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研究编制工作的首个阶段性成果—《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包括了森林、草地等在内的13册技术规范。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对长期在野外工作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并送上寄语和祝福,愿中国科学家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工作对我国未来研究将有很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 陈宜瑜
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是一个独立的研究系统,现在已经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部分了。在野外站工作的科学家们都很辛苦,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守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山川草原,长年累月在第一线按照技术规范获取观测数据,甚至有些科学家已到退休年龄,却还依然坚持默默无闻做好支撑工作,而且这些数据出来的科研成果可能还不能得到直接的转化,但可以为将来随时应对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我们能够拿出我们应该做的一些科技成果提供支撑。所以我非常感谢在野外站进行基础数据采集的科学家们,正是他们默默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野外科学精神代代相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工作对我国未来研究将会有很大的贡献。
pagebreak
4月28日,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研究编制工作的首个阶段性成果—《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包括了森林、草地等在内的13册技术规范。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对长期在野外工作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并送上寄语和祝福,愿中国科学家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希望我们野外台站的同志们能够有家国情怀,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树立坚定信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于贵瑞
野外工作很辛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野外观测的同志们都有一种情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为整个野外观测事业的发展,一步一步奠定科学基石,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为国家和后代作出系统性贡献。
我想未来10到20年甚至50年之后,人们会记得这一批科学家们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希望我们野外台站的同志们能够有家国情怀,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树立坚定信心,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做好我们这代人的事情。pagebreak
4月28日,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研究编制工作的首个阶段性成果—《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包括了森林、草地等在内的13册技术规范。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对长期在野外工作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并送上寄语和祝福,愿中国科学家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应该更多地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科学的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康绍忠
过去七八十年代,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像中国农科院刘更另老先生在湖南祁阳站一蹲就是蹲好多年,还有水利部系统在南京有一个水文观测站,一位叫顾慰祖的先生,他的家在滁州市,观测站离市里有一二十公里,基本周末都在站上,所以老一辈科学家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很值得包括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下一代人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想作为野外科学观测人员,实际上也非常辛苦,我们应该更多地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科学的精神。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研究、服务、示范当中做出更好地成绩,为支撑国家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