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国人|Spacelens: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火箭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2021年12月9日,乘搭神舟十三号的王亚平与翟志刚、叶光富再次带来“天宫课堂”,受到世界瞩目。
8年来,中国航天科普事业影响了无数青少年,也让他们有了新的梦想。这其中包括Spacelens,一群追火箭的年轻人。
发射前的神舟十三号。(受访者供图)
出生在神舟五号的年代
“香蕉是为了航天长大的孩子。”
2002年出生的香蕉(杨靖宸)是Spacelens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也是团队中公认的最狂热的航天爱好者。或许是成长在载人航天的年代,冥冥中他与航天有着不解之缘,仅仅透过邻居送的两本杨利伟封面画册,便陷入了航天的世界。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搭载3名航天员升空,那天,香蕉终于在屏幕上看到了几乎和画册上一模一样的画面。“当时一家人聚在屏幕前,倒计时的时候特别激动,点火的那一下,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出来,感觉特别美,我现在都记得那个样子,那种心情。”香蕉的描述中依然有着十三年前那种兴奋,去现场看火箭的愿望也在那个时候种在心底。
今年七月香蕉(杨靖宸)在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前。(受访者供图)
在等待梦想实现的日子里,香蕉对航天愈加痴迷。为了看神州十号的发射,小时候的他用本该做作业的时间连续看了5个小时的电视,甚至试过背着父母在半夜偷偷溜出来,通宵看完了嫦娥四号的直播。长达几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但香蕉不仅一点不漏地看完了,还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可能在别人眼中主持人在讲流程的东西,在我看来却是种干货,我会慢慢去理解,去记住它,尽管没有理解得很透彻,但是一次次地看,一些浅层知识就积累起来了。”
到了高中之后,他开始借阅大量书籍,在网上查阅各种论文和科普文章,通过多种渠道去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如今就读中国民航大学的他,也成为了团队中和航天最沾边的知识顾问,进行着科普文章创作。每次写文章,他都会把十三年前的自己代入读者视觉,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去替代专业术语。“我想让更多人读懂我的作品,让大众对它产生兴趣,当然啦,也不是强迫大家像我这样的特别疯狂的热爱,”他笑道,“我的目标就是面向国内,面向海外,把我们中国航天的故事写好。”
香蕉(杨靖宸)收集的中国空间站五次任务章。(受访者供图)
香蕉(杨靖宸)收集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纪念章和邮票。(受访者供图)
嫦娥五号,永远难忘的第一次
在成为Spacelens摄影师之前,脆丸(徐海铭)的相机里,是风光,是飞机,他从没想过,有一天火箭会出现在他的相机里,成为他最难忘的作品。
脆丸(徐海铭)在嫦娥五号发射现场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通过航天专业的朋友得知可以去现场看火箭发射之后,在2020年11月23日的晚上,脆丸一下班便背着两大袋器材从南京匆匆忙忙飞到海口,马不停蹄地赶到文昌,等找好位置架好相机,已经是半夜了。尽管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但是想到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看到期待已久的画面,他还是保持着兴奋的状态。
“晚上火箭发动机的火焰光特别强,如果调整不好的话就会过曝,变成一团亮光,什么也看不出来,要是想拍火箭身同时还要拍到火焰,必须要控制好相机的参数。”脆丸和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爱好者讨论拍摄的数值,做好一切准备。
脆丸(徐海铭)拍摄的火箭升空照片。(受访者供图)
倒计时的口令响起,火箭底部的燃料在燃烧,炫目的火焰和点火喷起来的水蒸气配合在一起,是黑夜中最闪耀的亮光。“火箭发射时声音的穿透力远远胜于飞机发动机的力量。而且在晚上发射,光线特别亮,就像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和你在屏幕面前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脆丸还是会被那个场景所震撼,那组照片也是他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作品。“小时候看军事杂志看到过美国空间站的照片,我就在想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没想到一晃过了十几年,我能在现场亲眼目睹火箭,还在后来看成了空间站的发射。”第一次实现愿望的瞬间,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也因此有了更大的梦想。
“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大家看到美好的航天画面。”
天和核心舱,我们梦的开始
在嫦娥五号发射现场的还有同为摄影师的MeeGo(谢集潇)。他一个人背着7台相机,从广角到长焦一应俱全,完成了这次拍摄。然而,再次来到文昌的时候,他不再是独自一人了。
MeeGo(谢集潇)和团队成员在发射前测试机器。(受访者供图)
天和核心舱发射消息公布后,作为B站视频创作者的MeeGo本来想着召集几个伙伴一起做一期火箭发射片,毕竟一人完成多机位拍摄实在太难。但在组织的过程中,他发现大家的目标都不仅局限在这次发射上,所以就达成一致目标,转变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团队来去做更多的发射视频。Spacelens,跟随着中国空间站建立的脚步,也正式成立了。
“以前一个人拍东西还蛮孤单的,去的路上,住的地方,拍的时候都是一个人,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有自己的工作室,有自己的设备,就变成一伙人在做这件事情,动力会更大一些。”
Spacelens成员合照。(受访者供图)
这群年轻人一起赶着飞机,追着火箭两头跑,从酒泉开车转高铁,在长沙转飞机到海南,接着开车到文昌发射场,3500公里,一天来回。他们睡胶囊旅馆,用修车的工具修镜头,挤在一间房里24小时内剪完一部片。每一趟追火箭的旅程都不是那么容易,一路风尘仆仆,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这些种种,都成为了他们的青春里新奇而珍贵的经历。每每回想起来,他们也享受着当中同甘共苦的滋味。
团队成员带着各种摄影器材设备到达目的地。(受访者供图)
团队成员顶着太阳拍摄。(受访者供图)
各自的愿望,汇聚成共同的梦想——一起去记录中国航天最美的画面,以及最精彩的故事。
2021年5月1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后一天,MeeGo带领着主创成员通宵完成的视频,联合媒体包括“我们的太空”官方账号、新华社等在B站发布,达到62万的播放量。
两位团队成员在人群中挥舞国旗,成为难忘的瞬间。(受访者供图)
视频当中经典的一幕也被国内多家媒体,甚至是外国的媒体转发——远处的火箭被白色的烟雾围绕,沙滩上人们在欢呼,Spacelens的成员在人群中挥舞着国旗。脆丸把这张照片列为所有拍摄中最难忘的瞬间。“那一下子画面的冲击力很强,给我一种国家富强的感觉,特别有意义。”这是他们主打高质量多角度风格以外的一次新尝试,把镜头转向观众,通过人文画面传递中国航天的力量,引起大家的共鸣感和参与感。“我们在摸索更多样化的风格,只要能把中国的东西推向国外,就觉得很开心自豪了。“MeeGo说道。
脚步不止于神舟十三
在距离火箭1.5公里位置拍摄的神舟十三号。(受访者供图)
2021年10月15日,沙漠深处的酒泉发射基地,神舟十三号火箭在塔架里被灯光包裹着,静静地矗立在黑夜当中。
在距离火箭1.5公里的地方,几个年轻人得到放行指令后迎着风沙狂奔而来,气还没来得及喘,就掏出大大小小的器材开始摆设。
2021年10月16日零点23分,在干燥的寒风中等待的第5个小时,滴水未进的几个年轻人终于听到了零号指挥员发出的倒计时指令。
“10,9,8,……3,2,1!”他们一边盯着眼前的取景框,一边跟着指令大声喊着,心情澎湃,手甚至有些颤抖。
点火发射的那一刻,周围从一片漆黑到被火焰打得发亮。火箭缓缓上升,尾焰的蓝色火苗被白色的光晕外绕,仿佛在绽放。手指不停按下快门,那一刻的美好就此被定格。
神舟十三号顺利升空,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等待着6个月后的凯旋。
神舟十三号点火发射。(受访者供图)
神舟十三号升空时尾部火焰。(受访者供图)
2021年中国空间站的发射任务就暂告一段落,但这群青年的脚步不止于此。
Spacelens以完成中国空间站11期拍摄为目标,通过视频将火箭带“出圈”,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看火箭发射,关注中国航天。“我觉得传统的航天爱好者关注更多是火箭本身,他们没有太多的渠道把这件事情推广出去,而我本身从高中开始就研究互联网创业这个方向,对商业和传媒方面比较了解,我现在算是把互联网的宣传手段带到航天上来,把航天推给更多的人知道。”作为团队“大脑”的MeeGo除了有专业传媒知识,似乎也有着源源不断的“猎奇”想法,他在计划着,下一次在飞机上拍摄火箭。“可能别人听起来会很夸张,其实我们在做的事情不难,只是有些人没有想或者不敢想,不敢去做,很多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去做这件事情,但是为什么是我们先做了,我觉得就是敢不敢的问题。”“年轻”的标签,赋予了这个团队更多的朝气和动力,他们敢想敢做,给传统的航天宣传渠道注入新鲜的活力。
拍摄天和核心舱任务时进行主持人直播。(受访者供图)
至今为止,Spacelens已经完成了5次追火箭之旅。从一开始不计回报,到现在凭借优秀的作品和各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得到资金赞助,这个团队慢慢地摸索出生存之道。而面对各种荣誉和接踵而至的压力,团队的成员也在探索着自己的方向。怎么去平衡兴趣和工作,怎样去适应团队的协作,怎样会保持视频质量的高水准,保证观众能够看到新鲜的东西。每个人在见证着中国航天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
Spacelens成员所拍摄的大凉山孩子看天舟三号发射。(受访者供图)
随着旅途积累起来的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拍摄天舟三号的时候成员们受邀参加了大凉山孩子与载人航天面对面的主题活动的纪录片拍摄,与这群孩子的相处过程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也感受到了他们所担负的责任。
“我们现在既然有这种传播声量,我们就希望借着媒体的关注多做一些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MeeGo说道,“我愿意在我22岁这个年龄花一些时间用我的能力去做能影响更多人的事情。”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这群青年追着光,迎着风,奔赴着每一场火箭发射。他们的青春,在最美好的航天时代,在追寻航天梦的路上继续发光。
Spacelens团队合照。(受访者供图)
统筹:徐逸曈
采访:郑欣彤(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