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徐宁)11月5日,第九届文化和旅游融合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代表,以及全国各地近200个城市和企业代表同步在线参与论坛。论坛以“文旅融合赋能新未来”为主题,紧紧围绕“文旅新发展”“旅游软实力”“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城市升级”等议题,探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道,通过实践案例分享理念和交流经验,共商创新发展之策,共谋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
“大美中国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大美中国如何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够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是一条重要的路径。”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在致辞时说。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
国家高度重视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近年来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介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在携手社会各界、助力文物活起来的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实现多重融合。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
迈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需要新模式、新实践。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认为,旅游业必须脱胎换骨,在发展模式、产品形态、组织方式、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比如旅游和教育融合,旅游和体育融合,旅游和医学融合,旅游和工业融合,旅游和农业融合等。旅游是一种消费方式,而不是一个产业方式。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今天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产业成为全球重要新业态,也成为推动全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更高,另一方面是创新活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文旅专家、中青旅研究院副院长葛磊
“新时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应提升旅游行业软实力。”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文旅专家、中青旅研究院副院长葛磊认为,只有提高旅游业的软实力,才能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带动作用。而软实力的提升,需从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和融合力等多方位入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
文旅融合究竟做的是什么?是做文化资源的文章,还是做文化空间的文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围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主旨发言。他指出,观光游览、研学旅游、文化体验其实都是资源产品化的过程。如果把它理解为文化空间的时候,就会发现怎么在这里面填进去更多更好的要素。这时候我们要释放的是空间的价值、环境的价值、平台的价值,让同样的景区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文化加持的空间,就会释放出蓬勃的生机。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周浪
绿色是城市动人的底色,也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之一。“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小公园+大党建的工作模式,打造党建主题公园,服务游客群众,助力区域发展。”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周浪介绍。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点赞·2022文化和旅游新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文化和旅游部审读组成员、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坚钟宣读了“2022文化和旅游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展现榜样力量,助力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