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10月10日电 专访:“我为中国生态保护成就点赞”——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
新华社记者王建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在中国蔚然成风的生态保护意识感到欣慰,同时对中国在地球面临重大生态危机的关键时刻举办这次会议表示感谢。
施泰纳说,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在过去三四十年间经历并感受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令人欣慰的是,中国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疏浚河道、打造绿色城市、阻断城市有害物质流入海洋等全方位治理措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施泰纳说,中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同时,也为生态保护设置了一道道不可触碰的“红线”,令他印象深刻。这能够真正有效阻止对生态的进一步破坏。
在谈到具体成就时,施泰纳说,中国早在20多年前就已充分意识到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便开展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此举使中国“一直成为亚洲森林覆盖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城市。施泰纳说,多年来,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倡导和践行绿色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建立在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之上。努力打造好真正的绿色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泰纳还注意到,中国对生态的保护是全方位的。他说,中国并不只是对熊猫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物种设立保护区,而是把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延伸到“每一块土地和每一片水域”。
海洋污染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大挑战。施泰纳说,多年来,大量有害化学物质从城市排入大海,对海洋和沿海地区造成重大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为此,中国实施了有效的城市治理措施,从源头上阻断有害物质流入大海和沿海地区。“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更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在中国生态保护意识已蔚然成风。”施泰纳说,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全民拥有生态保护意识极为重要。中国人民已经深刻意识到自身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自觉意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泰纳用“极为期待”来表达他对这次会议的关注。他说,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各国的经济所依赖的基础“正在遭到严重破坏”。世界急切盼望会议通过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以提升各国努力搞好生态保护的“雄心壮志”。保护生态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使这个全球行动取得成功。
施泰纳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举办好这次会议所付出的努力,并祝愿会议取得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