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专访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人造太阳”离我们还有多远?-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5/ 19 08:54: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访谈|专访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人造太阳”离我们还有多远?

字体:

四代人为什么要去造个“太阳”?

地球上什么东西能装下上亿度的“火球”?

“人造太阳”为什么会帮人类探索宇宙奥秘?

新华访谈专访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

EAST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

讲述有“人造太阳”之称的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研发背后的故事

他都说了什么

一起来听听

………………………………

“人造太阳”是什么?

龚先祖说

太阳作为一个恒星

利用自有惯性引力

在太阳的内部

不断产生核聚变反应

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

为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提供能量

“人造太阳”

则是模仿太阳产生核聚变反应原理

在实验室里面建造装置

模拟演示等离子体达到产生聚变的条件

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聚变能

这是2021年4月13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403秒意味着什么?

龚先祖介绍

过去将近20年的历程中

经历了122544次的放电

才成功实现

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他表示

虽然仅仅维持了几分钟

但这意味着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

可以把储能和能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这也是未来聚变反应堆所采用的运行模式

 

真正实用的“人造太阳”多久能出现?

龚先祖说

EAST装置

仅仅是磁约束聚变研究的

一个基础性实验装置

在物理上和工程上

还需要不断地实验

才能达到建设运行未来聚变反应堆需要的条件

他认为

如果一旦各方条件具备

在10年之内

可以建造一个演示性的聚变反应堆

在20年之内

可以实现利用聚变能来发电

 

2021年4月,中国研制的PF6超导磁体线圈在法国ITER项目现场吊装。新华社发

我国核聚变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

我国核聚变事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

目前国际主要的研究机构

还是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

他们在很多领域

仍然保持着引领地位龚先祖说

在EAST装置上

稳态等离子体运行、聚变工程技术等方面

我们现在处在引领状态

从跟跑到并跑

再到实现部分领域的领跑

 

科幻电影里的“聚变能”能变成现实吗?

龚先祖表示

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描述中

聚变能应用前景广泛

但让科幻里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这需要多学科、多种综合实力的结合

他说

如果真正掌握了可控的聚变能

利用这种动力

可能使得我们的火箭脱离地球的束缚

飞向太阳系

在未来有一天可以遨游宇宙

走向星辰大海

 

出品人:刘健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李晓云 王雷

执行策划:李由 徐海涛 汤阳 宋卫义

编导:于子茹 屈彦 李东标

剪辑:蔡笑东

摄像:程红 储思路 唐延豪

海报:刘旭峰

鸣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华访谈

新华社安徽分社

新华网安徽频道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于子茹 】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19811121218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