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1/ 14 14:56:43
来源:新华网

以生命发出的控诉,能否引发台湾社会省思?

字体:

  新华社台北1月14日电(记者徐瑞青、何自力)11日凌晨4点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在多个社交软件群组内连续发出12字讯息:“不公不义的台湾,我生不如死!”这是他向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

  11日凌晨,庞建国在社交软件群组中连发12字讯息:“不公不义的台湾,我生不如死!”

  当日上午,媒体传出庞建国在台北住宅坠楼身亡的消息,两岸各界深感震惊,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并传递着不舍与哀痛之情。

  庞建国,1953年生于台湾苗栗,学者出身,中国国民党籍前“立委”,曾任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一直同“台独”势力作斗争。他脸书账号最后转发的是自己撰写的文章《两岸经济荣枯与共》,今日头条账号最后一篇发文开篇即写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早已成为世界共识。”

图为庞建国生前照片

  记者因驻点采访工作与庞建国相识,对其深厚学养、谦和为人和坚定志向印象深刻。他的骤逝与告别的话,令人不禁追问:是怎样的“不公不义”,令这样一位谦谦之士“生不如死”,要如此激烈地作别人世?

  “庞教授是带着悲愤离开这个世界的!”庞建国辞世后,其工作室发文说,他虽饱受大肠癌折磨,但一直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尤其关心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关心台湾民间疾苦和未来前途。然而,残酷现实令他失望,奉“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的所作所为和岛内的“去中国化”教育尤令他忧心如焚。他下定决心,要用这种方式,震撼民进党的“狂魔乱舞”,警醒士气低落的国民党同僚。

  细思庞教授生前所承受的重压,不仅是身体上难忍的病痛,更有心理上因目睹台湾持续之怪现状而郁结的忧患。许多与他相熟的人士认为,后者是压垮他的要因。

  庞建国生前长期撰写评论文章,呼吁两岸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批驳“台独”分裂言行。图为台湾媒体刊发其文章的截屏。

  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说,绿营为了权力无所不用其极,让台湾社会陷入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失去“温良恭俭让”。对此,庞建国非常伤心,感到看不见台湾好的未来,这应是他选择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说,庞建国的临终之言,道出了很多生活在台湾的人们心中的痛楚与无奈。国民党籍“立委”叶毓兰更直言:我们都为民进党当局的专制和为胜选不择手段的不公不义气愤悲伤不已。庞建国的纵身一跳,是“死谏”,也是深沉的绝望。

  “庞建国的死,是一项台湾社会的观察指标。”台湾学者、政治评论员邱毅指出,民进党全面控制教育、媒体、舆论、司法、检调、行政、立法后,台湾社会已无是非黑白。庞建国是对台湾社会的快速沉沦发出无可奈何的呐喊!

  台北市教育工作者孔令信撰文说,民进党当局扭曲公义,碾压民意,置民生疾苦于不顾,从要人民硬吞美国“莱猪”,到火力发电愈烧愈多,停电却时有所闻,再到物价齐涨,民众薪水根本跟不上……

  “台湾悲哀,有太多的魔。”网友黄素祯发出如是慨叹。网友陈琼蕙说,民进党执政以来,有多少无辜的人受苦,养家糊口的人真可怜!要过年了,又逢疫情高峰期,真是难过!署名“放下”的网友痛言,民进党执政下,台湾鸡飞狗跳,真正会做事的被整,乱搞的平步青云,“台湾人醒醒吧!”

  庞建国的决绝令人唏嘘。无论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物,他都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深爱着台湾这块土地,深忧宝岛被民进党和“台独”势力不断推向危境,关切台湾社会之痼疾甚于在乎自己的病体。他以如此悲壮的方式表达抗争,难道还不值得台湾全社会警醒和省思吗?!

  公义或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道路难免艰难曲折,但只要坚守大爱与大义,必能抵达希望的彼岸。庞建国先生写下那句短促的遗言,其时已近暗夜之末,黎明在即。

【纠错】 【责任编辑:吴咏玲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6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