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9月8日电 “在天宫上能看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乞力马扎罗山吗”“儿童有机会去外太空吗”……近日,来自埃塞俄比亚、埃及等非洲8国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
非洲青少年与中国航天员“面对面”
“天宫对话”活动的主会场设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非盟)委员会总部,并在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和南非共8个国家设立分会场,近千人出席。
在实时连线中,来自8个分会场的青少年代表分别提出诸如在“天宫”上能否看到撒哈拉沙漠和乞力马扎罗山、女航天员如何实现梦想、失重状态下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航天员正在执行哪些任务、优秀航天员必须具备哪些素质等问题。
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位中国航天员逐一答疑解惑。他们勉励青少年“星空之路始于脚下”,希望他们认真学习掌握技能,勇敢探索太空奥秘。
这是9月6日在埃及开罗拍摄的“天宫对话”活动埃及分会场。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刘洋,你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成为女航天员难度大吗?你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梦想的?”在埃及中国大学的分会场现场,开罗大学青年汉语老师帕桑特·哈利勒向刘洋提问。
刘洋回答说,女性完全可以高标准完成训练考核和工作任务。“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就会有力量,只要我们心向远方,踏实前行,一定可以发挥我们的智慧,一定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哈利勒说:“‘天宫对话’是一次美妙的经历,我们都为此振奋不已。尤其对青少年而言,这次经历会帮助他们构筑起伟大的梦想。”
“天宫对话”鼓舞非洲青少年
参与此次活动的非洲官员和师生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场对话充满意义,让非洲青少年萌发了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
9月6日,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天宫对话”活动索马里分会场,当地学生展示活动纪念品。新华社发(扎卡里亚摄)
活动现场播放了介绍中国航天发展成就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情况的短视频。科特迪瓦中学生阿布特·卡里梅说:“希望我能像中国航天员那样,将来为科特迪瓦和非洲的航天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在纳米比亚毛泽东主席中学校长伊丽莎白·巴默看来,这场活动拓展了孩子们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和对太空宇宙的兴趣。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戈弗雷·齐索尼说,与中国航天员的互动对非洲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天宫’中的中国航天员,不仅代表中国,也代表世界去探索广袤的宇宙。”
期待中非航天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直以来,中国十分重视在航天领域与非洲地区开展合作,卫星整星进出口、共建航天基础设施、共享卫星资源、联合卫星研发等多形式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在阿尔及利亚2018年发行的500第纳尔纸币上,有一颗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这颗卫星被称为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坐落于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市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中国海外航天测控站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测控站之一;目前,中国正在帮助埃及建设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并在推进埃及二号卫星的发射工作……
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胡长春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非有着探索太空的共同梦想,这次活动体现了中非紧密的团结合作,更表明中非携手共攀科技高峰的坚定意愿。
9月6日,在位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胡长春大使(左)向非盟委员会教育、科技与创新委员贝勒侯赛因赠送“天宫”空间站模型。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感谢中国为促进非洲航天技术进步所作的贡献。”非盟委员会专家蒂迪亚内·瓦塔拉说,为全面实施非洲外太空计划,非盟成立了非洲航天局,该机构即将投入运营。瓦塔拉表示,期待未来中非航天合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记者:汪平、金正、姚兵、罗晨、田弘毅、郭骏、陈诚、张玉亮、郑扬子、黎华玲、李卓群、滕军伟、吴天雨、王子正;剪辑:淡然;编辑:刁泽、王丰丰)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