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化丨名家艺思录】言恭达:书学散步·美学精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1/29 14:58: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文化丨名家艺思录】言恭达:书学散步·美学精神

字体: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前沿艺术观点的交流,新华网文化书画频道特推出《名家艺思录》栏目,辑录和展示当代文化大家的文化艺术思想成果。言恭达先生作为著名书法家、文化学者,多年来以其雅正、高格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又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书法艺术独特的见解影响着无数同仁与后辈。其在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可谓有目共睹。而《书学散步》正是言恭达先生近年来书学思想的一份结晶之作,将传统文脉与时代风貌呈现于其中,构成了一道道笔尖上的文化风景。故,《名家艺思录》栏目特将《书学散步》进行连载,逐期发布,以飨读者。本期为第三篇《美学精神》。

美学精神

文/言恭达

中华美学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哲学精神之中,二是体现为一个运动着的历史过程。它既不能仅从古典美学自身出发,也不能从舶来的现代美学观念出发。它不是单一的追求技巧与形式美的递变,更多的是从审美理想、道德、高度与文化价值方面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就是美学的高度“人民性”问题。它应该是具有民族的历史感、沧桑感,富于民族灵性、民族气质和民族语言特色的。这种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集体意识的精髓与灵魂。这种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让人民的灵魂经受洗礼。

言恭达作品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从当代哲学层面上必须把握:一是“天人合一”,而非“主客二分”。这是中国哲学基本精神所在。所以中国古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多将生命寄于科学,而是寄于艺术,富有艺术与审美的生命情调。二是以“万有相通”的时代思维看待中西艺术审美,明确艺术想象和情感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哲学的最高任务不是认识相同性,而是把握相通性”。审美不能比附于科学,异化为技术。必须将中西文化内质大同,通道器、通情理,才能致力于时代的中华文化创造。处于时代转型的中国美学更须重视艺术审美实践,要有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本体意识与关注。三是须深化对中国古代“隐秀”(意象)说和意在言外的审美传统的领悟。追求诗意,高扬人文精神境界。“哲学应建立在万物一体基础上的诗意境界和民胞物与的精神为目标,这种境界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在人生各文化活动中,审美境界又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人生最高境界,不仅超越了‘欲求’‘求实’,也超越‘道德’的境界。人们只有在审美境界中才能超越物我之间的分隔与界限,达到人与世界的融合为一”。审美不再是一种认识,也不是日常意义上的美与漂亮,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人的精神与心灵境界的提升。

美学精神是艺术标准确立的重要根基,是艺术理想建构的重要尺度,也是艺术情怀提升的重要滋养。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实践中的导向意义:一是主张形神兼备,不唯形式至上。西方美学的标识是审美独立,美与真善分离,它是西方艺术的形式化、唯美化、非理性化的理论指导,而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石则是美与真善的贯通,其核心是蕴真涵善的美情观,其理想是超逸高远的美境观,倡导内容与形式兼备与统一,以境界为最的美感向度,突出作品的情感、思想、风骨与襟怀。二是重视情理交融,追求内蕴崇高。中华美学以情为本,融情入象,抒情入理,追求的是艺术的情趣与境界。以真情流露和个性突显为艺术之真美。中华艺术精神是写意精神,其至境往往不在写实,而是虚实相兼,境界高远。三是崇尚生命情韵,弘扬诗性品格。中华美学精神承中国哲学之源,将天地万物都视为有生命的存在,关注艺术的生命情韵和诗性超越。明示艺术有大道与小道之分,大艺术与小艺术之别,而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人生是相通的。中华艺术精神突出艺术引领人格升华生命的人生意象和实践导向。以艺育人,以文化人。

言恭达作品

当下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中国当代书法追求经典,不是片面复制传统,而是它在当代乃至未来拥有一种“精神活性”,这种精神活性可以优化当代美学生态,使当今的书法艺术审美更具朝气与活力。它从传统中走来,又向时代深处走去,从而走向崇高。它既不是从古到今的线性推进,也不是从今返古的逆向反思过程,而是一个彰显时代特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华美学精神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也将成为当代中国书法核心价值的源泉。

中国当代书法美学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写意精神,二是表现为一个运动着的历史过程,即它的时代性。它既不能仅从古典美学自身出发,更不能从西方的现代美学观念出发;它不是单一的追求技巧与形式美的递变,更多的是从审美理想、道德高度与文化价值层面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就是美学高度“人民性”问题。它应该是具有民族的历史感、沧桑感,富于民族灵性、民族气质和民族语言特色的。这种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集体意识的精髓与灵魂。这种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让人民的灵魂经受洗礼”。

当下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既不是一个从古到今的线性推进过程,也不是一个从今返古的逆向反思过程,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国当代书法呼唤回归传统,不是片面复制传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美学精神高度在于“融古为我”,其艺术经典性必然是时代的文化创造。因此,我们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善于在传统中寻找“经典”“不朽”的因子,而这种元素将在当代乃至未来保持它的精神活性,优化当代美学生态。

言恭达作品

当代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关键要准确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并要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为前提,而绝不是排他性的画地为牢或自我陶醉。要继承和坚守历代文艺家们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切进步的、关乎世道人心、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价值关切。这种关切还是面向个体人生的,追求信仰,致力于人格完善和灵魂提升,达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审美人生境界。中华美学思想、理论和精神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思维和民族学理标识。中华美学精神重写意。“美在意象”,孕育出包括情、趣、境、气、韵、味、品等一系列具有民族学理特质的美学范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略窥其部分“美学原理”:

一、极饰反素,归于平淡。“平淡天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性格。“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刘熙载《艺概》)。“白贲”之美,即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有色达到无色,有墨达到无墨。自然朴素的白贲之美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文与质的关系上,要质本身发光才是真正的美。

二、唯道集虚,计白当黑。庄子的“虚”“静”“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始终是中国书画“写意”精神的内核。“虚室生白”“无字处皆其意”,虚比实更真实,没有虚空的存在,便没有生命“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此为从实到虚,一直到神妙不可知之的虚空佳境。老子的“有无相生”,达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之境界。

言恭达作品挂历(贰月)

三、澄怀观道,穷理尽性。书法艺术的意境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字再现,而是一种深层的意态创建。“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终境,则是作者气格升华的表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书画家从传神到妙悟,通过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地显示着深层的生命、力和激情。

四、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形”是书法字体基本形式结构,“相”即书艺的意象。“无形之相”为高格隽永之意。“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在高度技法的基础上,做到“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就是“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深层体悟。归真返璞,达融法度于无形、传性情于毫端的自由王国。此外,要“无意于书”,才能“情意磅礴”,用笔自由驰骋,心笔交运,笔随意到,意不在书而得于书。

【纠错】 【责任编辑: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