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为此要从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培育一流标杆数字企业等方面着手,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数字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通过数据、算法和平台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从世界范围看,全球数字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拥抱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的客观抉择,也是提振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集中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二者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可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强渗透性、广覆盖性、高创新性的特点,改变区域间分散、孤立、隔绝的状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可促进形成专业化分工体系和产业生态,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与创新网络,占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重塑全球利益分配格局,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形成未来国家竞争新优势。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备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具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经济发展底座不断夯实。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10月末,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2022年,数据中心规模增速超过25%,算力规模达到全球第二,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稳居世界第2,数字经济的规模从2012年11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41.5%。
——“数实融合”加快推进。
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集成创新持续加快,催生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技术正向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释放了传统产业的新价值,锻造了特色优势产业“数实融合”新范式,为数字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创造了新优势。
——数字产业市场需求巨大。
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升级化需求将深刻牵引数字经济创新方向。当前我国较多的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亟须数字技术助力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比全球第一,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7%,工业数字化转型空间巨大。
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数字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国际化程度不高等挑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从以下五方面着手推动。
一是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高端芯片、关键材料、精密仪器等“卡脖子”技术问题,鼓励数字产业创新主体自立自强、互相合作、共享资源。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数字技术人才,提高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是重点培育国际一流数字标杆企业。要培育一批具有资源配置力、生态主导力的国际一流数字标杆企业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现有科技龙头企业,加快引导以流量为核心的平台企业向价值型平台进化升级。围绕标杆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相关企业“串珠成链”,形成全方位协同的利益共同体,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和韧性水平。鼓励和支持标杆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促进研发人才和资源跨地域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
三是积极营造融合共赢的数字产业生态。由数字化技术服务商、开源社区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共同参与并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建设,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产业集群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链接。重视数字生态全球化建设,搭建双多边数字合作平台,深化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数字服务等各领域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与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生态,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优化通信布局,推进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和IPv6等规模化部署,覆盖重点行业和场景;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利用国家算力枢纽发展大数据产业,提升数据质量和管理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完善技术、标准、应用和安全体系,加速“5G+工业互联网”应用,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五是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数字合作格局。要建立跨国技术研发团队,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议,分享最新成果,促进技术知识的跨国流动。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数据接口,推动国际标准的协同制定,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全球流通。通过联合培养、国际实习等项目加强国内外数字领域的人才交流培养,加深中外相互理解和合作。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维护多边数字治理机制,形成面向国际的开放稳定的数字产业集群,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为中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王 楠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