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无极限 极地科考铸辉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3 09:38:41
来源:新华网

科学探索无极限 极地科考铸辉煌

字体: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主任 曲探宙

编者按: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会场传递的最强音。近年来,我国形成了“四个面向”的科技发展系统布局,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因素。近期,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新华网、科普时报,特邀多位院士、专家,畅谈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等领域的建设成就,以“科普话强国”的理念,呈现我国强国建设中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

本期邀请嘉宾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主任曲探宙,以下为他的回忆文章:

2024年唤醒了我对人生历程中许多难忘事件的深刻回忆,这其中就离不开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历程和个人人生经历中许多重要事件的追忆。

今年是我国首次组织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和邓小平同志为考察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40周年;首次北极科学考察25周年,北极黄河站建立20周年;南极昆仑站建立15周年、泰山站建立10周年、秦岭站建立第一年;我国首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投入使用30周年,我国自主研制生产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成正式投入使用5周年。

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起步艰难,成就辉煌,催人奋进

根据国际《南极条约》规定,南纬60度以南地区属《南极条约》划定的南极地区,它既包括南极洲大陆,也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广阔海域,总计5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极洲大陆及其周边的岛屿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大洋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大陆和南大洋区域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和正在被人类不断发现的宝贵的科学资源。

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911年1月18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率领探险队,历尽艰辛,到达南极点,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单凭几个探险者的短期探索和一国之力,无法完成对南极地区的全面认识了解,于是许多国家在南极洲大陆先后建立起长期科学考察站,并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美国于1959年10月,召集早期开展南极考察并建立了考察站的12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比利时、南非、日本等,其中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等国提出过对南极洲大陆的领土主张要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经过协商,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并于开放签约一年后,正式生效。

《南极条约》对曾提出对南极部分领土享有主权的国家的主张不予承认,也不再承认其他国家提出新的主权要求,即冻结领土主张要求,提倡和平利用南极,禁止军事活动与核试验,鼓励科学研究和信息交换,保护南极环境。《南极条约》标志着人类从早期对南极的探险时代进入到了科学考察新时代。

而我国在此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时期里,对南极地区几乎没有涉足国际南极事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科技界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与国外科技界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其中自然包括在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交流合作。我国科学家关注的目光开始由我国近海投向深海大洋,乃至遥远的南极地区。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这标志着从国际法的法理依据角度,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即将实现在国际海洋科技领域特别是南极科学考察研究领域从局外人和旁观者到局内人和参与者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我国还不具备独立组织开展南极考察的能力,在南极地区还没有建立长期科学考察站,因此我国代表在参加《南极条约》会议期间,只能参与和旁听一般事务的讨论,到涉及决策南极事务的环节。

1984年上半年,我国几十位科学家联名写信给国务院,建议我国尽早组织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建立独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1月,我国首次派出南极科学考察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大陆科学考察,并于1985年2月,克服重重困难,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建立起了由集装箱拼建而成的我国第一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名科考队员进行了留守越冬考察。同年,我国也成为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并同时成为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和南极局局长理事会成员。

1989年,我国第五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又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起了我国第二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实现了由南极圈外的半岛地区,跨入南极圈内的南极大陆周边地区。

早期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向阳红”10号考察船、海军J121救助打捞船、极地号船均不具备破冰能力,但它们都经受住了南极地区西风带狂风巨浪的考验,冲破了南极近岸区域海冰的重重阻隔,克服了严酷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为我国早期开展的南极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我国在国际南极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1993年,我国“雪龙”号极区集装箱运输船,经改造后成为我国第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科学考察船并于1994年投入使用至今,承担起了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光荣使命。

进入21世纪,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初,执行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南极内陆考察队,第一次乘坐雪地车,从零海拔的陆地沿岸,向着南极内陆冰盖最高海拔区域冲击。在1200多千米的征途中,海拔高度上升到了4000多米,由于南极冰盖上没有任何植被,因此,那里的空气含氧量只相当于大陆上海拔5000多米的水平。内陆考察车队和十几位考察队员克服了沿途冰裂隙、冰坝和坑洼不平的冰盖阻隔,克服了强风、浓雾、低温、低含氧量的恶劣环境带来的挑战,最终胜利抵达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区域实现了由南极洲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内陆腹地的拓展。

2008年初,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冰盖队再次成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测得南极冰盖最高点高程为4093米,位于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2分,为后续南极昆仑站建设开展了勘址工作。在此之前乃至到今天,还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队抵达过这一区域,这也开辟了人类探索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先河。

2009年1月7日,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在冰穹A地区抓住有限的建站时期,胜利完成了“昆仑站”一期建设任务,并将一座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中华鼎——“天鼎”放置在该站区,作为考察队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象征和永久标志性纪念,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2013年初,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首次前往南极罗斯海地区考察,并为我国计划在这一地区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开展了选址工作。执行我国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第一次抵达了南纬75度的南极高纬度海区,由此拉开了南极罗斯海区域新站建设的序幕。而我荣幸地担任了此次南极考察队的领队、临时党委书记,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2014年1月3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内陆冰盖区域科学考察、格罗夫山地区考察搭建了重要的前沿基础支撑平台,它也同时担负起了由中山站到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继站的功能。

2024年2月7日,历经十年多的方案规划、勘探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审批、物资筹备和前期基础建设,我国南极罗斯海区域新站——秦岭站正式建立投入使用,它必将为我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南大洋考察提供重要支撑,使我国的南极考察站实现了面向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和南极内陆腹地多个区域的战略布局。

历经40年发展,我国在南极地区实现了从“实质性”进入到“实质性存在”,并正在从“实质性存在”向“实质性作为”加快发展。

令人更加难忘的是,2014年11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专门前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停靠补给的码头现场,登船慰问了即将前往南极地区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全体考察队员,令全体南极考察队员和极地考察工作者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

二、我国北极科学考察起步虽晚,后来居上,成绩斐然

与我们常说的南极(南极地区)不同,北极是指地理上北纬66度33分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千米),作为地球表面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上曾长期被人们认为是距我们遥不可及的荒凉的冰雪世界,无论是终年戴着白色冰雪帽子的北冰洋(地球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总面积1475万平方千米,北极圈内面积1300万平方千米)还是广大的北冰洋周边的陆地与岛屿(其中陆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大陆架十分宽阔,面积达580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面积的40%,是世界各大洋中最大的大陆架区),并不被人类全面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早期人类的北极活动仅局限于原住民因纽特人的生存活动和其他地区人们的探险活动。

随着北极地区陆地包括岛屿主权权益划分的完成,北极地区人类的活动纳入了北极地区国家活动的范畴,由探险时代进入到渔业、矿产、油气等资源的实质性有组织勘探开发利用阶段。

在北冰洋中生活着各种海豹、海象、头角鲸和白鲸,以及以鳕鱼为代表的各种鱼类。其中,巴伦支海地区目前仍是世界海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

在北极陆地上,也生活着大量的北美驯鹿、麝牛、北极野兔和旅鼠等食草动物和狼、狐狸、北极熊等食肉动物。生活在北半球的鸟类有六分之一在北极繁殖后代,至少有12种鸟类在北极越冬。

另外,北极地区矿产、油气资源丰富,拥有9%的世界煤炭资源,据推测未开发的油气资源储量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总量的25%。除此之外,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金刚石、金、铀等矿藏资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后,许多非北极国家开始陆续进入北极地区,开展了多学科、多形式的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为体现北极国家对北极事务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1990年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成立,1996年由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等八个环北极国家组成的北极理事会(环北极国家政府间北极事务协调机制)应运而生,北极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北极事务的治理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北极地区的适用性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赋予其他非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浮出水面(一些非北极国家在斯瓦尔巴德地区先后建立科学考察站),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说起我国与北极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5年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时起,这使得我国与北极地区建立起了国际法律层面的联系。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仍作为该条约缔约国,享有该条约赋予的权利,履行着缔约国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早在1996年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立之初,就成为了该委员会的成员国之一,特别是我国自1999年首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对北冰洋地区开展科学考察起,至今已先后组织开展了13次北极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

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新奥尔松地区建立起了第一个北极陆基科学考察站——黄河站,随后我国于2005年提议并在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市成功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这也是第一次在北极地区国家之外举办的此类会议,会议期间,我国被吸纳为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成员。

2009年,我国应北极理事会当值主席国邀请,首次以临时观察员国身份参加了北极理事会高官会议。2013年,我国又被吸纳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使我国可以更加全面地参与北极理事会及下属各专业工作组有关北极事务的研讨,我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度与影响力逐步显现与提升。

2012年,应冰岛总统和政府邀请,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船,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到达巴伦支海区域开展科学考察。考察队抵达冰岛时,受到了冰岛总统的热情接待。俄罗斯方面,为“雪龙”船穿越东北航道提供了优惠的有偿破冰引航保障服务。“雪龙”船成功穿越东北航道,实现了我国科学考察船北极航道的破冰之旅。

2017年,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船又首次实现了对北极西北航道和北冰洋高纬度区域中央航道的穿越和考察,这也是北极周边国家以外国家的科学考察船的首次穿越,对摸清北极西北航道、中央航道情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雪龙 2”号科学考察船的建成投入使用,我国的北极科学考察进入每年一次的常态化阶段。2023年,执行我国第13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船,首次破冰抵达北极点,并在北极点区域开展了综合性科学考察工作。在综合考察研究、观测平台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

伴随我国对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不断深入,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北极问题研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当前,我国对北极问题的研究也从科学考察领域逐步拓展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文、外交、科技、法律等众多领域。通过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到了北极问题的研究与北极治理问题的探讨之中。

三、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科学考察成果丰硕,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南极考察国内基地的不断建设发展,南极考察站不断升级改造,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现代化“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建成投入使用,南极内陆考察雪地车队不断壮大,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卫星遥感与互联网通讯装备等的投入使用,使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领域也取得了众多令世人瞩目的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如:宇宙深空观测、南极极光观测、地震地磁观测、南极冰盖与冰下地质调查研究、南极陨石采集与研究、南极生物资源调查研究、极端环境人体医学研究、南极装备(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卫星遥感与通讯装备)试验研究、南极环境监测与调查研究、南极气象观测研究、南极测绘研究等,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极地科学考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奋斗更未有穷期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这一重要题词,以博大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眼光,赋予了我国的南极考察活动明确的定位和历史使命,也是至今为止我们组织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始终遵循的宗旨和高擎的旗帜,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

在“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鼓舞下,在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先进模范集体及先进模范人物,他们舍小家为国家,有的“雪龙”船船员连续十几年奋战在南极考察的一线,有的考察队员经历了亲人离别难相见的痛苦,有的考察队员错过了子女出生的时刻,有的考察队员多次挺进南极之巅,经受住一次次生命极限的考验。考察队和考察船也曾经历了严重海冰的围困、冰山的撞击、大面积浮冰区的阻隔、雪地车陷入冰裂隙和沉入海冰冰缝中等严峻时刻,我们的考察队及“雪龙”船也曾义无反顾的实施了对南极遇险的国外船只的救助,参加了失联客机的海上搜救等等,履行了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认识了解极地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科学探索、开发利用极地更是具有广阔的前景。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对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热情支持与帮助,国务院领导曾连续十几年在每年春节期间通过视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极地考察队员给予亲切慰问,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为南极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题写了站名。在北极黄河站建站之际,胡锦涛致信祝贺。在南极秦岭站建站之际,习近平主席专门致电祝贺。

与此同时,在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坚持科教兴国、科技兴海、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科学素养,始终是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力量源泉。近年来,我国加快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社会化协同的新时代科普生态,以中国科协科普部与新华网联合主办的“科普话强国”栏目为例,用“见人、见事、见精神”的理念和“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视角,以可视化手段解读在海洋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大突破,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在“求真、务实、无畏、创新”的科学精神引领下,我国海洋与极地科技工作者创造了许多光辉业绩,“蛟龙”探海、“雪龙”探极,如同“嫦娥”探月、“天宫”探宇一样,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在人类极地科学考察的历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的业绩,我国在国际极地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贡献度得到极大提升。

这些难忘的经历,使我深切感受到我国的海洋事业、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深切感受到一代代极地科学考察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新拼搏取得的光辉业绩。

作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后来者与亲历者,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不断奋力追赶超越,我们坚信我国一定会尽快实现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行列的迈进。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