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密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落实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五保水”举措,保证清水下山、净水入库,先后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
好山好水好生态 画境密云“离都市不远 与自然很近”
围绕四季生态旅游,密云打造了以古北水镇为核心的东线旅游、以云蒙山景区为引领的西线旅游、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南线旅游、以休闲农耕为特色的北线旅游,形成红色之旅、甜蜜之旅、生态之旅、酒乡之旅等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古北水镇、云蒙景区、日光山谷、半山酒店成为了京郊文旅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密云区乡村文旅“十百千”工程,目前全区旅游景区达到38家,星级宾馆和规模酒店30家,市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达20个,乡村民宿812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33家,诗情画意,各美其美,处处让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作为旅游大区,密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节庆为载体,以文化铸魂、以活动夯基,推动文旅体农融合。连续举办了21届的鱼王文化节,品牌初显。特别是今年水库渔业获得生态产品标识认证,实现生物保水、渔业净水。近年来日光域系列景区、国际艺术谷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密云。密云正加速融入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优势资源正加速向密云聚集。怀柔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等加快落地建设,无不展示密云发展的无限空间。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密云区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推动密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资源优势所在,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职责所在。多年来,密云区发挥生态特色优势,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文旅+生态、文旅+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为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密云区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出台《密云区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1+4”政策文件》,从产业发展方向、实施路径、支持奖励、保障措施及评价体系五大方面对文旅产业进行全面研判和促进。
多年来,密云推进“文旅+”模式推动文旅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很好的建设成果和发展经验。截至目前,全区实际经营乡村民宿812家,其中37家乡村民宿被评为北京市等级乡村民宿(五星级4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22家),评定33家“云水之家”密云特色精品民宿;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20个,其中司马台、古北口、遥桥峪、金叵罗、蔡家洼5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北京市乡村重点镇3个,其中古北口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农旅融合,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旅游化。以果园、菜园、花园为依托,打造金叵罗、尖岩村等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亲子互动等“旅游田园综合体”。将重点果园、菜园纳入文旅旅游线路设计和宣传推介范围。推进农副产品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将农业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客源共享和二次消费。
运用“旅游+”思维,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拓展旅游外延,以文化铸魂、以活动夯基,互融共进的新业态已成为密云培育壮大特色旅游业、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司马台长城、水库西线长城等文化资源,推出长城主题文旅精品线路24条,其中“空中看长城”观览线丰富长城游览方式,密云“燕山脚下享清凉 长城风景道古迹”长城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上榜文旅部82条“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促进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密云三烧制作技艺”“宿家剪纸”等老工艺、老字号、老品种的保护与传承,对该区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
12月19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学术支持,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文化和旅游融合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密云区“好山好水好生态 画境密云‘离都市不远 与自然很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入选“2024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