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苏省三教办近日组织人员赴江苏省广播电台,就该台名牌栏目《政风热线》展开调研活动。调研组认为,10多年来,《政风热线》秉持“倾听群众呼声,接受人民监督;加强政风建设,构建和谐江苏”的栏目宗旨,认真负责地办好每一期节目,不断改进创新节目形态,既得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受到被监督、被问责部门与单位的广泛认可,更获得了听众的信任和喜爱。
栏目的“前世今生”
《政风热线》栏目创办于2003年9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政府纠风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联合打造,是一档新闻监督类的日播栏目。该栏目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构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是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和处理民生问题的纽带,因而,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普遍关注。多年来,《政风热线》节目收听率调查数据显示,在南京地区全年同时段节目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在南京广播市场总共476套节目总排行榜中《政风热线》稳居前二十,节目多次位列总榜名榜前十。
《政风热线》是民情舆论的探测器,是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社会履行职责的反光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十三年来,听众送来的一面又一面锦旗,说明《政风热线》已真正成为深受江苏百姓喜爱的能与厅局领导沟通、快速解决民生问题的平台,成为江苏阳光政务工作的有力抓手和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有效桥梁。
节目的运作模式
一个小时的《政风热线》节目,既有多方通话,又有现场互动;既有传统媒体的常规报道,也有新兴媒体的大力推送,满足了各方面听众的需求。
一是“三方通话”。从2009年起,主持人王瑾率先在节目中开辟了“三方通话”模式:由投诉人现场反映民生问题,然后主持人现场连线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给当事双方充分的话语权,还原事实真相,现场监督江苏的政风行风。
通过“三方通话”现场处理投诉问题13484件,问题解决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另经栏目组转办的听众诉求92000多件,由全省各地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是厅局长上线。从2003年起,江苏省政府纠风办每年都会安排40多个职能部门(单位)参与直播活动。每周三各厅局(单位)的负责人现场接听听众的投诉与咨询,接受全省人民的监督。厅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要直面问题,明确责任,表明态度,提出办法,解析政策。
三是政策导航。在厅局长上线前后,通过事先采访联络,由厅局领导或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该局的职责职能、法规政策、最新工作进展和舆情热点,既为厅局长上线做好前期宣传,也为双方沟通和处理解决有关问题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节目宣传普及政策的功能。
四是厅局回音壁。厅局长上线节目播出的10个工作日后,《政风热线》将直播当天所受理的投诉处理情况进行回复,节目组现场回访部分听众,做到有始有终,负责到底。
五是现场督办。由江苏电台记者跟随相关处室负责人,实地查看曝光问题的现状,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解决问题或提出对策,做到听众有问必答,工作中有错必纠,督促有关部门通过整改,进而建立长效机制,将相关厅局“马上就办”的态度在节目中呈现。
节目的主要特色
“政风热线”或“行风热线”是眼下各级电台普遍设置的节目。江苏电台的《政风热线》因其开设时间早、监督力度大、节目效果好而享誉江苏省内外。究其原因,与《政风热线》别具特色的运作机制紧密相连。
联动直播,增强舆论监督公信力。2011年7月,《政风热线》开展“四位一体”播出模式,即:电台直播、电视跟踪、报纸点评、网络互动,四方联动让舆论监督公信力更强。在最新一期在徐州进行的大型问政直播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久拖不决的问题,徐州市长周铁根当场发问有关领导: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在哪里?有没有想过老百姓的疾苦?你是不是对得起这份工作?周市长的追责“三问”,通过多种媒体报道后,很快形成舆论“热点”,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
加强策划,提升公益品牌引导力。精心策划是新闻报道成功不可或缺的环节,开展舆论监督同样如此。《政风热线》的策划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每天节目追问的民生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二是活动策划注重多样性和参与性。如2015年3月31日,主持人王瑾邀请听众走进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服务热线12333服务中心,既赋予听众对职能部门、窗口单位的知情权,同时通过互动沟通,征求听众对全省“12333”热线工作的意见。活动中,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有力提升了《政风热线》这个公益品牌的引导力、影响力。
助推问责,提升《政风热线》战斗力。从 2013年开始,江苏省纪委(省政府纠风办)要求《政风热线》栏目从问事延伸到问人、问责,进而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证问题的解决,防止“死灰复燃”,同时,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江苏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章健发出了由衷赞叹:“《政风热线》已成为省纠风办工作的有力抓手,为清廉江苏,为推动江苏政风、行风的转变与提升做出了努力。”
媒体融合,扩大传统节目影响力。《政风热线》团队积极开展与新媒体融合的尝试和探索,从2004年开始,先后开通节目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在每个工作日推出的政风原创的微信中,力求内容简洁、理清主线,把相关政策法规融合于稿件,网民反映既好懂又有用。中国江苏网首席编辑孙云云认为,《政风热线》从原来的只做广播,到后来的顺应传媒新形式,运作微信公众号,不断创新。除了热线电话,微信互动也成为大家反映问题的又一渠道。《政风热线》已经不是一档简单的广播栏目,它已成了一个跨媒体品牌。
几点启示
一是研究受众需求,使节目更具针对性。受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精心选择既有普遍性、又有紧迫性的问题,就会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是注重正面引导,使节目更具指导性。新闻工作者的质疑、求真精神不能丢,但作为广播人,应做到对问题理性表达,对听众有效引导,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
三是加强学习研究,使节目更具有效性。《政风热线》的投诉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把每期节目做细、做精、做好,栏目组每周抽两个下午去即将上线的厅局学习政策法规,掌握相关知识,熟悉工作流程,梳理和确定普遍性问题。
同时,《政风热线》栏目组人员一方面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另一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准备建立《政风热线》专家库、律师库、评论员库,召开《政风热线》栏目升级研讨会,建立与纪委的问责对接机制,使栏目更臻完善,真正成为一档响当当的、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喜爱的优秀栏目。 (江苏省三教办)
【心得体会】王瑾锦: 奔跑在追求真相的路上
回顾14年的工作经历:初上主播台的忐忑、追求真相的执着、各方认可的获得感……14年的时光一下子清晰起来,各种酸甜苦辣,值得铭记。此刻付诸笔端,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提醒和鞭策自己: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主播台前,我是镇定严谨、临危不乱的女主播
2002年夏天,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怀着对广播的一腔热情和无比向往,进入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至今都记得,第一次直播台前那种无比的紧张,拿着新闻稿的手一直在发抖,一档节目下来,感觉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之后,我取了名字中的前两个字为播音名——“王瑾”,与谨慎的“谨”同音。要求自己不仅在主播台前要镇静如钟,对着话筒说出的每一句话,更要严谨、慎重,这是自我定位,也是14年来践行的准则。每次当“听众朋友,我是王瑾”这句话从电波中传出,我深知我所说的话在全省听众中的影响和份量,因为我所处的平台所赋予我的职责不仅是一个主持人,还是一个倾听者,一个沟通者,一个监督者。
2009年,我进入了《政风热线》节目组,虽然曾经做过几年维权节目,心里有底,但真正坐上《政风热线》节目的主播台,我明白了什么叫“截然不同”。这是一档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它要求我不断学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政策法规等,更要求我对新闻热点、投诉问题把握有度,迅速判断,直击关键。主持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舆论监督绝非舆论审判,客观、理性、公正是前提。我们要通过节目监督为百姓和政府架起一座桥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同时反映民生热点,宣传政策法规,解决有关问题。
今年3月29日,听众反映淮安一车辆检测中心年检乱收费,节目组现场连线清浦区物价局,工作人员笑嘻嘻的称领导不在家,事情不方便说,还质问说:你这个主持人,你知道你们台长把你放在这个岗位要你做什么吗?这样推脱的回答,我在节目中遇到多次。我没有因为对方“踢皮球”而终止追问,也没有因为电波中已经播出的“为官不为”而放弃监督。节目结束后,我通过《政风热线》官方微信发布了《淮安清浦区物价局的董局长,你的下属喊你布置工作!》一文,希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以此为鉴,认真对待百姓诉求,守土有责。最终,我抽丝剥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端正工作作风。当然《政风热线》也会时刻提供沟通平台,展现江苏干部敢担当、能负责、有作为的良好形象。
听众眼里,我是犀利执着、不惧威胁的主持人
主持《政风热线》的日子,我一直在追求真相。每天在话筒前,我接听一个又一个电话,电话这一头连着普通百姓,另一头连着政府部门。7年来,我接听了成千上万条投诉。对每一条投诉,我都追根溯源,还原真相。每一次面对厅局长,我都努力把握住机会,直击热点,回应关切。
2015年1月14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上线。这期节目正值当时全国比较轰动的焦点——全省多地出现出租车停运事件,南京也在其中。因为网络约车的冲击,南京出租车司机要求降低“份子钱”而停运。我在节目中代表的哥的姐提问,汪祝君副厅长正面回应了“出租车停运事件”,并表示“份子钱”的明晰构成将向社会公布。这是国内第一家省级媒体对“出租车停运事件”的正面报道,也是江苏交通运输厅通过《政风热线》平台在全国的率先回应。这期节目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随后央视《面对面》《新闻1+1》等多档节目进行追踪报道,并使用了我节目直播时的采访画面及内容。
这样的监督报道还有很多。还原了事实真相,触碰了行业的痛点,但也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就因为曾经曝光过家乡宿迁的负面新闻,有人就在网上扬言“敢回宿迁一定要弄死你”。类似威胁不是一条两条,一次两次。但每天早上9点节目一开播,热线电话、微信源源不断地涌进节目平台,我又开始奔跑在“追求真相”的路上。
孩子心中,我是 “勇敢”“正义”的好妈妈
外表柔弱的我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两次生宝宝我都工作到预产期的前一天才停止了直播台前的工作。同事们都劝我早点回家休息,可话筒前的我很满足、很快乐。
大宝宝上幼儿园中班,小宝宝才两岁多。有一次小儿子说:“你不是我妈妈,外婆婆是我妈妈。”听得我好心酸。这时大儿子站出来说:“弟弟,妈妈是最勇敢的好妈妈。”“妈妈帮助好多人领到了工资。”“妈妈又碰到了一个坏人。”仔细琢磨儿子的话,原来他听了我某一天的节目。大儿子十分好奇妈妈的工作,我就给他讲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面对乱象要勇于追问,遇到困难不能低头,一点一滴在影响着他。每当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行人闯红灯他都会跑过去指出来。有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他会自言自语:“我妈妈在节目里说过,要礼让斑马线的。”
我想,妈妈认真工作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等他长大了,一定会理解和支持妈妈的工作。
新闻舆论监督的路不好走,充满着质疑和艰辛。但是在政风行风建设中,需要这样的沟通与监督,这条路又必须要走。我的背后是全省广大听众,他们是我的坚强后盾;我们前进的路上,普照公平正义的阳光。我应该也必须做到不忘初心,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