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华网 > 科技 > 正文
202201/06 00:16: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天眼”多项重磅成果发布

字体: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张泉、宋晨)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021年,科学家依托FAST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FAST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性氢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时期,是不同尺度物质分布的最佳示踪物之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庆道冲、李菂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利用FAST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射电爆发现象,起源未知,是天文学最新热点之一。国家天文台李菂、王培、朱炜玮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FAST对快速射电暴FRB121102进行观测,在约50天内探测到1652次爆发事件,获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超过此前本领域所有文章发表的爆发事件总量,首次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在介绍FAST运行及开放共享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发现脉冲星是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观测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国家天文台韩金林领导的FAST重大优先项目“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新发现279颗脉冲星,其中65个为毫秒脉冲星,在双星系统中的有22颗。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约500颗脉冲星,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

  据悉,FAST自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以来,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2021年3月,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已有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项目获得批准并启动科学观测。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FAST在中性氢领域的最新重大成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在介绍FAST在脉冲星搜寻方面的重要进展。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王培在介绍FAST在快速射电暴领域的重大成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武向平院士在介绍FAST后续科学研究计划。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夕阳中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7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馈源舱进行维护保养。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反射面板进行维护保养。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徐海知 】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3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