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记协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
编者按:7月11日,吉林省记协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吉林省部分新闻单位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吉林省新闻名人奖和“好记者讲好故事”获奖者代表以及部分基层一线新闻采编人员参加座谈。与会人员结合本单位和各自的新闻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和实践心得。我们摘录了部分精彩发言,与同行们分享。
伊秀丽
做群众爱听爱看的新闻
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吉林日报社副总编辑伊秀丽
去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亲耳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殷殷嘱托和寄予的厚望,深深印在心里。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有责任、有担当、让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在重大政治主题宣传报道中,我们坚持改进创新,坚持党报使命,开创舆论引导新天地。去年吉林日报策划实施改版工作,在创新报道内容和版面上着重体现“重”“新”“精”“活”4个字,新设了关注民生和地方文化的“吉报调查”“地方志”等专版,稿件多次被人民网、新华网、搜狐、凤凰等各大网站转载。加强民生和舆论监督报道,让党报更有温度和力度。通过小切口,讲故事,展现大主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每个部门都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互动,扩大了党媒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通过认真学习践行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我深刻体会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四向四做”为职业标杆,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递党的声音不走样,群众爱听爱看不走神。
梅雪
做真实 笨拙 敢想的记者
首届吉林新闻名人奖获得者、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梅雪
怎样做一个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文以载道”回报社会?相信,每个新闻记者都在不断地具体实践。
前几天,我认真拜读了吉林日报耀辉总编辑对话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文章《其实不“白说”》。投身新闻事业20余载,如今的白岩松对新闻依然一往情深。“新闻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白岩松,让我看到了一种高度,一种境界。我尊敬这样的同行。白岩松写过一本书,叫《幸福了吗?》,所以耀辉总编辑问了他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白岩松回答说,“很多人其实没有注意到,《幸福了吗?》书名中还有一个问号,说明我也在困惑,我不是解答者,而是提问者”。正是这个问号,让我感受到了记者不断地设问、提问、追问的敏锐和坚持。而正是这样的敏锐与坚持,引发了更广泛的民众对“幸福”的关注和探究。我问自己,平凡的我,要做什么样的记者呢?
做个真实、笨拙、敢想的新闻记者。说真实的话,做笨拙的人,尝试敢想的事。真实是最好的表达。因为笨拙,所以不断努力。因为敢想,所以能够创新。有句话说得好,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颜,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有时候我们会思想僵化、内容陈旧、表现形式单一……真的是我们拓展不出新的内容吗?真的是我们不会转变语言风格吗?真的是我们不懂新的表现手法吗?恐怕,更多的是我们多了份顾忌,少了种勇气。我们在经济领域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新闻创新中说,我想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要让我们更加重视供给端,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依靠外部的创新环境和激励。
特别是对于我们传统媒体来讲,主题报道是最常规的新闻产品之一,也是最繁重的任务之一。而在主题报道中,我们经常要破题的就是创新。创新,难在敢想,贵在坚持。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坚定地走下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李大川
践行“四向四做” 擦亮党媒“招牌”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吉林日报社品牌运营策划部主任李大川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践行“四向四做”,要解决“三个问题”,明晰“三个责任”,擦亮党媒“招牌”。
一是解决立场和站位问题,明晰政治责任,擦亮党媒“招牌”的政治底色。党媒姓“党”,为党发声、为人民说话,是我们的根本价值所在,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这是个总开关,角色不能错位,态度不容含糊。党媒要保持定力和初心,守土有责,把党媒变成舆论阵地的守护神、正能量的动力源、好声音的大话筒。
二是解决能力和价值问题,明晰社会责任,擦亮党媒“招牌”的时代特色。传统媒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带来的传媒变局,这无异于一场大考。在新的舆论场角力中,党媒不仅不能退场,更需主动作为。这要求党媒必须守正出新,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是解决作风和态度问题,明晰岗位责任,擦亮党媒“招牌”的人民本色。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念念不忘“为了谁”,还要有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当前,吉林省各行各业都在为走出吉林振兴发展新路不懈努力,新闻工作者要全身心投入这波澜壮阔的新闻场,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李蕴棋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 争做新型主流媒体
长春日报社政务要闻部负责人李蕴棋
时代变化了,现实挑战不同了,随着互联网发展,新闻传播和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春日报社面对机遇与挑战,既要保持定力和初心,坚守传统主流媒体的职业操守;同时也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媒体。
近年来,作为中共长春市委机关报,长春日报社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先后在新浪、腾讯开通官方微博,开辟“掌上长春”“长春政事儿”“看长春”等微信公众号。“看长春”手机客户端于2014年8月上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定位以及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体。今年4月,长春日报社舆情中心正式启用。在今年长春的几个大事件中,如长春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事、自由大桥和南湖大桥的定点爆破、长春地铁开通等,都成功地尝试了视频直播报道。不久前,长春日报社的全媒体中心落成,“中央厨房”指挥系统投入使用,标志着长春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工作在已有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媒体融合的探索让长春日报社的新闻实践出现几个明显的变化:记者实现了多重身份的转变,新闻资源实现了有效的共享,新闻策划也实现了多角度的同步。以党报为主体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方向也更加明确了。
孙凯
做好基层记者 讲好吉林故事
吉林省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江城日报社社会新闻部主任助理孙凯
江城日报及子报(网)以各种形式深入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学是基础,关键在做。新闻工作者既要当好宣传者、推动者,又要当好参与者、实践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向四做”,才能推动新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江城报业新的局面。
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江城日报及子报(网)在典型宣传报道上,注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表达创新,注重鲜活性、贴近性和广泛性,推出“江城暖新闻”等一系列栏目,讲述街巷社区凡人善举,讴歌社会大爱至善,描写人间孝心亲情,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跃然纸上。
江城日报把“融媒体”确定为我们新的工作方向,在成立了吉林市门户网站松花江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微信矩阵,启动了养老呼叫中心,还在智慧客户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发了手机APP吉林乌拉圈,以发布本地权威新闻资讯为入口,以便民服务及政务服务应用为主要模块,致力于打造集新闻资讯宣传平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市民生活信息平台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城市云平台。
今年6月25日,在“2017·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的报道中,传统媒体的十几路记者都开通了新媒体的文图和视频传递通道,由吉林乌拉圈联手新华社、北京时间、直播中国进行了4小时全网直播,点击量10万+,开启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
我曾经有幸参加了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聆听了全国百余名新闻战线的好记者的好故事。我觉得,作为一名媒体人,就是要铭记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中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质,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以“四向四做”为标杆,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贾涤非
守住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初心
白城日报社要闻编辑部主任贾涤非
政治方向是立场问题。近来,针对个别年轻记者政治敏感性不强、政治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白城日报社采取每日早会讲评的办法。编辑部将时政稿件的提交稿和改后稿分别罗列出来,具体讲评记者提交稿件存在的不足,以及这样的不足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让记者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这种当面锣对面鼓的培训和讲评方式激发了记者的荣誉感和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政治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
白城日报社将提高主旋律的宣传效果作为重中之重,对主旋律新闻进行详尽策划,确保角度新颖,不呆板、无套话,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成全市人民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白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
白城日报社在积极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正在尝试让我们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在学校,我们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开展征文活动,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投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我们的活动,浏览我们的网站、公众号,关注我们的报纸。在社区,我们积极与居民互动,并开辟微新闻专栏,让社区居民为我们提供身边的新闻,我们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站、公众号和报纸上刊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尝试进工厂、进农村,让党媒真正在群众中落地生根。
本文内容由吉林省记协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吉林省记协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