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动”起来,带你品味运河千年文化

发表于:2024-05-18 09:24:09

  吴越争霸的故事家喻户晓,吴王夫差英勇善战,他在打败越王勾践后,开凿了邗沟,也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随后经由水路挥师北上,逐鹿中原。而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隐忍多年后终于成功实施复仇计划,在给夫差致命一击后,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透过这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我们得以窥见列国争霸的刀光剑影,也回溯着大运河最初的悠悠岁月。

  古老的大运河进入沧州的第一县,便是吴桥。绕城而过的大运河,成为杂技文化天然的“传送带”,孕育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杂技文化,使其成为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伴随运河不断发展传承,成为沧州人抹不去的文化记忆。

  含嘉仓是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用以储存粮食的大型国家粮仓,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待粮食装满后,人们将刻铭砖放置于仓窖内以供查验,体现了含嘉仓严密的管理制度。古时,强大的运河体系是运粮和囤粮的保障,含嘉仓粮窖的发现,反映出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与通畅的漕运,透过含嘉仓刻铭砖,我们仿佛看见繁忙的隋唐大运河,看见含粮天下,嘉穗盈仓。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的诗句使人们对秘色瓷的颜色无比向往。五代时期,秘色瓷因其工艺复杂、产量稀少而被视为贡瓷,从产地越州经大运河运抵京都,以供皇室使用。因瓷器易碎,彼时运河水路的发达纵横,为越窑瓷器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越窑青瓷沿浙东运河抵达宁波,沿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在世界掀起一股潮流风尚。

  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惟汴水横亘中国……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古汴河又称汴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时,汴河作为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及商业交通要道,承担着向京师运输物资的作用。在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便生动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行栉比、樯橹相连”的繁忙运输景象,也将千余年前运河边浓郁的市井生活娓娓道来。

  由于山东地势较高,由南向北的船只难以通过,故山东段运河上设有非常多的船闸,以利行船。镇水兽作为闸上的装饰构件,在古代常随水利设施而建。运河中以镇水兽“趴蝮”最为普遍,传说其为龙生九子之一,专职镇水,又善调节水量,使河水“少能载船、多不淹禾”,人们依其形貌雕成石像置于桥头或桥身,表达着古人伏波安澜的美好愿望。

  大运河滋养着两岸人民,也生发出丰富的文化场景。明清时期,民间文化繁荣,老百姓乐于通过说书艺人来了解历史故事,品味人生百态。运河岸边往往书场林立、听客云集,无数动人故事随运河水传扬,成就“书香运河”的美名,为沿岸居民带来丰厚的艺术享受。

  明清两代,在运河的滋养下,古镇杨柳青商贾云集、文化繁盛,其中,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当属杨柳青年画。据考证,历史上杨柳青镇规模最大的画店,是戴氏年画第九代传人戴廉增所开。戴家祖籍苏州桃花坞,祖上随运河北上,行至杨柳青,开始以刻画为生。后世艺人技艺不断改进,形成了杨柳青年画的雏形。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借漕运之便,年画卖到全国各地,至此,杨柳青年画声名远播。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统筹:杨柳

编辑:常颖

后期制作:朱少杰 姚远

设计:王亚婧 田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