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生:走进车间的化工科学家-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1/17 11:30:52
来源:新华网

李群生:走进车间的化工科学家

字体:

      新年伊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华网联合推出《小家大事-北京科学榜样》跨年系列,让我们共同走近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今天,我们将走近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李群生。

李群生

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每一位化工人的辛勤付出,李群生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李群生,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室主任。作为科研人员,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我国“卡脖子”的重大难题;作为教师,他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让我们共同走近李群生,了解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科研工作者的故事。

心系祖国 扎根科研一线

1987年,李群生在天津大学化工系获得硕士学位。当时,我国的化学工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李群生立志为化工产业培养输送人才,于是,他来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

2003年,在工作学校的培养下,李群生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他得到至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

在美国高校的学习让李群生收获颇多,而他自己提出的高效分离精馏技术和新能源的研究也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关注。

“因为我们有部分技术比较先进,美国方面也希望我们留下,为他们的科研提供帮助。”美国相关单位肯定了李群生研究的价值,并且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李群生坚定地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工作岗位上。“我国的化工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我相信我们科研人员在国内肯定会大有可为。”李群生对祖国、对母校有着深沉的爱,“我们科研人员应该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高端化、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我愿意回国,继续为国家服务;学校培养了我,我也希望继续为学校服务。”

凭借这份爱国和感恩之心,李群生始终扎根在化工科研一线,不断用研究成果回馈母校。

勇攀纯度高峰 解决“卡脖子”难题

高纯化学品是我国现阶段化工生产高质量、高端化发展的关键,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高端基础化学原料。怀揣着为祖国化学事业发展做贡献的热忱之心,李群生和其研究团队对高纯化学品的提纯工艺开展深入研究。

其中,高纯硅料的分离提纯是李群生团队的研究焦点。作为半导体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性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受到提纯技术影响,我国一直依赖硅产品进口,不仅花费巨大,还会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如果我们科研人员能在生产装置上做出一些小变革,那对于工厂生产来说就会有大突破。”李群生教授和任钟旗教授带领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高纯硅料分离进行刻苦钻研。

通过不懈的努力,李群生团队研发出超高纯度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并率先建成了3000吨/年10N级(纯度99.99999999%)高纯硅装置。

在分离提纯技术领域,每将小数点后代表纯度提高的“9”增加一位,难度系数就会呈现出类指数式的增长。李群生建成的这套装置不仅能生产足够“纯”的硅材料,更是在能耗方面比其他同类型的装置低得多,真正打破了我国在硅材料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

谈到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李群生说:“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搞科研探索常有的。”他怀着这份从容和坚持,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先后提出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核心技术、光刻胶等高粘度复杂物系精馏关键核心技术、四维化工优化节能技术......

专注成果转化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对化工产业来说,实验室的技术研发仅仅是第一步,李群生坦言:“把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获得经济效益,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工作目标。”科技成果转化,要跨过一个个“鸿沟”,李群生深知,只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落地。李群生走进车间、生产一线,深入了解工厂的需求。他并未将眼光局限在实验室中的小产量成品,而是将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生产作为研究的重要目标。

“化工生产成本主要来自于原料、物耗和能耗三方面”,除控制成本外,李群生还积极推动化工生产的绿色发展,尽可能地把自己研究的新技术引入车间,比如用高效率的分离提纯填料技术以及四维化工优化技术,让分离提纯更彻底、回收物料更多,减少物料排放和污染,促进化工绿色发展。

到生产一线了解问题、形成课题提出解决方法、把技术介绍给工厂使用,形成良性循环,化工厂们都非常乐意引进李群生和研究团队的新技术、新方案。

李群生也鼓励青年学生和老师们多到工厂里走一走、看一看,在实践中寻得真知灼见,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在几十年的科研路上,李群生硕果累累,但他谦逊地说,“只不过是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他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仍然像以前一样探索开发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技术的研究创新是永恒发展的,未来仍然大有可为。而在他的身后,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正与他一起奋斗!(邹采玲)

【纠错】 【责任编辑: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