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 【唐】颜真卿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艺术与哲学血肉相连,天真是其本心,自由是其追求。如今讲述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书并不少,大约有这样三类,其一是中国著名学者的作品,如陈师曾、潘天寿、王逊、宗白华等人,又有晚近学者如叶朗、巫鸿、朱良志、石守谦等人;其二,作者非科班出身,但美学感悟极好,如蒋勋等人的艺术普及型著作;其三,则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艺术的著作,其中著名学者如罗樾、高居翰、苏利文等。日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翟进所著《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略带一些无畏与粗粝闯入读者的视野,尝试从理性与哲学的“美的联结”这一结点,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探索中国古代艺术及其背后的时代精神与象征,以及中国艺术何以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
山禽腊梅图 【北宋】赵佶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立吾理的文化自信
无论在文字结构、书写风格还是理论思考等方面,这本书都独具创意,这或许与作者并不具备艺术专业的相关训练有关。此外,书中虽然正文不长,但正文、大量注释与精美图片,构成了一个新奇的三维立体阅读体验。同时,作者词条式的写作使得行文简洁隽永,不时又有回甘,甚而偶有敲打人心的莽撞与痛快。作为一本讲述中国古代艺术史的著作,这本书时间跨度极大,上启初民时代,下至明清,选取不同时期的工艺品、艺术品200余件,其中汉代之前多以工艺艺术为主,如贾湖骨笛、司母戊大方鼎、秦之兵马俑、汉之舞乐俑等;之后又有魏晋书法、南北朝佛教造像;至唐及以后,则多以文人艺术为主,如《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及名家书法,可以说跨越了整个中国古代艺术的不同时期。但这本书又并不仅仅平叙中国古代艺术品,作者谈中国古代艺术,更倾向于去谈“美的联结”,作者认为,从初民于祖先的思念与早夭灵魂的呼唤开始,继而,从群居到部落,再到国家,越来越复杂的人类秩序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逐步加剧,同时也造就越来越深的孤独,而孤独会让人渴求知己,渴求表达,渴求孤独两端温暖的对望,“正是在这样的对望中,诞生了中国古代的哲学与艺术”。于是,我们看到,书中大量艺术家与艺术品的铺陈背后,更多是在探索艺术及其背后时代精神与象征,以及发现中国艺术是何以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与哲学相融”的表现形式。
我在阅读中有一种强烈的体验,那就是作者不再孜孜寻求西方理论的支撑,从前言中便努力建立一种文化的自信:“儒以立世,道以憩身,自由以儒,天真以道,在我最艰难的时间,最终慰藉我的是自然、传统文化与艺术,准确说是祖国山水、文人精神与古代艺术,并不是西方那些我曾经奉为神的东西,在真正扎根自己土地的时候,我开始理解黄土,理解黄河,理解华山,理解那些以苦难和希望雕刻的石窟……”从这里,我感受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青春的气息。如果真正理解自己的历史与大地,我们需要世界优秀思想与文化的洗礼;但也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最古老的智慧;继而,在历史时空的转换中,去发现“每一个时代人类于时代问题的解决,也就沉淀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自立吾理”(程颢),才能真正与世界、与时代进行对话。
汉代书简 甘肃省博物馆藏
寻找可以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
那么,“自立吾理”是怎样建立这个“理”呢?前言中,作者提到本书帮助读者可以快速建立起一个可以“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的脉络,“自足”在现代语境中意味着不仅仅展示艺术品的表象,还要去发掘内部发生的机制、时代的应对以及自我调整的可能。那么书中是如何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这样“自足”性呈现呢?我认为作者从艺术的“发生机制”与“时代应对”两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是艺术的发生机制,在本书前言的第一句话便指出“内心诗性、万物终逝的悲凉与知己的渴望,此三者,是我追寻艺术的方向,也是我以为中国最伟大艺术的标准”。其中,“万物终逝的悲凉”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文化正脉中,世界是永恒变化的,这是所有中国哲理的根基,同时,中国古代文化正脉中也并不存在可以依赖的“神”,正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完成此生饱满的生命,同时将创作融入从祖先流淌至今继而到未来的血脉长河;其次“内心的诗性”,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当诗人,而是每个人内心“兴、观、群、怨”的“诗性”;继而,“知己的渴望”,则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与自然与他人进行“联结”的愿望。于是,从哲理、机制、动力出发,作者给出了一个很有“理科思维”的答案。
其次,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发生机制”是如何在不同时代呈现的,这就形成了艺术史的基本框架。作者是从中国古老的“天人思想”出发,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亦即人远离自然的进程”。这是文明前进之中不断面临的最大现实。在书中,作者一次次勉力辨析着从古至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分裂的,同时又是如何以中国文明的古老智慧进行着一次次重建。而这样的重建,是哲学的重建,也是艺术的重建。
“于是,我从时代面临的问题出发,继而去发现文明中每一个时代的两种应对:其一是哲学应对,每一次人与自然的远离,意味着一次边界的重建,哲学作为时代的守望,要完成人与自然边界的重建以及人类多种秩序的重建;其二是艺术应对,边界确立之后,艺术继而“联结”起被新边界隔离的世界,这样的“联结”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对望,也是哲学冰冷身影背后温暖的对望。”
正如前文我提到,书中“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有了“发生机制”与“时代应对”,但是在“自我调整”(自适应机制)上,作者在书中只是硬性作了断言,例如讲到魏晋南北朝艺术,“人从自然分离的进程从‘个体分离’之后又开始‘个性’的一次分离”,但文中并没有感受到中国古代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细腻而微妙的转换是如何发生的。于是,在作者讲到清代之后,对于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就会欠缺观察力与预判力,是一点遗憾。
《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 翟 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古代艺术
当今世界,文明孕育着极大危机:科技没有边际的探索,环境无止境的破坏,霸权主义的肆意掠夺,都在毫无顾忌地破坏着世界和平与自然和谐。中华文明,作为唯一存在至今的古老文明,一直流淌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血脉基因。正因为文明的古老,我们对自然保留着人类最初的敬畏与赞叹,历史无论怎样前进,我们依然保留着基因中对自然的古老情感。如今,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正是要从多个人类生活的维度,去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老的中国文明中,初民便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构建了祖先的秩序,按照自然的运转规律映射人的生命脉动,多元的生态群体与个体在大自然中从来就是一起和谐共生,中华文明就是这样敬畏着自然,模仿着自然,又反哺着自然。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本书的叙述中,从石器时代开始,便将艺术定义为人与自然的最初联结,“人类以自然为母体,将鱼、蛙、鸟、蛇等自然生灵奉为祖先(图腾)”;继而在青铜时代,在与祖先(自然)的沟通中,商代建立以酒为特征的祭祀文化,周代建立起“礼乐”为基础的秩序文化(酒神与日神);汉代则以董仲舒为代表,构建出“天与人之间的机械式对应以成天人互感”;在魏晋时代,“以卫夫人《笔阵图》、宗炳《画论》为理论基础的魏晋书法与绘画,初步建立以仿自然之‘造化’为基本内容与形式的中国古代艺术”;宋代“‘理学绘画’中所着意体现的‘价值秩序’”与明代“心中内定天地秩序”(心学)以及“童心”与“性灵”(近代启蒙思想);最后是清代“‘一画论’(石涛)中创作主体的转移(人与自然的角色转换)”。在书中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积极呈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漫长的探索,全然构成了本书中国艺术的“生态文明”呈现。可以说,本书实实在在为我们沉淀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数据时代的文化江河
中华文化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所沉淀的无数文物、遗址与从未间断的文字典籍,汇聚成文化血脉的浩荡江河。在新时代的文化工程中,经历过无数文物工作者完成三次文物普查与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经历过无数重要的考古工作与一代代文化学者艰辛的著述;近30年,继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后,国家文物局从2017年又开始启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所有这些国家重要的文化工程,可以说汇聚成当代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与底蕴。
如何让文物与艺术进行紧密联结,让“文物活起来”,本书也做了积极探索。首先,书中大量文物成为艺术史考察的重要样本;其次,书中文物的名家摄影堪比视觉艺术,让文物跃然纸面;继而在作者大量的创作札记中,也体现出翟进先生对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的深入思考。在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涌现,新的文明变局就在眼前,尤其“在‘元宇宙’的近乎新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任由西方思想去建立文明的规则”,亦如作者在结尾处所说:“这个世界即将面临巨大的人性变局时代,而我会希望可以把我们文化中高贵、积极与坚定的部分进行分享,以迎战这种变局,这就是我余生所渴望的‘孔颜乐处’”。
时代的召唤
纵观《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虽然这是一本通俗的艺术史读物,但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从一个非专业人士、也正是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依赤子之心之指引,以一种中国文人应有的自信昂然出发,“自立吾理”,带着草莽般的无畏,纵论几千年的历史、哲学与艺术,畅谈天人之道与人性变幻。但是从这样的莽撞中,我确实感受到一代人在勇敢成长。最关键的是,书中能体会到一种时代的“文心”,其气韵真诚之美,可谓动人,他们要抛弃曾经束缚的思想枷锁,逐渐从西方至上的崇信者,经历痛苦与迷茫,进而成为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我也看到,“文化自信”不再仅仅是寻求西方的认可,而是成为自己文化的标准制定者。我更看到,古老的中国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使得“一颗漂泊的心终于寻到它的归宿而不再慌张”。
艺术为人民服务,于平浅处见真性情、真学问与正能量。而这,正是赤子之心与中国文脉。
(作者:杭 海,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