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是1951年从朝鲜战场归来后的魏巍,掷地有声发出的一问。2016年7月,在这场抗击洪水的战斗中,透过陆军军官学院这群90后官兵的请战书,或许更多人会好奇——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嚷着上前线?
翻开最近几天的报纸,“美丽的大脚”武警战士焦磊的报道记者杨赛君,就是一位军嫂。而负责报道红手印“请战书”的我也有着同样的身份。在新闻圈内,“笔杆子”与“枪杆子”似乎是一对很常见的组合。
军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四季的绿军装笔挺地挂在大衣柜里。我们早已能熟练地分辨出“起床号”“吃饭号”“熄灯号”。
爱人的部队还没有开赴前线,但紧张的氛围已经在营区里散开。
“下周末我值班,如果汛情还没解除我就回不来了。这个时候一个命令说上就上了。”老公一面埋头扒着碗里的饭,一面抬头望向我。而我短暂的一愣,然后是平静地接受。
老公一米七几的个子,体重却刚满120斤。收拾碗筷的间隙,我捏着他的腮帮半开玩笑说,“你那么瘦,会不会扛50个沙包就不行了?”“别人能扛多少我就能扛多少!”他的话毕,我俩仍是短暂的静默。骄傲的静默。
深夜,忙完一天的采访,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的瞬间,我读到同样是“军嫂”出身的编辑转发的一首小诗,暗生欢喜。或许这首清丽的小诗,能回答许多人心头的疑问:
风平浪静的日子,
你不会认识我,
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
花好月圆的时刻,
你不会留心我,
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
你不认识我,
我也不寂寞;
你不熟悉我,
我也还是我。
假如一天风雨来,
风雨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