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华网 > 国际 > 正文
202209/14 19:41:14
来源:新华社

从“山”到“海”——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在青岛感受“上合元素”

字体:

  新华社青岛9月14日电(记者王凯、江宥林)几年前,乌兹别克斯坦姑娘马利卡·奥洛约萝娃没想到,自己会从家乡塔什干来到数千公里以外的中国青岛求学,更不会想到在中国与上合组织“结缘”。

  从“山”到“海”的求学之旅

  高中毕业后的马利卡决定出国留学。在亲友推荐下,她最终选择中国。提到来青岛的初衷,她说:“为了妈妈。”

  “我的家乡有山但不靠海,妈妈想看海,我希望替她实现心愿。”马利卡说。

  2019年,马利卡成功申请到奖学金,进入青岛大学学习中文。

  对于马利卡来说,青岛很美,但也有些陌生。语言不通是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入校之前我只学了几个月中文,一开始上课很难听懂,那时压力真的很大,我甚至想到过放弃。”她说。

  让马利卡坚持下来的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发音声调不准,老师帮我逐字纠正;读课文有困难,老师就带着我念,还请研究生辅导我学汉字和语法;作业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其他留学生请教也总能得到耐心解答,我特别感动。”她说。

  “中文虽然难,但也让我觉得很奇妙,我渐渐爱上了这门语言。”马利卡说,“中国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国度,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十分吸引我。”

  从“相识”到“亲切”的大家庭

  青岛大学的留学生中有不少来自上合组织国家。马利卡说,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是一个“长见识”的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会让我们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我们感受到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课余时间,马利卡会和同学们“交流厨艺”。“宿舍楼有开放式厨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会一起做饭,还彼此邀请品尝手艺,真有一种和谐大家庭的感觉!”

  马利卡·奥洛约萝娃在自己的生日宴上拍照留念(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留学期间,马利卡参加了2021年山东省高校外国留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2021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等活动。她说,自己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增添了学习动力。

  “活动期间,我认识了来自其他学校的留学生,和他们一起分享在中国的见闻。”马利卡说,“看到许多选手在比赛中回答问题又快又准,我很羡慕,也想和他们一样知识丰富。”

  马利卡告诉记者,尽管远离家乡,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她在中国没有孤独感。

  从“遥远”到“可感知”的“上合元素”

  对马利卡而言,上合组织曾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原来我只是听说过这个名称,但不太了解。”她说,来青岛后对上合组织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年暑假,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举办了“科技扶贫”上合组织国家新一代通信技术培训班,马利卡报名参加。

  “培训包括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专业性很强的内容。”马利卡认为,培训班里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小,但是很有意义。

  “学员中有的是专业人员,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本国技术发展。我虽然不懂技术,但可以利用语言优势,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企业寻找开展合作的机会。”她说。

  今年夏天,马利卡还参加了2022“上合之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联欢周活动,与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斯里兰卡等国青年共同表演了歌舞《一起向未来》。

  “演出效果特别好,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人手拉手迈向更美好未来的热烈氛围。”她回忆道。

  不久前,马利卡得知位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内的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将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文化元素展示区,她希望开展后带着同学、朋友一起去看看,向他们介绍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文化。

  今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很高兴这项重要活动能在我的祖国举行。如今,上合组织离我不再遥远,我愿意参与其中并贡献一份力量。”马利卡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
阅读下一篇: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