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最大优势是群众贴近性
2019年06月06日 16:25:2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既要正视技术、人才等难题,更要看到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优势

    县级融媒体如何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内容生产该如何转型?如何坚持移动优先?如何增强“造血”功能?

    近日,由江苏邳州市委主办,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联合承办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讨会上,诸多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在他们看来,县级融媒体建设虽然面临一些难题,但县级融媒体在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有着天然的群众优势,要用好移动优先战略,补齐内容短板,将自身做大做强。

    县级融媒“多快好省”

    县级融媒体现有的技术力量、人才力量有限,如何在条件有限的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张国涛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坚持群众路线。他表示,多年来,县级媒体工作,尤其是广播电视领域的工作,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如前些年一直推进的“村村通”工程。

    “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城市和乡村接触新闻的时间和内容都是一样的。”在张国涛看来,县级融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与群众的贴近性,所以县级融媒体应当利用好这个优势,将自身做大做强。

    而在融媒体时代下,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还需进一步转型,要做到融媒体各个平台的内容实现互通互动,更好地黏住受众。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谭云明表示,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传媒传播生态和传播内容建设的改进、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可以用“多快好省”来概括,“多”是新媒体信息资源多,“快”就是时效性强,“好”就是形式创意新,“省”则是内容制作成本较低。

    移动优先服务需求

    现在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在全世界居于前列,而且每年的增长更是十分惊人。县级融媒体如何在“移动优先”上实现突破?

    “移动优先对于县级融媒体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就是要依托移动互联网,实现实时发送、实时接收、实时在线、实时联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快、最实用、最贴近的媒体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崔艳表示。

    崔艳认为,互动手段让县级融媒体有了更多表现的空间和平台,在移动优先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需要满足好受众情感的需求、服务的需求、思想观点碰撞的需求。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总经理江耀进认为,县级融媒体要积极对接市场,拓展政务服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融媒体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内容成为群众伴侣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内容是根本。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认为,当下虽然追求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但县级融媒体不能因此放松对内容的审核。他用木桶理论来解释:如果内容是短板,那么所有环节都是浪费的,“比方说电视收视效果再好,无线通道再流畅,可是我们内容不好,观众还是会不满意。”

    为此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就是县级融媒体在内容生产中应该在每个环节找到自身价值,让每个环节都成为一种产品。“比如,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传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把它变成一个功能性的渠道,成为群众生活的伴侣。”

    张国涛也认为,“县级融媒体一定要嫁接更多的本地服务,做好服务基层的工作,让融媒加政务、加服务、加项目、加产业;同时还要挖掘、刺激、创造、发现群众的需求,用技术手段吸引群众参与。”

    陆地还认为,当下县级融媒体还有短视频的红利机遇,因为之前县级媒体是没有资金与能力去做长视频的,但短视频成本低、门槛低、普及率高,所以它给县级媒体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记者 张君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215681