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
《检察日报·声音周刊》:让代表委员在纸上“立”起来
2019年05月10日 10:10:1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人物是历史的主线,是文明的主体。刻录时代,最好的路径之一就是讲述人、刻画人。《检察日报·声音周刊》第四版用来报道人物,已经延续了15年。在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中,《检察日报·声音周刊》的《最特写》栏目喜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对我们这个明星栏目的充分肯定。

    笔者自2005年3月到《声音周刊》编辑部工作,2010年离开,2016年重返编辑部,一直和几位同事轮流经营人物版面。自己且编且写,采写了100多篇人物稿件。在15年这样一个节点,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且当一份总结和一份回忆。

    办刊者初衷

    2004年8月,《检察日报》准备推出一份面向全国各级人大代表的周刊——《声音周刊》。在框定“代表声音,代表人民声音”的办刊宗旨之后,“找米下锅”的编辑部主编尚晓宇决定拿出一个版面专门来做人物——讲述代表故事,记录法治足迹。时至今日,15年走过来的《声音周刊》,始终保持着第四版报道人物的这一惯例。至今已经报道了6000余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是的,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个栏目报道的人物定位是: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在全国报刊当中,全年均拿出固定版面报道这一群体的报刊,也是不多见的。

    回首创刊之初。彼时的《检察日报》,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有关检察官的报道。那时候的《检察日报》,除了检察官,很少写其他行业的人物报道。那么,这个《声音周刊》,定位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检察官吗?这个思路很快就被否定了。甚至后来,我们有意不去报道检察系统内的代表委员。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这个周刊,不是面向检察官的,而是面向更广泛的人群——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兼顾政协委员)。回顾整个办刊过程,我们实现了这一初衷,在我们的笔下、版上,既有政府官员,也有行业大师,既有法学大家,也有两院院士,既有寒门学子,也有名门之后,既有当代名流,也有功勋元老。只是他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我们采写编发的《万学文:清华土建系1958级毕业生》《夏建白:黄昆院士的院士学生》《罗哲文:亲手修补长城的建筑大师》等一批各行各业杰出人士的人物报道,让这个版面逐渐成为整个报纸版面当中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写出人格魅力

    编辑部从一开始就注意选择那些记者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讲述姿态平等平和、人物形象丰满有个性、语言表达舒适自然的稿件。

    比如,我们在采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学文时,写到了他在1958年,不满17岁时考入清华大学。每月国家给他11元助学金,家里给他寄10元,但他每月只花掉20元,其中饭费12元5角,节省下一元钱,攒到年底,买一张半价火车票回家过年的往事。那一代人饿着肚子读书,增进的是知识,还有发愤图强的信念令人动容。“我们是永远不会动摇的一代人。”2004年,万学文和本科同学一起庆祝毕业40周年,笑谈他们“42人集体”的5个“没一个”:没一个死的,全都健在;没一个离异的,都是原配;没一个犯政治经济错误的;没一个抽烟的;没一个定居国外的。

    比如,我们采写时任全国政协常委、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时,他1956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和同事们一道,先到达甘肃、东北,后转战陕北,再到辽宁、吉林,终于在黑龙江大庆“扭转乾坤”,见到了“石油”。他们“干完活儿,摘下手套,脱下衣服,它们就是能站着的冰壳子。”“3年困难时期,我每月定量28斤粮食,一年不吃一顿白面,更没见过大米。”就这样,他每月还要省出3斤粮食支援工人。

    这样的前辈,即便他不是身居高位,就算他是一个普通百姓,他的精神境界也值得我们敬仰,他的人格魅力也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样有“人情味儿”和“人格魅力”的人物报道作品,好像自带吸引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流淌着的敬意与爱意。

    写出身临其境感

    人物报道,细节制胜。我们这些报道,真真的是把那些公众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挖掘出来了。

    比如,我们写梁思成、林徽因之子,环保学家梁从诫时,有这样的细节:梁从诫平时生活非常节俭,每天骑自行车东奔西走,收集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出去吃饭总是自带筷子,再热也不用空调。梁从诫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名片,背面是一个生产配料表。他说:“印刷厂的师傅和我们合作得特别好,每次都用这些废纸给我们印名片。”很难相信,作为名人之后,他却过着这样的生活。

    比如,我们写冰心之女、学者吴青时,记录了采访当时的这一细节:“我们得走了,老百姓在等我。”吴青一边提醒我一边提上一个装满材料的布口袋,拿上一个水壶,推上已经29岁的28型凤凰牌自行车,向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内的选民接待室走去。

    再比如,我们在采写时任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时,记录了他的房间陈设:他的屋里充满着强烈的怀旧气息:一台工作着的台式电脑,咯吱咯吱发出声音;一个掉漆的铁皮暖壶,一个搪瓷喝水杯,“杯子有年头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这里的东西都有年头了,它们不坏就没有理由扔掉”。

    这些镶嵌在文中的一个又一个细节描写,现场感强,让那些优秀的前辈仿佛就站在了读者的面前。

    写出令人醍醐灌顶的思想火花

    对人物的选择,对细节的选择,每一处都可见记者与编者的思想与价值观。我们选择的那些人物,他的所为,他的见解,何时读来,都让人有所触动,时常豁然开朗,时常唏嘘不已。

    我们采写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时,她讲述了穿着工服在工厂里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没有挑灯夜读外语书,也没有苦思冥想如何摆脱工人身份,但她会主动帮忙翻译进口机器的外文说明书,一天干活下来不感到累的晚上,她也会玩玩高等数学。“努力争取做点事是肯定需要的,但也不能很刻意。”这就是韦穗,率真、率性、不难为自己。走在科研与管理的道路上,自信、直率和性格开朗让她不断产生灵感,天生的直率性格,于无意与无形之中,一直帮着她的忙。这样的体悟,真是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明白的。

    我们采访的时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戏剧作家陈彦,其2011年创作的作品《西京故事》开掘了以诚实劳动安身立命的主题。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都在想着怎么讨巧,这样下去这个社会怎么得了?“我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开掘一些诚实劳动的品格,对社会有一种补填的作用。”这样的提醒,真是让人醍醐灌顶。

    后期的改版与我们的不足

    2016年10月初,我重回《声音周刊》编辑部。不久,《检察日报》改革第四版的人物栏目,图片变大,文字变少。少量的文字力求精巧耐读,大幅图片则充满冲击力。要让这个老栏目换新颜,重新焕发光彩!

    2016年10月17日,崭新的栏目《最特写》首次露面,发出了第一期稿件《侯蓉:守望熊猫与人类的共同家园》。一张四栏大照片上,主人公侯蓉手持着手电筒,为一只毛茸茸的大熊猫做检查,照片生动“讲述着”侯蓉对大熊猫的悉心照料。一段100字的代表档案介绍,放于照片右侧。正文1000余字,讲述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为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而付出的努力。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我们的人物报道也是。有些稿件的文字不够精致,有些照片有摆拍的痕迹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希望这个名牌栏目推陈出新,常做常新,能成为一棵常青树。

    (作者王丽丽单位:检察日报社)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
记协简介 | 关于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1002937
Copyright © 2007-2018 www.zgj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
京ICP备07018050号  国新网许可证:1012017003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503)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47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