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看了《互联网围剿电影行业》一文,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写道,互联网正在“杀死电影”;而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写道,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很显然,文章结尾的话是经过事实、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而文章的开头及其题目则是一种“标题党”,是情绪化的,也是错误的。
在笔者看来,当下及将来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影响和改变比上个世纪50年代电视对美国电影、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视对中国电影的冲击、影响、改变都要大得多,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分析,在有所研判的基础上,作出前瞻性布局和调整,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电影“离不开”互联网
对于电影来说,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互联网是万万不能的。青年电影学者沙丹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影院工作者,我有理由坚信,电影未来一定是属于互联网的”。作为一个电影院电影的铁杆粉丝,笔者对于沙丹的说法本能上是排斥甚至是反感的;但仔细冷静一想,又不得不被迫认同。电影人必须从现在开始,清醒、充分地认识到,电影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明、发展固然会对传统的电影产业及其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但互联网跟电影的关系不是互相仇恨而是相亲相爱;不是来“杀死”电影而是助力、助推电影,促进电影产业进入一个更高、更新、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发展境界,创造电影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然而残酷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在电影产业整体性升级换代、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一些缺乏优质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缺乏应变调整能力的传统电影公司,将成为“前浪”,成为大洗牌或者说结构性调整、优化的“牺牲品”,很有可能被互联网“杀死”。
电影作为一种科技化、工业化、大众化、故事化的艺术,注定属于所有人,尤其是有准备的人;注定属于观众,尤其是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们对故事的需求是刚需,绝大多数人看电影也是一种刚需,但他们是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还是通过别的方式看电影,则真的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一切都取决于观众自己的选择和意愿。而这,正是互联网以及具有互联网背景的电影公司的战略性机遇与空间。
适应需求是硬道理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及其格局的研判,我们费尽心思、千算万算,可还是对技术或者科技进步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的力量估计不足。这些力量对电影的重大影响与“重塑”,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爱奇艺、优酷、腾讯早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介入了电影领域,并基本上完成了布局,现在则开始了“收割”。众所周知,这3家公司掌握并控制了平台和渠道,同时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而这两点,都是传统的电影公司难以甚至是无法企及的。更重要的是,这3家公司也认识到了电影电视产业中,内容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一旦内容生产能力提升,传统电影公司在与它们的对话合作中将处于弱势状态。
笔者个人的愿景是,传统电影公司与互联网,尤其是与有互联网背景的电影公司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双赢和多赢。这就需要传统电影公司树立开放、包容的思维,拥抱互联网,拥抱高科技;也需要互联网以及具有互联网背景的电影公司尊重电影的历史,尊重传统电影公司,尤其是要尊重电影作为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的本能、本质、本性。
当然,实现融合发展必然会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艰难,这既是常识也是公理。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内容生产仍然是制约其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短板,并且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有效弥补的。因此,在政策制定及引导方面,还是要向内容生产倾斜,向致力于内容生产的企业倾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电影公司和传统电影院,确实到了危险的时刻,可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想要创造未来的幸福和美好前景,全靠我们自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研判、布局及应变调整能力。而无论是传统电影人还是“新电影人”,适应并且不断满足市场、观众的需求永远是硬道理。(饶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