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科普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本次研讨会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科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环球时报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多位来自哲学、科技史、文化和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普与文化融合、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作主旨报告及圆桌交流。
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王挺在会上表示,进入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亟需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文化养分,以中国优秀文化赋能科普,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希望通过研讨会交流碰撞出新观点,为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
在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作题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科学和人文向度》的主旨报告。他强调人类不仅要关注未来,也需要关注过去。“过去未去”强调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未来已来”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既要考虑历史向度,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中汲取营养,也要考虑未来向度,保持创新品格。
王博认为,要做到科学的创新需要注意几个因素。一是要有积累,积累是创新的根基,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系统的、持久的创新;二是要有视野,包括专业、跨学科、跨文明三种视野,视野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实现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三是要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源;四是要有使命感,要基于家国情怀来做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五是要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保持热心与冷静的头脑,认真思索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关系。
他强调,对于科普而言,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要互相学习和理解,要创造机会让两者共同工作,彼此了解。科普工作要注意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并重,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上海科技馆原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明教授作了题为《科普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报告,分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遗产,要发扬和创新。他以上海科技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的“清宫兽谱”展为例,指出科技文化场馆可以发挥平台作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元素,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王小明指出,要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传统文化。首先要进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界融合,提高传统文化的科普传播效果;二是从多学科角度切入文创产品来展现传统文化的新颖性和时代感;三是通过展品新兴技术应用,提升多感知互动体验,让每个人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四是要以创新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运用STREAM理念构建科学教育新赛道,以新兴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新内容,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绽放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
他强调,传承和发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实践需要。要以融合创新和开放思维塑造中国特色科学文化,推动构建场馆终身教育平台,赋能人的全面发展。还要以全球化视野与传统文化内核,推动场馆教育实践中科学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达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金灿荣教授作了题为《从百年变局看科普的战略意义》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普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要求的文化和社会生态。
他强调,科普作为科技发展的其中一环,应助力文化发展,构建新时代科普协同发展新生态,为文化强国建设赋能添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在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积淀和历史成就,其中并不缺乏科学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能够实现连接与融合。
孙小淳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科学基因和求真精神的,中国古代科学同样存在逻辑思维,充满求真精神和创新活力。我们应以平等的身份和文化的自信来拥抱现代文明。他强调,中国科学文化建设不能没有传统文化的根,我们需要科学的中国心,把科学精神和中华民族魂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拥有创新的能力,更好地面向未来。
探索科普与文化融合新路径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费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章梅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及效果评估中心主任周敏教授,围绕“探索科普与文化融合新路径,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对话由光明日报高级记者金振蓉主持。
费俊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这一新的专业方向为例展开介绍,他认为此类交叉学科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带领师生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和应用最先进的新兴技术来进行新的艺术实践,二是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深度介入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如,费俊团队与故宫博物院、凤凰数字科技共同创制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不仅把作品带到了故宫之外,同时也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山水精神,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数字科技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针对科普与文化新路径的探索,章梅芳认为要厘清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科学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三是传统文化与科普工作融合的关系。
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是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提供对事物认识的道,更是提供了实现道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与技术的融合,让我们行走在文以化成的道路上,可以将科普道理与科普实现结合起来。
周敏认为,科普的对内和对外传播,始终要注重“对话”,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沟通。一方面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文化被“看得见”,提高能见度,另一方面是要让受众“看得懂”,让受众成为自发的传播者。针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文化交融的短板和难点,应该从教育着手。做科学传播,很重要的是做传播的人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应该增加通识课,让科学精神贯穿其中。
以科普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金振蓉认为,深层次科普是一种文明的沟通和交流,我国拥有独特的科学体系,具体到科普领域,就是要让科技传播能够逻辑自洽地讲给世界听。围绕如何让科普走出国门的路径探索,四位专家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
费俊认为,科普要提高有效性,核心在于转化。一是科普艺术化,无论是科学思想、理论还是成果,都要以艺术化的方式让人产生共情;二是科普科技化,面对年轻群体,新的讲故事方式必须被应用到科普文化传播上;三是科普体验化,将说教语态转变为体验语态,用交互式、参与式、沉浸式的方式有效提升科普文化的传播效果。
师曾志认为,中国科普走出国门主要有四个关键词。一是倾听,之所以能实现传播是因为有差异性,只有倾听才能发现差异性的存在,从而找到有效的交流方式;二是审美,审美不仅是艺术审美,更是一种抓住受众心理的方式;三是共情,有效的传播就是大家要有共同的感受,无法共情则传播无效;四是智慧,智慧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具体问题中找到的解决路径。要针对不同对象,掌握不同时机进行传播。
章梅芳认为,今天做科普或科技传播,首先是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元素。而要达到共情、对话的效果,则要让科技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放在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科普。抽离具体语境的科普难以吸引受众兴趣。此外,科普的主体也要交流互鉴,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要互相交流,科普工作者和文化传承人也要交流,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果、有意义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