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7/ 20 11:17:53
来源:新华网

守护无声世界:咖啡屋里的两岸爱心

字体:

  新华社福州7月20日电(记者吴剑锋 周义)在北京,有一家以听障烘焙师为主要员工的“彩虹天使咖啡屋”,店主李绍嬅来自宝岛台湾。

  在近日于福建厦门召开的海峡论坛上,李绍嬅分享了她与听障群体结缘的故事。6年前,为了完成女儿的“雷锋日”作业,李绍嬅带着女儿以志愿者身份,进入北京一所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触到听障儿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本该拥有多姿多彩的童年,却被困在无声世界里。

  李绍嬅很想做些什么。起先,她给孩子们带去烤鸡、火腿肠等食物,后来她认为相比于单纯的物质馈赠,他们需要的是能受用终生的东西。李绍嬅决定,为孩子们找到一项可以谋生的技能。2017年,“彩虹天使咖啡屋”诞生了。

  在咖啡屋,听障青年可以接受免费烘焙培训,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在李绍嬅看来,用培训的方式,让失聪孩子成为独当一面的烘焙师,而不是简单的助理人员,是“彩虹天使”与一般无声烘焙坊最大的区别。

  来自甘肃的赵磊磊是咖啡屋最早一批学员。“北漂”之前,他是广东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在姐姐赵甜甜眼里,由于先天听障,弟弟从小脾气又倔又悲观,家人希望他能在咖啡屋学点谋生技能。

  这是许多听障青年的现状。相比于身体上的残疾,他们更难克服内心的自卑。一些学员小学都没上过,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李绍嬅就拿出培训奖励金,只要来当学徒,不仅免学费,还能得到2000元奖励。

  尽管如此,逃避仍是常态。“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也不相信有人能够容许犯错,当我拿出最好的食材给他们练习,他们感受到的不是信任和鼓励,而是压力。”李绍嬅说,一块小小的饼干,咖啡屋的学员们磕磕绊绊学了四个月。

  学完烘焙后,李绍嬅会带着学员外出卖饼干,带他们感受“用劳动换取报酬”的成就感。有时会有慷慨的顾客匆匆放下钱就径直离开。每每这时,李绍嬅就会迎上去,告诉他们,这些孩子需要的是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不是被同情或怜悯。

  “我希望他们能将一技之长变成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她说。目前,在咖啡屋学习过的失聪孩子已有60多位。

  这份尊严让许多孩子悄然成长。今年,回到老家的赵磊磊让姐姐刮目相看。他会在饭后主动找家务干,礼貌地向村里人问好,甚至每个月还给母亲发几百元红包,自信阳光的模样早已看不出当年自卑敏感的影子。

  李绍嬅说,以前出去卖点心时,孩子们总是跟在她身后,直到有一次,外出途中下大雨,有孩子伸手帮她挡雨。那一刻,她意识到这些孩子长大了:“我想做他们的依靠,但是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正在学会回应爱,他们也可以是我的肩膀。”

  如今,通过咖啡屋,李绍嬅结识了许多大陆朋友,大家在公益事业里彼此帮助,互相鼓励。

  路遥是咖啡屋的一名志愿者,她每周会带着两个孩子到这里帮忙做饼干。最近,小朋友还拉上李绍嬅的孩子,发起公益活动,将亲手制作的手工产品的义卖所得,捐给咖啡屋的哥哥姐姐。

  “在咖啡屋里,我能真切感受到两岸人民心手相依的一面。”李绍嬅将双手比成一个爱心,手指慢慢张开——在手语里,这代表着“让爱飞翔”。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884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