被爱人戏称为“工作狂”。我知道事业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带着团队到处去跑市场、搞调研、做推广。
2018年底,国内发电行业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能信”诞生。它的研发依托于电厂供应链上真实的贸易背景:一般来说,电厂对上游供应商存在30~90天的账期,之后层层往下递延,导致大量资金错配的情况。“能信”链接电厂、供应商、合作金融机构等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电厂资产数字凭证化,利用数字资产可拆分、可多级流转等优势,将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延伸至上游的中、小供应商。这样就解决了供应商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以说,“能信”构建出一套电力供应链协同生态系统,形成新的价值共享应用,提升了整个供应链条的金融效能,以“供应链思维”实现了产业生态圈里的多方共赢。
2019年5月18日,是“能信”的高光时刻。时任集团公司董事长舒印彪第一次到上海电商调研,按下“能信”启动键,开立了第一单,我们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更强了,劲儿更足了。之后的三个月,我又带着“能信”小组开展全国地毯式推广。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能信”平台累计融资55亿,注册核心企业增长到200家,注册供应商则发展到2000多家。它不仅成了上海电商拳头性产品,更成为国内发电行业科技创新标杆,是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疫情之下,更显本色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节日的祥和,也给物资供应带来挑战,更是考验着上海电商构建的供应链。当时我刚担任公司总经理不久,我和“能运”、“真好运”物流团队成立了应急物流组,充分发挥“无车承运+智慧物流”的优势,于1月27日零时起,开通免费向湖北地区整车运输救援物资及医护用品的绿色通道服务。
1月30日晚,合作伙伴中建三局发来紧急支援需求,急需雷神山医院ICU病房工程用方管。我与公司领导班子立即组织电话会议,短短十五分钟内,三个组、17名青年干部与员工迅速到位,成立了“雷神青年突击队”。我们依靠能源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建立了新的供应链供需平衡机制。基于大数据精准分析的物资采购优势,快捷的运力搜索和匹配机制,可靠、可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机制,为抗疫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撑,累计向武汉运输15大类、32车次、超过700吨的物资。
去年7月,上海电商成为首批“国家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企业”之一,我在自豪的同时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决不能躺在“链主”的位置上沾沾自喜,决不能忘记过去披星戴月奋斗的青春。星光不问赶路人,未来属于奋斗者。下一个十年,让我们再来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