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如何通过“数值实验室”为地球“把脉”?建筑物在大风中“纹风不动”的秘密是什么?国产“超级低温工厂”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国家、民族宝贵珍稀的优质种质资源如何保存与利用?航天科普的城市会客厅如何绘制航天梦想?走进重大科技设施,带你“京”彩奇遇。
7月-11月间,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组织开展的“身临‘器’境”——重大科技设施开放活动正持续开展。为便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学习重大科技设施相关情况,“云学习”重大科技设施相关知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新华网推出重大科技设施主题探索路线。
本期推出“‘京’彩奇遇科技设施”主题探索路线,带你走进北京市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风洞实验室、大型氢氦低温装备、国家作物种质库、星航学舍,领略尖端的科技魅力。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重点,软、硬件协同设计,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核心软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集成耦合了包含大气、海洋、陆面、植被生态、大气化学、海洋生化、陆地生化在内的7个分系统模式,能够模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演变规律,对地球的过去进行反演、对现在进行观察、对未来进行预测。走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为地球“把脉”,预测气候未来。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洞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洞实验室的风洞是我国建筑风工程领域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的建筑风洞之一,试验段截面尺寸较大,可满足较大规模的建筑物试验要求。拥有的精密设备种类齐全,并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实验室配备的4台激光测振仪,采用先进技术,内嵌独立的位移解码器,可实现非接触式的振动速度与位移的测量,测量精度大大超过其它同类产品;此外还配备有用于行人高度风环境测试的专业相机等设备用于进行地面风场的定量测量和定性显示。
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大型氢氦低温装备
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是航空航天、氢能源储运、氦资源开发等领域以及一批大科学装置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出液氢(-253℃)、液氦(-269℃)和超流氦温区(-271℃)系列大型低温制冷装备,让“超级低温工厂”实现了中国造,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走进大型氢氦低温装备,回顾“超级低温工厂”如何攻坚克难、自主创新实现“中国造”。
4.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
国家作物种质库负责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战略保存,被誉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于2021年9月建成,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我国收集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每年向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效利用10余万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来国家作物种质库寻找答案。
5.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星航学舍
星航学舍是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0所航科传媒建设,专业研究航天文化、推动航天文化的航天产业科普基地。在星航学舍300平方米的独栋建筑内,航天文化元素体现在每个角落:航天互动拍照区、航天陈列展示区、航天科技互动体验区、航天科普阅读区、航天文化创意区等多个独特空间。走进星航学舍,踏着航天先驱的足迹,一同捕捉人类探索宇宙的渴望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