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评论员,也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去年8月,我主动报名,来到人民日报社对口帮扶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挂职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
吕晓勋(右一)在村里和乡、村两级干部一起栽树
这是一个贫困村,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相对短缺,2017年人均年收入不到4200元。当时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想到去农村“吃苦”?我想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一直是个人的心愿。第二点,到基层,尤其是脱贫一线锻炼,和基层干部、农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新闻工作者只有好处。人民日报社也曾多次鼓励我们,要求评论员走出去、走下去、到现场去。兴趣和导向相结合,成了我成全自己、说服家人的主要理由。
截止到目前,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争取到了200多万帮扶资金,公共环境、户院发生了明显变化。现正在做于营村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
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进行第12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媒体平台调研时,和我进行连线交流,了解于营村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他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增加见识、增进感情、增长才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
总书记的讲话,饱含对全国数千万贫困群众的深切关怀,鼓舞和激励着广大扶贫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媒体人,如何真正做到“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我想到了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过的一段话,“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客观地说,做新闻评论工作,往往脑力、笔力比较强大,脚力、眼力相对欠缺。而驻村扶贫,恰恰就为增强脚力、丰富眼力,提供了足够的学习空间。
部门一位资深评论员曾对我说,“脚上有泥、心中有底、脑中有料”。驻村扶贫八个多月,我对这句话有很深的体会。记得刚到村里时,人生地不熟,情绪焦虑,工作也没啥头绪。怎么办?那就从最基础的入户走访开始。我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在家的120多户村民,对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愿望,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
吕晓勋(左)走访农户
在此基础之上,我做了3件小事。一是画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标注出每一位有房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两张引导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方便了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制作了一份于营村各户信息电子表格,详细记录每一户的联系方式、上学就业信息、扶贫收益,方便随时查阅。三是建了一个“于营村务”微信群。所有村级公共事务,都会在群里及时公告,目前已有近200人加入。
这些工作,费时耗力。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不仅拉近了我和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方便村两委开展工作,同时也为村里今后做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
如果说脚力主要靠笨功夫来提升,那么眼力就得靠新闻工作者特有的职业敏感性来加持。
我个人有个看法,眼力其实就是发现“亮点”的能力,毕竟“亮点”决定新闻的价值。乡里有位分管扶贫的年轻干部,有一次碰到他,感觉他刻意与身边人保持距离。后来一问,他解释说这几天工作忙,吃住在单位,没顾得上换衣服,“有些臭了”,还调侃“再不回家换,入户都会遭嫌弃”。听着有些心酸,但转念一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工作很投入、很给力”,说的不就是他们吗?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写进了评论《多为基层干部分忧解难》中,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一线干部的共鸣。我想,媒体人的眼睛,就应当像照相机一样,专长就是定格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动人细节、感人瞬间。用一位同事的话来说,“好的现场,胜过千言万语”。
其实,增强脚力、眼力,对文章最大的帮助是提升其信息含量。而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评论作品,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提升思想含量。在报社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不管是写新闻报道,还是写评论,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要出思想,就得动脑筋、还得动笔头。想得再多再深,不会表达也是白搭;写得再精彩再漂亮,没有层次就是浅薄。怎样把看到、听到的新闻素材巧妙地穿插到文章中,让素材为思想添彩,让故事为观点服务,是对我们所有媒体人的考验。
我曾问坚持扶贫7年、辗转8个贫困村的县交通局扶贫干部,是什么支持你一直扎根农村?他的回答是“有价值”。他至今还记得,6年前,他帮扶的张百湾镇宋营村,山上两公里多水泥路铺好后,5户村民拿着鸡蛋、山杏,塞到驻村工作队队员怀里。驻村工作期间,我听到、看到了大量类似的扶贫干部用自己辛苦换百姓幸福的故事。他们不怕麻烦,多方争取资金落实村水利配套工程方案;不嫌埋汰,身体力行带头清理农村积压垃圾;不惧困难,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升级发展的致富新路。
这些故事,每一个都让人钦佩、令人感动。不过,除了反映扶贫干部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之外,有没有其他可挖掘的评论角度?我想还是有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在为老百姓做实事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向下生长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让我在处理疑难险重问题时更有勇气,在讨论商量村未来发展规划时更有底气。可以说,坚持做实事,把实事做实,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吕晓勋(右一)给农户发放全家福照片
记得去年9月的一个深夜,和村干部一起看完村里路灯安装点后,有位村民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希望你一直在我们这里待下去!”今年过完春节,有几位平时不太干活的贫困户主动联系我,说想等开春找点活干。村民的感谢,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我看来,其实印证的是他们对于扶贫工作的理解和认可。我相信,也正是通过和老百姓的相处,全国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逐渐找到了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好工作,健康成长的门道。
扶贫要在扶智、重在扶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在收获经验、感情的同时,我们也必定能够大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吕晓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