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3/ 23 11:23:56
来源:新华网

【专访】早预警早行动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字体:

  极端天气来了,电视、网络、手机等终端都会接收到天气预警信息,它们关乎着你我的安全,更关乎气象防灾减灾成效。

  “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的‘消息树’‘前哨站’,及时、精准、广覆盖的预警信息能为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志华在接受新华网和中国气象网采访时说。

  提升能力,预警发布精准畅通

  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是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成效的重要方面。

  王志华介绍,目前,气象部门建立了国省地县四级一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气象部门及时发、其他部门协同转、社会媒体同步播”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推动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发布服务端口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在气象预警信息渠道建设方面,广播电视的绿色发布通道、免费短信全网发布绿色通道、中央媒体和社交平台的传播矩阵、“12379”立体化预警信息发布网……这些正有效减少预警信息的覆盖盲区和盲点。

  在提升预警发布能力方面,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公众,精准靶向发布高级别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江苏特别设置灾害性天气预警“预启动”环节,通过省政府协调,实现向特定区域、重点人群靶向高效发布预警短信;辽宁拓展公交车、出租车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也为预警发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广东气象部门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粤小天”,贵州气象部门开发的气象预警发布微信机器人,在服务决策用户、助力精准调度、重点防控上都有亮眼表现。

  截至2021年底,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2.7%。

  王志华透露,气象部门正推进与工信、广电等部门合作,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机制,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社会媒体即时插播机制,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

  强化响应,防灾减灾“早”字当先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和联动必须做到‘早、准、快、广、实’,才能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王志华告诉记者。

  他说,一旦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受台风影响地区的政府部门立即组织渔船回港避风,关闭港口码头和涉海旅游景区,组织受影响区域危险人群提前转移,有效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例如,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在我国内陆滞留时间长达95个小时,带来的单点最大累计雨量超过1000毫米,但由于预警准确及时、防御联动到位,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大大降低。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象灾害愈加频发、重发,对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王志华表示,气象部门把预警信息与行业需求相融合,强化部门联防联动,提升了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介绍,目前,全国140万名快递员、全国150万名农机手都可以收到定制化气象预警。针对2021年11月东北地区的寒潮、暴雪天气,国家能源局根据气象预警提前应对,实现了受气象灾害影响区域零限电。

  此外,天津将预警信息和城市内涝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接入消防救援总队,海南通过北斗卫星系统向海上渔船发送气象预警信息。

  优化机制,应对风险未雨绸缪

  科技,让气象防灾减灾视域更开阔。

  “随着以防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王志华透露,未来,气象部门将与多部门联手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核心技术能力,提升面向公众和重点领域的预警信息精准传播能力,以场景化为载体推动建立预警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

  未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否更有效助力防灾减灾,王志华认为,在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加强应急处置和部门联动之外,还需要推动构建“政府主治、社会共治、公众参治”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全社会动员参与机制,建立鼓励支持、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机制,让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到减灾行动中来。

  “灾害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每个人都是防灾减灾的一分子,应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王志华补充说,公众更要养成接收和关注预警信息的习惯,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这样气象防灾减灾的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执行策划:李由 胡亚

编导:李海韵 于子茹 栾菲 徐嫩羽

摄像:刘厦

剪辑:陈正

文稿:于子茹 栾菲 李海韵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101051211618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