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 共谋发展——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看国际技能合作-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6 21:06:52
来源:新华网

交流互鉴 共谋发展——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看国际技能合作

字体:

  新华社重庆6月26日电 题:交流互鉴 共谋发展——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看国际技能合作

  新华社记者黄兴、周思宇、吴燕霞

  比赛用的新能源汽车一字排开,选手们正熟练地使用设备对汽车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动力电池检修。“这次能来到中国参加大赛非常高兴,希望与来自全球的选手交流专业知识。”来自泰国的素披差·昭栾说。

  正在重庆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名技能精英参加比赛,开展互学互鉴。作为我国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举办的国际性职业技能赛事,该项赛事旨在促进国际技能标准开发,推动职业技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6月2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通过比赛搭台,专家们汇聚一堂,开展交流、建立联系,分享知识和经验,讨论培训参赛选手的方法,对深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发展至关重要。”世界技能组织执行局成员施泰芬·普拉绍尔认为,该项技能大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能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在技能领域“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等的作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合作。

  今年5月,在位于沙特阿拉伯达曼的海外人才培养基地,长安汽车海外技术工程师李知行为当地学员讲授发动机故障诊断课程。“理论+实操”的课堂模式,让学员们的汽车维修水平在短期内大幅提升。“通过我们的培训,当地很多人看得懂电路图了,还能通过逻辑上的分析去解决一些问题。”李知行说。

  6月2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咖啡制作项目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近年来,泰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国车企纷纷将泰国作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不仅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同时与当地政府、高校合作,共同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等项目。

  “比亚迪采用‘国内院校+比亚迪+国外院校’三方共建产业学院的形式,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比亚迪集团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比亚迪已联合7所学校开发47本教材,部分教材被译为泰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提供教材资源支撑。

  一批职业院校也持续助力海外技能人才培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传德说,2021年9月,学校牵头成立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两年多来,该联盟吸纳164家成员单位,其中外方院校单位26个、企业单位33个,涉及印尼、新西兰、韩国、泰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

  周传德说,学校与长安汽车国际公司在校内共建长安汽车全球培训中心,在沙特阿拉伯等国建设海外人才培养基地,由学校教师和长安汽车技术人员共同为海外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累计为境外企业培养人才1300余人。

  6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在重庆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与哈萨克斯坦DOSTI创新中心、澳大利亚时代教育集团与中外人文交流(重庆)综合服务平台、赞比亚德元集团与山东四方技师学院等签署了30余份合作协议。这一行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能合作,提升国际技能合作水平,赋能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