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张骁)北京奥林匹克塔奥运五环标志折射暖阳,将“双奥之城”荣光洒向大地。
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速滑馆、媒体中心、冬奥村运行团队负责人表示,将不负重托交出优异运行答卷,确保冬奥盛会取得圆满成功。
标志性场馆打造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距离赛时愈近,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扮得愈靓。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这里,视察这一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
“在2022年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个月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赛区为我们加油鼓劲,运行团队同志们非常激动。”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振奋地说。
这是2021年12月26日拍摄的国家速滑馆内景。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冰丝带”设计、建设充分彰显“工匠精神”。不仅硬件世界一流,制冰技术也世界领先。“我们将按照重要指示精神,加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发挥标志性场馆的示范引领作用。”武晓南说。
承担冬奥大道速滑比赛任务后,“冰丝带”将尽快开放公众体验。近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可高效开展多种群众性冰上运动。场馆建设标准高,也意味着将奥运成果与全民共享的责任更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这为‘冰丝带’长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武晓南告诉记者,场馆职工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赛后把‘冰丝带’运营好。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深入学习指示精神,开展全体动员工作。“目前,场馆已经启动‘小闭环’管理。我们将再努一把劲儿,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做出贡献。”武晓南说。
主媒体中心将进一步提高疫情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
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现场观赛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传播比往届更加重要。眼下,全球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正高度关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的运行和服务情况。
这是2021年7月15日拍摄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建筑南区。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媒体中心,把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整合起来,统筹赛时服务功能和赛后会展功能,做到了绿色办奥、节俭办奥。
“这是对场馆前期建设工作最大的肯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主任张文雷激动地说,利用在建工程改建而成的主媒体中心,正实现可持续、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目前,主媒体中心已进入闭环管理。预计到赛时,平均每天要接待约5000至6000名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和持权转播商,为媒体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各类设施与服务。这里人员接触多、流动性大、办公较为集中,做好防疫是关键。
习总书记指出,要严格落实“双闭环”管理,完善场馆防疫措施,尽最大努力防止疫情发生。
“我们第一时间传达重要指示,当天就对场馆防疫方案进行了再梳理、再完善。”张文雷说,能够近距离聆听、感受总书记对冬奥筹备工作的悉心指导、对工作人员的亲切问候,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干劲也更足了!
张文雷告诉记者,场馆将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和全流程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来验证预案,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疫情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
冬奥村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分居住区、广场区、运行区3个区域,赛时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3000多个床位及商业服务,也是展示古都魅力的窗口。
这是2021年7月16日拍摄的北京冬奥村。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肯定了这里统筹赛事需要和赛后利用的做法,留下很多细致入微的考察细节,这令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主任沈千帆印象深刻。
“例如在居住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残疾人运动员住房样板间,亲自检查了房间内的按压式衣柜和无障碍设备设施,特别关注残疾人运动员生活是否方便。”沈千帆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冬奥村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立即学习重要讲话,对指示要求进行详细梳理,形成落实方案。
“我们再次梳理完善村内、外有序衔接的防疫应急处置及服务保障工作机制,贯通链条各个环节。”沈千帆说,团队还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做好闭环管理,与第一批闭环人员谈心谈话,提醒大家处理好工作需要和个人生活的平衡。按照要求,一定注意个人防护。
此外,团队再次梳理冬奥村无障碍措施,确保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志愿者们也召开学习研讨会,加强对各国基本风俗习惯的了解,研究跨文化背景下中外交流特点和沟通技巧,抓住赛前最后的时间,扎实提高服务品质。
编辑:刘宁、郁思辉、吴俊宽、季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