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的沉默:老年性聋,你了解多少?-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20 17:51:11
来源:科普中国

耳畔的沉默:老年性聋,你了解多少?

字体:

一、什么是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是伴随老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由于内耳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自然听力损失。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听力损失,且听力损失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加。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聋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老年性聋的临床表现

1.听力下降: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缓慢进行性下降,常需别人大声重复说话,看电视时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得很大。

2.语言理解困难:即使能够听到声音,也可能难以理解说话的内容,常常“打岔”。

3.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下降:对女性的声音、鸟鸣声、门铃声、电话铃声等高频声音变得难以分辨。

4.耳鸣:在没有外界声音的情况下,感到耳朵里有嗡嗡声、铃声或其他噪音。

5.听人说话喜慢怕快,喜安静怕嘈杂。

三、老年性聋的危害

1.言语交流能力减退:正常人听见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 Hz。老年性聋早期以高频听力(频率>4000 Hz)损失为主,高频听力对于理解语言中的辅音和环境声音的细节非常重要。例如,“z\c\s”等辅音通常包含高频成分,当高频听力受损,可能会难以区分这些声音,进而影响语言的理解,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言语交流更加困难;如听力继续损失到中低频率(20~4000 Hz)时,即使在安静环境下言语交流也很困难。

2.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和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导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久之则变得多疑、猜忌和自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社会隔离。

3.认知障碍:老年性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因听不清、语言理解困难等导致交流不便、社交困难,促进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4.避险能力下降:老年性聋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如交通工具鸣笛、火警、周围人的提醒声等)的感知能力下降。同时伴随年龄增长会出现声源定位能力下降,即对危险警告信号的方位判断会出现问题。

5.跌倒风险增加:严重的听力损失会限制老年人监测和感知空间方位的能力,导致平衡和定向力障碍、姿势控制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增加跌倒及相关损害的发生风险。

四、老年性聋的干预措施

对于轻度至中度听力下降的老年群体,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增强其社交互动,有助于降低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然而,对于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助听器可能不足以满足他们改善听力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此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

五、老年性聋患者的日常保健

1.定期听力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听力下降,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减缓耳聋的进程。

2.避免噪音暴露: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以减少噪声对双耳的冲击和伤害。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佩戴防噪耳塞,降低噪声对耳的刺激。如果居住环境噪音较大,可以考虑安装隔音设备。

3.环境设施优化:提供清晰易读的标识、指示牌和标志,帮助老年患者更好地导航和理解环境;增加光线明亮度,并避免强烈反光,以提高患者的视觉辨识能力;在需要提醒的场所或设备上安装震动提醒器,如闹钟或门铃,以替代声音提醒;为老年患者提供支持文字和图像的通讯设备,如文字对话系统或视频通话设备,以便更便利地与他人沟通。

4.健康生活方式: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含蛋白质较多的鱼肉、牛肉等,补充维生素及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另外,核桃、芝麻、花生、白果、松子、深海鱼油等具有补肾健脑、开窍益智的功能,也可选择食用。戒烟戒酒,规律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自行车,能改善血液循环。

5.避免损伤:游泳或洗澡时可以考虑使用耳塞,防止水进入耳道,减少耳道感染的风险。

6.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心情愉悦。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加重听力障碍。

作者:黄佳露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 菲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核:郑宏良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