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大姐的“远亲”是个高超的猎手?仲夏猎蝽正旺时-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8 16:15:23
来源:新华网

臭大姐的“远亲”是个高超的猎手?仲夏猎蝽正旺时

字体:

仲夏已至,万物至此皆盛,麦黄梅熟,蝉鸣夏忙。有一类昆虫虽然你可能遇到过它们,但却往往因为它们其貌不扬而履遭忽视。它们就是“虫界”赫赫有名的猎蝽。

01 丑,但是犀利

图一:猎蝽的口器非常锋利(科普中国供图)

猎蝽的长相不算好看,头小眼凸,身子让人看起来就有一种“味道感”。它们是“臭大姐”的远房亲戚,都属于蝽类。蝽类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臭大姐”通常指其中的蝽科中的一些昆虫,比如茶翅蝽;而大多数可以被称为猎蝽的蝽则属于猎蝽科,这是个不小的昆虫类群,虽然猎蝽的身体看起来更窄一些,但它们彼此在外观上仍然很像,而且,至少已知很多猎蝽在受到威胁时确实也能通过臭腺释放出臭味,有些猎蝽释放的臭味还很浓烈。

但是,释放臭味只是猎蝽的传统傍身技能,更加犀利的是,绝大部分猎蝽是凶猛的捕食性昆虫。猎蝽可以像螳螂一样抱住猎物,但它们的前足并不需要生得像螳螂那么粗壮,因为猎蝽的刺吸式口器要比螳螂的咀嚼式口器危险得多,它就像一根粗壮的锥子,可以轻易破开猎物的体壁,然后将毒液注射进去。它们的毒液非常强大,几乎瞬间就可以让猎物失去反抗能力。

图二:一只正在爬行的猎蝽(冉浩 摄)

02 专业的猎手

猎蝽进化到今天,不少类群都形成了自己捕猎的独门秘技,看起来非常“专业”。

比如,腿看起来很长,有那么几分像蚊子的蚊猎蝽种团中的物种会捕食蜘蛛,其可分为蚊猎蝽亚科、盲猎蝽亚科和维地猎蝽亚科等3个小类。一些猎蝽可以通过振动蛛网模拟小虫来引诱蜘蛛前来,而另一些猎蝽则更加直接,它们的前足能够割断蛛网,甚至具有在蛛网上活动的能力。

真猎蝽亚科中的一些物种会收集树脂,有时候也被通俗地称为“树脂蝽”,它们会将树脂涂抹在自己的前足上,以便于将猎物粘住,这种手段在狩猎蜂类和蜘蛛的时候都很有效。不止如此,黄腹蜂猎蝽的雌虫还会将树脂收集并存储在腹部下面,并能维持树脂的湿润,这些树脂会被随时取来用于捕食或涂抹在卵上起到保护作用,可以说已将树脂的作用“开发”到了极致。

图三:猎蝽捉到了一只蜂(科普中国供图)

03 伪装的高手

猎蝽的另一项生存绝技就是伪装,这不仅有利于它们逃过捕食者的眼睛,对它们捕捉猎物也大有帮助。一些猎蝽具有极容易融入环境的体色,还有少数猎蝽会往自己的身上背东西,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垃圾堆。

在我国,有些猎蝽会往自己的背上背东西,其中一些物种发生在猎蝽的若虫期,也就是没有成年的时候,如淡带荆猎蝽;另一些物种则发生在猎蝽的成虫期,如双环跃猎蝽的伪装现象就只发生在成虫期。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背的东西都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将沙土粒和各种碎屑背在身上的自然伪装;另一类则是把吸干的猎物背上伪装,增加对猎物的迷惑或吸引作用。

猎蝽在背东西的时候主要依靠自己的后足,这些后足布满刚毛,就像小刷子一样,会把各种东西刷上自己的后背。猎蝽演化出类型多样的毛来方便它们完成这个过程。以淡带荆猎蝽为例,它有分叉或带钩的刚毛可以悬挂杂物,也有连通着腺囊的空心腺毛可以释放出黏性物质。

04 遇到不用紧张

在户外,你有一定概率会遇到猎蝽,但请不要马上伤害它。事实上,猎蝽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且很多猎蝽还是农林益虫。除了锥猎蝽,绝大多数猎蝽的叮咬都是在它感受到了生命威胁,进行的防御行为。只要你遵循了两个原则,你被叮咬的概率就会很小:

第一,可以把偶然落到你身上的猎蝽吹走。

第二,不要用手去直接触摸或捕捉猎蝽。不要用手去触碰任何不熟悉的昆虫乃至其它野生动物,它们的反击有可能会带来伤害。

如果被猎蝽叮咬,你可能会有疼痛和麻木的感觉。可以用肥皂水清洗伤处并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以防止二次感染,冰敷可以减轻疼痛,但如果疼痛剧烈则须及时就医,通常预后良好。具有易过敏体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并及时服药,一旦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大面积肿胀、瘙痒、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须立即送往医院,以防发生危险。

 

作者:冉浩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特聘研究员

审核:张辰亮 《博物》杂志副主编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X新华网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