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凌纪伟)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高校怎样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如何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钱政。他表示,北航正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教育全过程数字化,实现更多从0到1的新突破。
培养拔尖人才 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1952年建校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见证了国家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蝶变。
“我们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合作完成一架飞机,我们自主设计的飞机,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从无到有。这些表明,北航这所学校传承着这样一个基因,始终向着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迈进。”钱政说。
研制新型发动机,突破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国际领先的大型零磁空间……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信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从建校到现在,我们勇于捕捉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勇于在高校实现从0到1的突破。”钱政表示。
在钱政看来,“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最主要的是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也就是从0到1的研究,高校应该成为主力军。”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己任,从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条件的搭建两个方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据钱政介绍,学校深入设计了发动机、集成电路、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进行充分设计和研讨。此外,北航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条件的搭建。“我们深度融合了科教和培养教,搭建了北航科教平台,支撑高端人才培养能力的模式探索。我们还强化产教融合,希望通过科教产教紧密结合,深度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探索一条人才培养特色发展之路。”
AI赋能科研教学 塑造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是点燃教育创新的引擎,是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突破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过去3年中国排名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
当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教学发展,成为摆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为例,在钱政看来,第一步是要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部数字化,然后才能从中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挖掘。“北航已经全部实现了教育教学数字化,包括我们的教室全部是智慧教室,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务管理全部数字化。”钱政说,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探索和实践AI赋能所有教学过程,涉及AI巡课、AI助教、AI专业评价、AI课程建设等方面。
钱政坚信,通过几年探索,一定能够总结形成一套AI赋能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体系。相信在人工智能助力下,未来将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引领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弥补教学资源的短缺,也有利于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人才。钱政认为,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方向。培养学生具备高度数字化能力,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现在的科技发展需求,应对现代工业发展的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将继续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北航人和北航自主创新的更多新技术,能够不断孵化,支撑和服务于我们的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钱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