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马拉松”,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运动盛宴,更是一场媒体新闻报道的比拼角力。4月14日,在“武汉马拉松”(“汉马”)四岁之际,湖北之声150分钟全媒体大直播《听见汉马》探索多角度、立体化、多终端同步呈现报道,以广播、视频、图文等形式,解锁广播直播新花样,深入推进融合传播。
直播截图:主持人同时完成广播+视频直播,双视窗右上角为记者现场连线画面
新技术助力,融合报道看点多
实际上,前几年的“汉马”直播中,湖北之声也曾多次尝试网络直播、视频同步连线的做法,但囿于设备和网络局限,直播画面常卡顿,影响观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湖北之声进行了5G直播的新尝试。
1.5G传输、高清画质,让传统广播媒体也能玩转视频
在起点和“湖光序曲编钟加油站”共设置了3个5G场景应用设备,配备2目手持相机、高清摄像机,在这些设备的支持下,5G实景实时拼接、传输、演示,时延低到毫秒,传输的图像质量也可以从720P提升到8K,在这些设备的支持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高清直播。湖北之声记者的现场报道也同步在广播和网络直播中完成,网友们在各端口看到的视频画面不迟滞、不拖尾,网络视频直播的观感体验极速提升。
分布在“汉马”赛场的各路记者,正在进行广播和网络视频同步直播
2.VR全景,让前后方实现超时空互动
在直播现场,6目全景相机同时配备,实现了360度全景直播。一方面,各大直播平台上,网友可以通过不同端口任意选择视角体验全景观看;另一方面,直播间通过VR眼镜,也可仿佛同步置身在赛道现场。主持人还在虚拟演播室专门邀请了观众带上VR眼镜,让人仿佛同步置身于赛道现场。在直播进行过程中,主持人还在虚拟演播室专门邀请了观众带上VR眼镜,观看编钟演奏的实景,同时用语言描述体验同步展示给广播线上的听友,这种多维的互动体验,打开了广播直播的新窗口,创新了融合直播新方式。
直播中,在虚拟演播室邀请观众分享VR眼镜观感体验
策划先行,融合理念贯穿始终
过去广播媒体打造的视频直播,多为广播直播的视频化,在直播间架个摄像头就算完成,处理上也比较简单。而今年,湖北之声全新打造的融媒体直播间落成,有相对专业的演播厅,为视频化直播提供了基础硬件保障。此次“汉马”报道,正是发挥和检验融媒体直播间功效的好时机。因此,策划组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部署,以实战练兵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一场能听能看又能玩的直播。
分工有侧重。抽调多名有视频制作经验的精干力量在先期组成视频组,重点学习画面导播、摄像、布景、灯光等视频传播技术;由连续承担4年“汉马”直播文稿、主持任务的《焦点时刻》节目组组成内容组;外采记者则两两搭档,由具备优秀口播能力、画面调度能力的记者出镜。过去的广播报道多为单兵作战,记者们习惯了只用声音表达。而在融媒时代,广播记者不仅要学会和画面“相处”,还要适应多工种之间的配合。此次“汉马”融合直播,也是团队协作能力的一次大演练。
内容先设置。此次融合直播,突破传统广播文稿框架,将视觉呈现和实地互动纳入其中,内容组在构建直播内容时,重点考虑画面视觉表达的特点,为各路记者的直播连线内容定好方向、提前把关。同时在虚拟直播区设置实景互动,邀请嘉宾和观众现场演示跑步热身动作、现场体验VR相机全景观感等,使正常直播能听能看又能玩,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互动性。
传播带节奏。融合传播的议程设置中,前期预热、实时报道、总结发布、二次发酵四个阶段缺一不可。此次“汉马”直播,除了广播自有渠道之外,策划组精心挑选了长江云、央视新闻+、腾讯网、九头鸟FM四大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这些平台立足湖北省内外、定位不同、目标群体也有侧重,覆盖面更广。策划组还提前建立#2019汉马#微博话题;提前一周制作了预热宣传片在广播循环播出;提前两天发布预热宣传稿,用图文形式预告直播看点和亮点;直播进行时,记者现场报道图文、小视频在微博、抖音、头条等平台同步密集发布;直播结束,当天新闻节目马上就推出线上报道、多条图文、视频回顾式报道在全网推送;在次日早高峰黄金时段节目中,还拿出半小时重点宣传,从线上到线下,形成了跨屏传播的声势。
效果很突出。截止当晚20:00,此次“汉马”直播,广播线上覆盖人群超过3000万,新媒体端累计触达200万人次,各直播平台累计观看人数50余万,5万人参与互动;微博#2019汉马#话题,直播图文直播累计阅读人数超100万;相关短视频产品在抖音累计点击量超50万。
正因为“融合”的理念贯穿到此次“汉马”直播的策划、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实现了内容信息和表现形式的多维策划,才有了可听可读可视的内容产品,满足了多终端、多体验的接受者需求。(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 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